1. 首页 > 轻松行 >

1975年赫尔辛基 苏联1975年赫尔辛基协定

什么是赫尔辛基协定

《赫尔辛基宣言》全称《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该宣言制定了涉及人体对象医学研究的道德原则, 是一份包括以人作为受试对象的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和限制条件,也是关于人体试验的第二个国际文件,比《纽伦堡法典》更加全面、具体和完善。

1975年赫尔辛基 苏联1975年赫尔辛基协定1975年赫尔辛基 苏联1975年赫尔辛基协定


1、世界医学会制订了《赫尔辛基宣言》,作为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包括利用可鉴定身份的人体材料和数据所进行的研究。《赫尔辛基宣言》应作整体解读,它的每一个组成段落都应该在考虑其他相关段落的情况下使用。

2、虽然宣言主要以医生为对象,但世界医学会鼓励参与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的其他人遵守这些原则。

扩展资料:

赫尔辛基宣言在第18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赫尔辛基,芬兰,1964年6月)采用,并在下列联合大会中进行了修订:

1、第29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东京,日本,1975年10月

2、第35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威尼斯,意大利,1983年10月

3、第41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香港,中国,1989年9月

4、第48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西索莫塞特(Somerset West),南非,1996年10月

5、第52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爱丁堡,苏格兰,2000年10月

6、第53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华盛顿,美国,2002年(补充澄清注释)

7、第55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东京,日本,2004年(补充澄清注释)

8、第59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首尔,韩国,2008年10月

9、第64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福塔莱萨,巴西,2013年10月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

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

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reaties

美国和苏联在 20 世纪70~80年代签订的旨在限制洲际战略核武器军备竞赛的一系列协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迅速发展战略核武器。至60年代双方都已拥有庞大的核武库 。60 年代后期美国进行战略收缩 ,希望减轻军费的压力,同时遏制苏联的发展;苏联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开始谋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苏于1969年10月25日达成协议,决定自11月17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开始举行会谈。会谈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69 年11月~1972年5月,双方代表先后在赫尔辛基和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了7轮会谈,120余次会议,拟定了条约草案。1972年5月26日,美国总统 R.M.尼克松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签署了美苏《 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和一个补充议定书。同年10 月 3日生效。这是7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的顶峰时期。《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规定,美、苏各当事国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双方可在保卫首都的一个地 区 配备不超过 100 枚反弹道导弹,以及在保卫洲际导弹基地的一个地区配备不超过100 枚反弹道导弹,条约无限期有效。由于这种反弹道导弹系统效果不大且代价昂贵,1974年7月3日美、苏又签订了1972年的限制反导弹防御系统条约的议定书,把原先可在两个地区部署改为只在一个地区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及其补充议定书 ,有效期 5年,规定双方的陆基洲际导弹冻结在1972年7月1日实有和正在建设的水平上,苏联为1618枚,美国1054枚。潜射导弹和导弹核潜艇冻结在1972年5月 26 日双方实有和正在建造的水平上,苏联为950枚和62艘,美国为710枚和44艘。协定规定,导弹及其发射架可进行现代化和更新 , 即该协定只限数量,不限质量。此后美、苏军备竞赛转向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 1972年11月~1979年6月,中心议题是拟定一项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永久性条约”,以取代到1977年10月期满的临时协定,1973年6月21日勃列日涅夫访美时,同尼克松签署了《关于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的基本原则》 ,规定双方进攻性核武器可以“现代化和更新”。1974年6月尼克松访苏 ,双方决定改为准备签订一项有效期到1985年的十年协定。1974 年11月24日美国总统 G.R.福特与勃列日涅夫在海参崴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进攻性战略武器问题的联合声明》。初步商定各自的进攻性核武器运载工具总额不得超过 2400 件 ,其中分导式多弹头导弹不超过1320枚。对这个声明美、苏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1979年6月18 日,美国总统 J.卡特同勃列日涅夫在维也纳签署了《关于限制战略性进攻武器条约》和一系列附件 。条约规定双方战略武器总限额为2250件,分导式多弹头导弹为1320枚。双方还在限制重型导弹、苏联限制逆火式轰炸机、美国限制巡航导弹等问题上达成协议;但对双方战略核潜艇不加限制。

苏联对条约的签订表示“深为满意”,但这时美国国内对苏强硬派在决策中占上风 ,加上 1979 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国会始终未批准该条约。但美、苏双方都表示继续遵守条约的规定。

80年代的进展 美苏限制核武器谈判在80年代又有新的进展。R.W.里根出任美国总统后 ,主张加强国防力量和进行谈判,即“对抗+对话”。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国的敦促和世界和平运动的压力下。1982年6月美、苏重开裁军谈判,改名为限制和削减战略核武器谈判。美、苏各自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1983年底苏联宣布由于美国按北约“双重决定”在欧洲部署新式中程导弹而中断谈判。出于美、苏双方的需要和战略调整,1985年3月12日又重开谈判 。在中导条约成功的推动下,1990年美、苏达成削减50%战略核武器的原则协议。1991年7月31日苏联总统 M.S.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G. H. W 布什在莫斯科签署了 《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1991 年底苏联解体 ,国际间核竞赛的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赫尔辛基最终法案(英语:Helsinki Final Act),又称赫尔辛基协议(英语:Helsinki Accords)、赫尔辛基宣言(英语:Helsinki Declaration)。

1975年8月,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了关于国际安全与欧洲合作的会议,共37个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与除阿尔巴尼亚、安道尔外的全部欧洲国家)签署了这项协议,旨在改善共产主义阵营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基本宗旨】:

赫尔辛基协定的主旨有三个要点。第一要点是政治军事安全问题,第二要点是经济合作和环境方面的科技合作。第三个要点是整个协定中最重要的,涉及到人权保护问题。

21世纪的的国际环境虽然较协定签订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该组织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增进民主,支持各国在法制基础上发展,防止地区冲突,在欧洲重建和平和稳定。。

芬兰的首都是哪?简介一下

赫尔辛基是芬兰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本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市区面积448平方公里,人口48.4万。大赫尔辛基面积1145平方公里,人口116.5万(1984)。海岸线曲折,外有群岛屏蔽。虽地处北纬60°,但因受海洋影响而气候温和。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6℃。始建于1550年。1640年南迁至现址另建新城。1809年芬兰并入俄国,1812年成为公爵领地首府。当时人口不足5千。1917年芬兰独立后成为首都。工业发达,约集中了全国1/3的产业工人,主要工业部门有机器制造、造船、食品、纺织、陶瓷、印刷、木材加工等。工厂多分布于市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均毗邻海运码头。海港年吞吐量约1000万吨,占全国1/5。每年1~4月海面结冰,需用破冰船引航。国际航空港设在市区北郊的万塔。市区水面和绿地面积占很大比重,环境幽美。人口居住密度甚低。市内建筑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城中建有赫尔辛基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教育设施。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濒临波罗的海,是一座古典美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都市,既体现出欧洲古城的浪漫情调,又充满国际化大都市的韵味。同时,她又是一座都市建筑与自然风光巧妙结合在一起的花园城。市内建筑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在大海的衬托下,无论夏日海碧天蓝,还是冬季流冰遍浮,这座港口城市总是显得美丽洁净,被世人赞美为“波罗的海的女儿”。在赫尔辛基的海港市场上,有一尊名叫“波罗的海的女儿”的铜像,是赫尔辛基的象征。

芬兰首都 赫尔辛基

特朗普这次为什么与普京在赫尔辛基会晤

特朗普与普京峰会的地点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囿于美国国内政治的氛围,无论是特朗普访问俄罗斯还是普京访问美国都不是最佳的安排,因此在哪里举办这次会晤就成了“头等大事”。

两国最终选择了北欧国家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其中暗含许多微妙的含义。

首先,从历史上看,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曾经在冷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调解”作用。1975年,时任美国总统福特和其他来自欧洲、北美的33个国家代表在赫尔辛基与时任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会面,签订了《赫尔辛基协议》,为改善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关系做出了努力。1990年,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也在赫尔辛基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会面,讨论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尤其是日益紧张的海湾局势。

其次,芬兰并不是北约成员国,这无形中减轻了普京前往会晤的负担。冷战期间,芬兰并没有选择加入与苏联在军事上针锋相对的北约,其角色相对其他大部分欧洲国家相对独立和超然,试图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中发挥平衡者的角色,甚至一定程度上受到更多来自俄罗斯的影响。特朗普在不属于北约成员的芬兰举行会晤是向普京释放出一种善意。

最后,从行程安排上看,特朗普7月中旬出访欧洲,去芬兰为顺路之行。7月是特朗普外交“欧洲月”,特朗普在7月11日-12日要前往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峰会,然后13日再访问英国。在赫尔辛基会见普京这一安排变得顺理成章,在后勤上也省去一次专门出访的麻烦。而7月15日恰逢俄罗斯世界杯闭幕,普京将留在国内,从莫斯科前往赫尔辛基只需两小时左右的飞行时间,普京同样能从容安排。

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的简介

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是一座可容纳7万多名观众的圆形建筑物,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外形朴素雅致,是芬兰最大的现代化运动场。这座美观大方的运动场是著名建筑师Y·林德葛兰(1900-1952)和T·延蒂(1900-1975)设计的,跑道长度为400米。1934年,这座体育建筑动工,1938年建成,按照原定计划本来是供第12届奥运会用的,但因为苏芬战争的爆发,第12届奥运会被取消,这座建筑也就没有派上用场。这次赫尔辛基再次赢得奥运会承办权,这座体育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芬兰人对该体育场进行了重新的修建,把它作为第15届奥运会的主会场。

芬兰辛创有限公司在国内生产sintrol粉尘仪吗?

芬兰辛创有限公司在国内还没有建立生产线。公司1975年成立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专注于粉尘浓度监测,产品有snifter粉尘开关、S300系列粉尘仪、Dumo环境粉尘仪等产品。芬兰辛创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是辛创产品在国内唯一联络平台,联系电话:010-59604748,传真:010-59604737。 网址:

赫尔辛基公约是什么

《赫尔辛基公约》是美、苏、欧洲等25个方面签署的安保公约,促进冷战终结。

赫尔辛基条约就是沿海国家在1974年共同签署的关于保护波罗的海海域环境的协定。.

世界医学协会发表了《赫尔辛基宣言》是在哪一年

赫尔辛基宣言在第18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赫尔辛基,芬兰,1964年6月)采用,并在下列联合大会中进行了修订:

· 第29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东京,日本,1975年10月

· 第35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威尼斯,意大利,1983年10月

· 第41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香港,1989年9月

· 第48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西索莫塞特(Somerset West), 南非,1996年10月

· 第52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爱丁堡,苏格兰,2000年10月

· 第53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华盛顿,美国,2002年

· 第55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东京,日本,2004年

· 第59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首尔,韩国,2008年10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