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攻略 >

库布齐沙漠广布自然原因 库布齐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

(2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4分)(2)

(1)远离海洋,深具内路;四周有高山阻挡。

库布齐沙漠广布自然原因 库布齐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库布齐沙漠广布自然原因 库布齐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3)方式:管道运输;

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小。

(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本题考查新疆。

(1)图示为塔里木盆地,该地区沙漠的形成主要从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分析。

(2)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故河流以冰川融水为补给;以冰川融水为补给的河流流量受

气温影响,故夏季流量大;春、秋季较小,冬季断流;

(3)石油运输最适宜的运输方式为管道,从管道运输的优点分析。

(4)内陆盆地,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而盆地的边缘有高山融水补给,故绿洲主要分布

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地区,水源充足;本地区由于水资源不足,故环境承载力小。

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沙漠地域大多是沙滩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经常出现。泥土很稀薄,植物也很少。有些沙漠是盐滩,完全没有草木。沙漠一般是风成地貌。不过沙漠是怎么形成的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去看看沙漠形成的原因吧。

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如: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2、受寒流的影响。如:南美洲西海岸的阿塔卡马沙漠、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的大沙沙漠。

3、位于山的背风坡。如:南美洲南部东海岸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4、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沙漠、大沙沙漠,西亚的内夫得沙漠、阿拉伯沙漠等等

5、受来自大陆的干燥信风的影响。如:撒哈拉沙漠、内夫得沙漠等等。

六大沙漠

1、沙坡头

沙坡头评语

因保护铁路的治沙工程而无意成就了今天宁夏旅游的王牌景区。金色沙海翻起了绿色波浪,集大漠、黄河、绿洲为一体。沙为河骨,河为沙魂,沙与河相互依存,尽显大自然之伟大之和谐。

2、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评语

因声扬名,沙软滑圆,若临顶,浩瀚沙海万顷金波,快意非凡。沙山下月牙泉,梦一般的谜,沙泉共生,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令人惊叹!

3、内蒙古响沙湾

响沙湾评语

一个沙的海洋,一个只有天空和沙漠的世界,每一块沙土都似乎被艺术家制作的很艺术很灵动,使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响沙的现象勾起了人类无限的遐思。

4、宁夏沙湖

宁夏沙湖评语

是沙还是湖?沙在湖中,湖在沙中,是沙亦是湖,是湖亦是沙,实则南沙北湖,沙水相依,浑然天成。沙水平和的依偎,仿佛是相守千年的恋人,没有波澜壮阔的激情,一切只在默默无言的守护中。

5、内蒙古库布齐

内蒙古库布齐评语

库布奇,展示的是原汁原味的大漠风光。用心感受,就能发现蕴藏沙海深处的美,纯净的沙子既没有顽石也没有杂尘,只有最单纯的生命赞歌,无数的 故事 都在讲述六个字:穿越它!征服它!

6、腾格里沙漠与月亮湖

内蒙古腾格里沙漠月亮湖评语

蓝色的月亮湖,是上帝赐给腾格里的一颗夺目的翡翠,在苍茫大漠中熠熠生辉。

沙漠的奇怪现象

沙漠里的海市蜃楼

在沙漠里,由于白天沙石被太阳晒得灼热,接近沙层的空气升高极快,形成下层热上层冷的温度分布,造成下部空气密度远比上层密度小的现象。这时前方景物的光线会由密度大的空气向密度小的空气折射,从而形成下现蜃景。远远望去,宛如水中倒影。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人,酷热干渴,看到下现蜃景,常会误认为已经到达清凉湖畔,但是,一阵风沙卷过,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这种景象只是一场幻景。

碎石圈

是一块大石头经过数百年热胀冷缩一次次碎裂和自然风化后,在地上形成了一片圆形的碎石圈,非常像人为排列的作品,实际上是自然形成的。

鸣沙

在现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名叫鸣沙山,即在今日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此设有一个治沙站。站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100米,沙坡面南座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此沙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季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便发生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据苏联专家彼得洛夫的解释,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风蚀蘑菇

风蚀蘑菇首先是由风蚀柱变成的。风蚀柱主要发育在垂直节理发育的基岩地区,经过长期的风蚀,形成孤立的柱状岩石,故称风蚀柱。它可单独耸立,或者成群分布。由于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如再加上基岩岩性的差异,风蚀柱常被蚀成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的岩石,称风蚀蘑菇。其主要形成原因为风力的侵蚀作用。当其经风蚀较严重时会倒塌。

风蚀蘑菇一般多是在基岩地区发育的风蚀城堡等地貌的一种附生形态。它容易分布在雅丹地貌中。雅丹地貌是风蚀地貌,是指风力吹蚀、磨蚀地表物质所形成的地表形,主要是风蚀雨蚀而成,地表由于千万年的风吹日晒,使地表平坦的砂岩层形成风蚀壁翕、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垄槽和风蚀洼地、残丘、城堡等各种地貌形态,雅丹地貌以罗布泊附近雅丹地区的风蚀地貌最为典型而得名.

西北地区的沙漠广布,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高原、山地地形较高对湿润气流的阻挡,导致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形成沙漠广袤和戈壁沙滩的景观。

西部地区仅东南部少数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地形地貌:

西部地区地形包括天山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吐鲁番盆地等山地、盆地、沙漠、戈壁。

扩展资料:

区域特点:

深居内陆

西北地区深居中国内陆,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个省、自治区。西北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

西北地区具有面积广大、地广人稀等特点。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

干旱缺水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本区主要的气候特征。西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除秦岭以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500毫米以下,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高寒气候。

其中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柴达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河西走廊少于100毫米,敦煌只有29.5毫米,吐鲁番不足20毫米,若羌10.9毫米,几乎终年无雨。由于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等原因,西北地区的地表水量约为2200亿立方米/年,仅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左右。

干旱缺水是困扰西北地区农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之一。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高新区”,陕西杨凌被赋予了建设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的“国家使命”。2017年,杨凌的旱作农业技术在全国示范推广面积达7186.98万亩,示范推广效益212.22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

(14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地区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2分);四周有高山阻挡(2分);水汽难以进入(2分)。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2分),地下水补给(2分);夏季补给量最大(2分),其次是春季,冬季断流。(2分)。

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

(1)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形成主要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故气候干旱形成沙漠。

(2)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渠大气降水补给少,主要的河流补给为高山冰川融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随气温变化,夏季流量最大,其次为春季,冬季断流。

库布齐沙漠流动沙丘的发育条件

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深居内陆,气候干燥。

我国沙漠、戈壁及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约为17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沙漠化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

库布齐沙漠是少有的位于半干旱地区且被流动沙丘覆盖的沙漠。流动沙丘应是地质历史时代划分中最晚的一个时段即全新世时期形成的。沙漠沙丘的形成是多种要素综合的结果,特别是可利用砂源、地表裸露和风力搬运能力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原因。

自然因素 其沙漠来源,可能有三:来自古代黄河冲积物;来自狼山前洪积物;就地起沙。鉴于库布其沙漠的沙丘几乎全部是覆盖在第四纪河流淤积物上,因此,沙源来自古代黄河冲积物的可能更大些。不管是哪一种沙源,都为这里形成沙漠准备了物质基础。

自商代后期至战国,气候变得干冷多风,使沙源裸露,并提供了动力条件。因此,可以说,库布其沙漠应是在此期间形成的。这一时期古文化遗址和遗物的罕见,也说明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是很恶劣的。

人为因素 库布齐沙漠地区,虽然在白泥窑文化、庙子沟文化期遗址较少,但到了阿善文化及其之后的永兴店文化、大口二期文化和朱开沟文化期,遗址却是很多的,反映了人口也有一定数量,它对于库布其沙漠的形成,自然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