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沿途美食 >

崇武古城宣传口号 崇武古城宣传片

崇武鱼卷:鲜香扑鼻来 念念渔乡情

金色的沙滩、碧蓝的海水、雄浑古朴的崇武古城、姿态婀娜的 惠安女 ……来惠安崇武旅游,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旖旎风光令人沉醉。当然,这里的美食同样让人垂涎欲滴,如崇武鱼卷。

崇武古城宣传口号 崇武古城宣传片崇武古城宣传口号 崇武古城宣传片


一根根小小的鱼卷,融入的是当地人的智慧与情感;一道道煎炒蒸煮而成的鱼卷美食,演绎的是山海相逢的味道。崇武鱼卷是当地民众创造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著名风味食品,入选“泉州十大名小吃”“福建十大渔业品牌”“中华名小吃”“中华老字号”,并于2015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此后上榜过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动冷餐会菜单,在各项餐饮文化的比赛中多次获奖,深受 闽南语 系民众及来惠安旅游观光的游客的赞赏。

独具特色 舌尖之上有“乡”味

崇武鱼卷的产生与崇武古城的兴起密不可分。崇武鱼卷是古代军人的军粮在当地口耳相传。

“崇武自古就是军官守备之城。官兵出巡海域时,可捕捞到充沛新鲜的鱼类,但无法置放多日。”谈起崇武鱼卷的起源,崇武食品协会会长经汉芳介绍,为了补充海上巡航时的军粮,解决渔获贮存问题,军官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鱼卷的制作方法。

而据《崇武镇志》记载:鱼卷为崇武城区水产品深度加工的物产,目前加工仅限于崇试镇。崇武鱼卷的制作起源于清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在《 惠安县 志》里,关于崇武鱼卷的描述则更为丰富。1993年,崇武鱼卷主要是群众家庭作坊式生产销售。1998年后,惠安曼玲食品有限公司、客记食品、阿五食品、崇武蔡记鱼卷、惠芳鱼卷、崇武李皮食品、崇武亚邦鱼卷等企业建成鱼卷生产线。2004年,产量达到2619吨,产值4747万元。之后,瑞芳鱼卷店生产的“瑞芳鱼卷”成为崇武鱼卷的主导品牌,是年获商务部“中华老字号”称号;2005年,获“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中国名优产品”“福建小吃名店”等荣誉称号;2006年又获“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中国名优产品”等三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和“福建名小吃”“海峡西岸青年最喜爱的泉州品牌”。同期曼玲鱼卷也获“泉州十佳名小吃”和“泉州十佳美食”称号。

渔乡情浓

崇武鱼卷口感爽脆,味道鲜美,虽是鱼肉制作而成,吃起来却没有腥味,口齿留香,别有一番滋味。“崇武鱼卷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台湾海峡海域盛产的马鲛鱼,鱼肉一定要新鲜。”惠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培芳说,以前半夜新鲜的鱼一上岸,他们都要马上进行处理,将鱼去除内脏、骨头、鱼皮,并捣成鱼糜状,加入盐、味精等调料进行发酵,讲究的就是鱼的新鲜度,这是崇武鱼卷好吃的关键。

除了鱼的肉质外,制作鱼卷时,也非常讲究鱼肉的发酵度及蒸煮的火候。“将鱼肉用手揉捏成什么程度的泥浆状,每个师傅各有判断,这也非常考验功力。”钱培芳说。

制作崇武鱼卷的另一大原材料就是番薯粉。惠安自来就有番薯县的别称,概因惠安地多沙质,且城内没有大江大河,水资源较为欠缺,人们便广泛种植适应能力较强的番薯。“番薯肠,番薯肚,吃番薯,最对路。”番薯成为惠安人极具乡愁符号的食物。而崇武鱼卷取材番薯粉进行制作,也成为了独具惠安标识的美食。

头圆尾圆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崇武鱼卷都是3长条1斤装的包装。为什么做成卷状呢?“人们把鱼卷做成两头圆形的长条,寄意‘年头圆、年尾圆,长长远远’的美好祝愿。”经汉芳说,崇武靠海,海边人出海谋生,最看重的是平安顺利、圆满团聚。也因为有这种强烈的心理追求,现在崇武地区,婚庆喜事中必要出一道鱼卷,寓意团团圆圆。且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鱼卷,素有“无‘卷’不成宴”之说。

品牌提升 产业升级步入“快车道”

过去,崇武鱼卷大部分是渔家自制自用,较少在市场上贩卖。随着时代变迁和崇武古城迎来的游客日益增多,崇武鱼卷开始走向市场,涌现出了一批家庭式作坊,并逐步向规模化、机械化过渡。其中,一批鱼卷生产企业迅速崛起,像瑞芳食品、海乐食品分别获得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曼玲鱼卷、客记鱼卷、正港兄弟、李皮食品等鱼卷生产企业获得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推动了鱼卷产业的发展。

瑞芳鱼卷生产车间

“公司引进了绞肉机、蒸汽机等各类机械,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改进科学配方,克服了加工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同时认真研究贮存保鲜措施,产品质量得到极大提高。”该公司董事长钱瑞芳说。时至今日,惠安瑞芳食品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海洋食品、烘焙食品、水产养殖、冷冻冷藏、水产物流、生物科技于一体的多元化经营企业,荣获泉州“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企业”、福建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泉州海乐食品有限公司是另一家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除了引进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外,该公司目前还积极聘请名师和食品研发工程师共同潜心研究,改良传统配方,同时与国内知名专业高校院所深度合作,提升鱼卷品质,并通过鱼卷技术研发多种产品系列,扩大产业规模,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传承才能更好创新。”海乐食品董事长王建能认为。

曼玲鱼卷包装车间

据了解,目前,崇武镇从事鱼卷加工企业和家庭作坊100多家,成功开发了鱼卷、鱼粳、鱼丸等系列产品,年产量约7500多吨,产值约3亿元,已成渔民创收的主要渠道之ー。

名小吃,大产业。近年来,惠安县委县政府、崇武镇政府也高度重视崇武鱼卷产业的发展。为了切实推动崇武鱼卷的品牌化建设,在2015年组织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在崇武食品协会主导下,还于2017年组织专家启动《崇武鱼卷》团体标准起草程序,历经十个多月的努力,进行立项、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评审论证、审批实践,促成了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崇武鱼卷》的诞生。

“过去,崇武鱼卷是没有自己的检测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发布实施后,对促进崇武鱼卷加工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行业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技术监管都能起到积极作用。”经汉芳说,目前,协会自筹资金积极推进崇武食协公共检测室的建设,已建设完成的检测室可以为崇武食品企业免费提供检测服务,来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产品竞争力,有效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多维赋能 中华名小吃未来可期

崇武鱼卷未来如何发展?

在瑞芳食品有限公司顾问钱亚清看来,目前,崇武鱼卷品牌发展碰到的主要问题是,崇武鱼卷的市场范围还不够开阔,主要售卖范围在泉州、厦门一带;市场上鱼卷的品类、价格不一、质量参差不齐。针对问题,像瑞芳食品、曼玲、客记、海乐等食品企业,就积极推出了鱼卷小包装新产品,投放于高速服务中心进行售卖,并积极研发新产品,以便适应年轻人的口味。

与电商团队合作,尝试做平台直播,也是众多鱼卷生产厂家正在尝试探索的路径,如客记食品、海乐食品、瑞芳食品等,都制定了电商发展的相关计划,设立了直播间、直播基地。

将鱼卷制作与旅游相结合,是商家尝试的又一个发展方向。如猛忠鱼卷就专门开设了制作体验工坊。游客可以参观厂房生产线,体验包鱼卷的制作过程,这既引起游客的浓浓兴趣,进一步助推打响崇武旅游重镇的名气,也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益。

崇武鱼卷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近两年来,当地党委政府不断推出发展崇武鱼卷的新举措、新方法,扎实推进产业的发展。

渔民丰收

“镇里把发展崇武鱼卷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扶持,出台优惠政策,为发展‘崇武鱼卷’及相关水产品加工引进技术、设备、扩大产能、提高品质给予资金政策扶持。”崇武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在崇武镇举办了首届崇武鱼卷文化节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推广鱼卷。线下,两天内共吸引人流2万多人次,试吃鱼卷2600多斤;线上,共有196万人次互动点购,助力鱼卷逐渐成为网红食品。今年,还将继续举办鱼卷节,进一步打响崇武鱼卷的名气。

首届崇武鱼卷节

下阶段,崇武镇还将大力鼓励“崇武鱼卷”及相关水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争创名牌,引导企业积极研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扩充以鱼卷为主产品的外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依托崇武古城良好的旅游资源,融合惠女民俗文化,多元地推介崇武鱼卷,加强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助推鱼卷经济高质量发展。(陈秋红 王胜 文/图)

撰写崇武古城的导游解说词及广告宣传词

崇武古城风景区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风景区。历来被世人称之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崇武古城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也是我国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史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留。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内外,有20多处分别始建于宋、明、清,后经修葺延续至今的宫庵庙堂等古建筑遗存,与古城构成了可供参观稽古的古迹群。尤其是城外3公里处的大乍山龙喉岩,既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又有记述古城史事的文人诗家摩崖石刻。城外半月海湾,著名画家洪世清创作的大地岩雕——“鱼龙窟”,以及著名书艺大师朱屺瞻、钱君陶、刘海栗等人的篆刻书法精品镌刻在奇石怪礁上。古城下还建有现代石雕博览园及省级海边森林公园。登临古城,足可探古览胜。

崇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备。据说宋朝时,这里就称为崇武乡守节里。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惠安置县后,在这里设小兜巡检寨。元朝初期改为小兜巡检司。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活动在朝鲜和我国沿海的日本海盗集团一倭寇突然登陆祥芝的蚶江,对泉州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御倭寇入侵,委派江夏侯周德兴巡视东南沿海。周德兴是个军事工程专家,他根据泉州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当年,泉州设永宁卫,管辖五个所,即福全、中左、金门、高浦、崇武五所。惠安设立五座城,即崇武城、獭窟城、小岞城、黄崎城、峰尾城。祟武城为五城之一,隶属福建司永宁卫的一个千户所,建城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了。 崇武古城海岸风景

区内长达28.8公里的曲折海岸线上,12个沙湾处处沙质细腻、妩媚绮丽,4大岩群迭峰垒石、磊落万状。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代丁字型石砌古城池——崇武古城就耸立在景区的正东方,其建筑工艺之独特合理被称为“古代系统工程的案例”。位于古城南侧的“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一处荟萃石雕精品的主题公园。该园区占地9公顷,共收藏有不同艺术风格的石雕艺术精品500余件,与古城、大海浑然一体,独具匠心。景区内全国最大的岩雕艺术作品——大地艺术,是由著名的画家洪世清老先生花费数年心血创作而成的,其作品取材于海礁岩崖的原始形态,依形取势,循石造型,创作出形神兼备的各种艺术形象170余件,甚称石雕艺术一大奇观。而位于崇武大乍的东山,竖起了20米高的惠女雕塑,惠女民俗村建设已拉开帷幕。目前,该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和全省优秀旅游景区,被福建省财政厅、旅游局列为全省旅游重点建设项目,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风景名胜区,年接待游客量近百万人次。

·古城门

城内有四个城门,东、西、北三座城门相似,各有两道城门,外加筑月城,上建城楼,城门上各设烽火台一座,南城门则外加设一照墙。相传当年倭寇炮轰城池,城内关帝庙的关云长把青龙偃月刀一挥,炮弹被拨落在城墙旁,再一挥,炮弹射回贼船,于是船沉寇亡。我想,这就是关帝庙香火鼎盛的缘故吧。

西门的两道城门如今依旧完好地保留下来。荫凉的城门下摆有几个小摊子,摊主相互拉着家常,手不忘挥动自制的掸子赶着飞过的蝇蚊。新枝、野花在城门墙头留下春的影子,陈年古榕的须根垂下,默默感受着古城的一切。

经西门往东,而北,终到南门,城内的十字大街联结着四个城门,太阳在老街的石板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在不大的城里留下三十多座宋、明、清历朝所修建的寺庙庵堂,有了这些古建筑,古城的沧桑中更添几多古朴。

·古城墙

对于崇武来说,石头就是小城的灵魂。周长2567米的花岗岩古城墙承载着小城的历史,见证了小城的从前以来,把历史的记忆一直留到了今天。

踏着石砌的台阶,缓缓地走上城墙。跑马道上遍布的野草,泛着干净的绿。斑驳的城墙就是古城的典籍,徐徐的风吹过,翻过一页页史册:抗倭名将戚继光亲临崇武,指挥剿倭,平定倭乱;郑成功大军挥师东渡,收复祖国宝岛台湾;崇武军民随人民解放军扬帆南征,解放祖国南大门厦门岛;1956年周总理亲自指挥崇武海战,击沉击伤入侵的美蒋“永泰”、“永昌”号军舰。几百年来,古城几代军民凭借天然的屏障和牢固的石城,历经血与火的洗礼,用生命谱写出可歌可泣的战斗诗篇。这里的“崇报祠”、“元饲宫”等,都是为纪念抗倭牺牲的英雄而建。

·古民居

顺着城门一直向里走,外边的嘈杂似乎隔于城门外,老街出奇地静。老街两旁是朴素的民居,石房子、红砖厝、木结构房子都没有太多的装饰。这些不同年代的建筑透出岁月的斑迹,沉淀的光芒还在。

一条条小巷藏于一座座民居之间。走在狭窄的石巷道,老房子的门终日敞着,人们不急不缓地过着悠闲的日子。院子里的妇女坐在装满带壳海蛎的大桶,熟练地撬开蚝壳,不一会儿,脚边的蚝壳已堆成小山。她的服饰就是被风趣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 头戴黄斗笠,披着白底小碎花头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蓝色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腰间佩有银腰链,下穿宽大飘逸的低腰黑裤。这种全国独具一格的服饰在崇武不时会跑进你的视线,因为惠女们勤劳的身影随处可见。 从逼仄的小巷走出一位老人,晃着矫健舒缓的步子。 这不禁令人猜想他们的祖上会是哪位驻守老城的官兵呢?又是属于“百家姓,万人丁”中的哪个支脉?

崇武半岛在我国古代的海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为防备海盗倭寇,江夏侯周德兴在崇武建造城池。初筑时,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寇攻城六昼夜,城被攻陷,百姓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鉴此教训,劝募大修。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四月,福建总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屯兵在此,兴修城防,演武练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事制度和城防设施。清代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这时全城周长2567米,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基宽5米,墙高7米,有窝铺26座,城堞1304个,箭窗1300个。四面设门,东西二门筑有月城,城墙上有烽火台、了望台和这放铳炮的虚台。城墙有二至三层的跑马道四城边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沟。城内原建有捍寨、墩台、馆驿、军营和演武厅等,构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此后,城防已失去军事上的作用,又因长期废弃,城墙失修倒塌。1983年,由国家拨款进行全面修复。历史上曾经为国立下不朽功绩的古城,又屹立于崇武半岛上。1987年举行“崇武古城创建六百周年纪念活动”及学术讨论会,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巨大兴趣,它是民族的骄傲,历史的丰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