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线路 >

儋州中和古镇古城墙 海南儋州中和古镇

儋州中和古镇天宝堂在哪里

儋州中和古镇天宝堂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中和古镇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为儋州州治,是海南比较古老的一个小镇,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谪居三年于此。由于苏东坡对本地文化的影响,几百年来,这里的人都很爱吟诗作对,中和古镇享誉诗对之乡。

儋州中和古镇古城墙 海南儋州中和古镇儋州中和古镇古城墙 海南儋州中和古镇


想问儋州中和古镇怎么样?

中和古镇,即儋州古州城,现为中和镇。著名的“东坡书院”就坐落于该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海南省十大文化名镇。

中和镇古为儋州州治,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谪居三年于此。由于苏东坡对本地文化的影响,几百年来,这里的人都很爱吟诗作对,中和镇享誉“诗对之乡”。

中和古镇主要的看点是参观古迹。除了著名的东坡书院外,还有桄榔庵、东坡井、魁星塔等。另有宋代建筑的古城至今尚保存有西、北两个城门,可见当时的宏伟规模。此外,逛逛中和镇的主要街道(约30分钟可逛个来回),也可感受古朴气息。

中和古镇还是古儋州州城所在地,具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唐代前中和镇称高坡。中和古镇古迹不少,镇东有东坡书院、桄榔庵、东坡井等,宋代建筑的古城至今尚保存有西、北两个城门,可见当时的宏伟规模。

据《琼州府志·城池》记载,古镇建于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宋元因之。为防海盗骚扰,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知州田章智慧军民运石鸩工,以石砌城墙。城池周长472丈,宽1.8丈,高2.5丈。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东德化门、西镇海门、南柔远门、北武定门),城门外增设月城,魇城池四周挖有护城壕沟,壕沟周长477丈,宽0.5丈,深0.8丈。后增筑门垣、楼铺、壕堑、吊桥等设施。明隆庆年间(公元1537年),新建四角楼,城垣已其大规模,号为“天南名镇”。城垣的宏伟气象为当时海南第一。清代康熙、乾隆年间都有所修缮。

中和古镇最后一次修缮是清代道光七年,由知州汪埠捐资,重修了东南北三门,月城,以及瓮城门,还修建了城墙。1920年(即民国九年)儋县发生动乱,古城大部被毁。古城现存西(镇海)、北(武定)及瓮城(月城)和两城门相连的城墙,东(德化门),南(柔远门)两城门及部分城墙已毁。

儋州中和古城是海南年代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址,古镇内海头保存完好的古街道复兴街和古民居,2006年5月,古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牌楼是古州城中和的一条青石板老街,长约100米,住着五六十户人家,分上头街和底下街,从上头街行到底下街巾,就打个呵欠的功夫。整条街都由青石板铺成,街的两旁立着的都是深黯古朴的牌楼,牌楼上斑驳的黑苔下依稀可辨“成记一天宝堂”等店名。

中和古镇雾海云天山见风使舵黛,月色空明水亦悠,镜湖碧水充满着盎然绿色,方圆数百里,四周青山环绕,林木叠翠,山川逶迤,山脚陡斜,凹落成两面三刀的低洼山谷大盆地,盆地荡漾着波粼粼的湖水,水波不惊,青山飘浮于湖面,湖畔有大片橡胶林、木麻黄林,山绿水绿,构成一幅绿色基调的水彩画。

更多关于儋州中和古镇怎么样?,进入:

儋州中和古镇怎样

中和古镇,即儋州古州城,现为中和镇。著名的“东坡书院”就坐落于该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海南省十大文化名镇。

中和镇古为儋州州治,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谪居三年于此。由于苏东坡对本地文化的影响,几百年来,这里的人都很爱吟诗作对,中和镇享誉“诗对之乡”。

中和古镇主要的看点是参观古迹。除了著名的东坡书院外,还有桄榔庵、东坡井、魁星塔等。另有宋代建筑的古城至今尚保存有西、北两个城门,可见当时的宏伟规模。此外,逛逛中和镇的主要街道(约30分钟可逛个来回),也可感受古朴气息。

中和古镇还是古儋州州城所在地,具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唐代前中和镇称高坡。中和古镇古迹不少,镇东有东坡书院、桄榔庵、东坡井等,宋代建筑的古城至今尚保存有西、北两个城门,可见当时的宏伟规模。

据《琼州府志·城池》记载,古镇建于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宋元因之。为防海盗骚扰,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知州田章智慧军民运石鸩工,以石砌城墙。城池周长472丈,宽1.8丈,高2.5丈。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东德化门、西镇海门、南柔远门、北武定门),城门外增设月城,魇城池四周挖有护城壕沟,壕沟周长477丈,宽0.5丈,深0.8丈。后增筑门垣、楼铺、壕堑、吊桥等设施。明隆庆年间(公元1537年),新建四角楼,城垣已其大规模,号为“天南名镇”。城垣的宏伟气象为当时海南第一。清代康熙、乾隆年间都有所修缮。

中和古镇最后一次修缮是清代道光七年,由知州汪埠捐资,重修了东南北三门,月城,以及瓮城门,还修建了城墙。1920年(即民国九年)儋县发生动乱,古城大部被毁。古城现存西(镇海)、北(武定)及瓮城(月城)和两城门相连的城墙,东(德化门),南(柔远门)两城门及部分城墙已毁。

儋州中和古城是海南年代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址,古镇内海头保存完好的古街道复兴街和古民居,2006年5月,古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牌楼是古州城中和的一条青石板老街,长约100米,住着五六十户人家,分上头街和底下街,从上头街行到底下街巾,就打个呵欠的功夫。整条街都由青石板铺成,街的两旁立着的都是深黯古朴的牌楼,牌楼上斑驳的黑苔下依稀可辨“成记一天宝堂”等店名。

中和古镇雾海云天山见风使舵黛,月色空明水亦悠,镜湖碧水充满着盎然绿色,方圆数百里,四周青山环绕,林木叠翠,山川逶迤,山脚陡斜,凹落成两面三刀的低洼山谷大盆地,盆地荡漾着波粼粼的湖水,水波不惊,青山飘浮于湖面,湖畔有大片橡胶林、木麻黄林,山绿水绿,构成一幅绿色基调的水彩画。

更多关于儋州中和古镇怎么样?,进入:

以敬孝尤是什么生肖,以儆效尤以观后效

以敬孝尤是什么生肖

讯 在中华传统佳节春节到来之际, 海南频道新春走基层日前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儋州市中和镇,发现中和镇东坡遗风至今犹存,中和地区调声、楹联、诗词创作等特色文化活动极为活跃,不少乡贤、书法爱好者正忙着为村民义务写春联,对贫困户还上门赠送春联,人们拿着大红春联喜笑颜开,为千年古镇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和节日。

中和镇乡贤、书法爱好者正忙着为村民义务写春联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贬谪海南后居中和3年,带来了先进的中 化,并广为传播,是海南的文化发祥地。相传每到春节前夕,苏东坡就书写春联曾予百姓,从那时起,中和镇的文人、乡贤每到春节都会研墨铺纸写出一副副春联送给普通老百姓,老百姓把春联贴到自己家里的门框上,寓意着在新的一年平安顺泰,家和事兴。行走在中和镇老街古巷,几乎家家户户门上贴的都是手写的春联,其家、敬孝以及风景类的对联比比皆是,成为中和镇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的见证,也体现了中和古镇春联文化悠久的历史。

赠送春联

据了解,中和镇是古儋州州城所在地,具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唐代前中和镇称高坡。公元622年,儋耳郡改称儋州,州治始建于此。公元1373年允州田章拓址筑基建城,辟德化(东)、柔远(南)、镇海(西)、武定(北)四门,其上各建敌楼,外筑月城,沿城浚壕,故称”州城”。公元1819年新设各里,始称中和里。1912年州治改成县治,因此州改为县。从公元622年至本世纪20年代初,中和镇一直作为儋州州治和儋县县治所在地,历时1300多年之久。中和镇历史文化旅游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尤以东坡书院为著名,现仍存的文物古迹有古城门(北门、西门)、宁济、关岳、桄榔庵、东坡井、魁星塔、复兴街等13处。2006年中和古镇(儋州故城)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贫困户还上门赠送春联

今年来,中和镇抓住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坚持”以人为本,”为主题,以”实施构建镇、培育现代化农业强镇、打造全国历史文化旅游名镇”的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文明协调发展。我们相信,中和镇的明天会更美好。

对贫困户还上门赠送春联

以上就是与以敬孝尤是什么生肖相关内容,是关于春联的分享。看完以儆效尤以观后效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儋州中和古镇如何

中和古镇,即儋州古州城,现为中和镇。著名的“东坡书院”就坐落于该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海南省十大文化名镇。

中和镇古为儋州州治,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谪居三年于此。由于苏东坡对本地文化的影响,几百年来,这里的人都很爱吟诗作对,中和镇享誉“诗对之乡”。

中和古镇主要的看点是参观古迹。除了著名的东坡书院外,还有桄榔庵、东坡井、魁星塔等。另有宋代建筑的古城至今尚保存有西、北两个城门,可见当时的宏伟规模。此外,逛逛中和镇的主要街道(约30分钟可逛个来回),也可感受古朴气息。

中和古镇还是古儋州州城所在地,具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唐代前中和镇称高坡。中和古镇古迹不少,镇东有东坡书院、桄榔庵、东坡井等,宋代建筑的古城至今尚保存有西、北两个城门,可见当时的宏伟规模。

据《琼州府志·城池》记载,古镇建于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宋元因之。为防海盗骚扰,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知州田章智慧军民运石鸩工,以石砌城墙。城池周长472丈,宽1.8丈,高2.5丈。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东德化门、西镇海门、南柔远门、北武定门),城门外增设月城,魇城池四周挖有护城壕沟,壕沟周长477丈,宽0.5丈,深0.8丈。后增筑门垣、楼铺、壕堑、吊桥等设施。明隆庆年间(公元1537年),新建四角楼,城垣已其大规模,号为“天南名镇”。城垣的宏伟气象为当时海南第一。清代康熙、乾隆年间都有所修缮。

中和古镇最后一次修缮是清代道光七年,由知州汪埠捐资,重修了东南北三门,月城,以及瓮城门,还修建了城墙。1920年(即民国九年)儋县发生动乱,古城大部被毁。古城现存西(镇海)、北(武定)及瓮城(月城)和两城门相连的城墙,东(德化门),南(柔远门)两城门及部分城墙已毁。

儋州中和古城是海南年代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址,古镇内海头保存完好的古街道复兴街和古民居,2006年5月,古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牌楼是古州城中和的一条青石板老街,长约100米,住着五六十户人家,分上头街和底下街,从上头街行到底下街巾,就打个呵欠的功夫。整条街都由青石板铺成,街的两旁立着的都是深黯古朴的牌楼,牌楼上斑驳的黑苔下依稀可辨“成记一天宝堂”等店名。

中和古镇雾海云天山见风使舵黛,月色空明水亦悠,镜湖碧水充满着盎然绿色,方圆数百里,四周青山环绕,林木叠翠,山川逶迤,山脚陡斜,凹落成两面三刀的低洼山谷大盆地,盆地荡漾着波粼粼的湖水,水波不惊,青山飘浮于湖面,湖畔有大片橡胶林、木麻黄林,山绿水绿,构成一幅绿色基调的水彩画。

更多关于儋州中和古镇怎么样?,进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