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攻略 >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宿舍)

本文目录一览:

吉林大学考古学的

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考研分享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宿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宿舍)


基本情况

各位学弟学妹们好!我是2020届毕业生,本科是一所省内重点大学,但是属于双非一本院校。说一下我的大学经历,我本科专业是文物与博物馆学,获得奖学金多次。我们学校保研名额只有一个,我当时就觉得可能不歯是我,所以才选择考研。其实,我觉得如果有跟我类似情况的同学,一定要去争取一下保研名额,保研真的比考研轻松很多。考研是一场艰辛的旅程,不确定因素太多,故此希望诸位还有机会一定要好好争取。

2019年报考的是厦门大学文博专业,12分进厦大复试。由于调剂无门,我经过多番考虑,才选择二战。至于我选择的这段过程,稍后我会详细讲述。

我二战选择的吉林大学考古学学硕。我是从毕业后7月份开始备考的。总分418分。

要不驺要二战?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很多人都会很纠结,我也纠结了好久好久。其实一战刚出成绩的那一刻,我真的就觉得自己没考上研,整个世界都崩溃了(有这种想法其实有点心态不好)。因为我一战的时候,我真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就看了很多专业课的书籍,还做了很多笔记,现在细细数来,应该不下于10本。反正那时候学长学姐的我都去看了,还拓展了好多新内容。而且我还看了好多记录片,比如《海昏侯》,《玉墀石之路》,《帝陵》等等。但是专业课考得,,那一刻,我才开始思考自己到底哪一步错了。这其实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我知识点背诵不牢,答题逻辑混乱等等,的一部分就是没有做模拟考试,可以说那场研究生考试就是我的场考试。我觉得自己专业课还要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就觉得我要夿是二战,一定可以考上的。

2020年三月出的成绩,四月我还在家里写论文。因为,我的毕业论文都是在家里完成的。那时候,其实我是崩溃的,根本就不想写论文。因为没考上研,我觉得自己挺失败的吧。由于学校那边一直催毕业论文的事情,而我的导师又特别负责,每次给她薨文都会详细的批改,我就硬着头皮写下去了。在家的效率特别低,就是你会被家人影响,我父母就担心我找不到工作,以后该怎么办?就一直跟我说谁谁没读书都赚了多少钱啦!意思就是我读了本科,还找不到好工作。我又一边去找工作,发的就跟石沉大海一样。好不容易有几家单位要跟我面试,但面试效果都不太好。我找到单位都是那种私立或者公立高中,我想当初中或者高中老师。问题又出来了,就是我不是师范类的专业,大学就没怎么训练过课堂教学。所以面胄试都时候,就会比师范类的学生更艰辛一些。后来,我也陆续收到了一些offer,也算慢慢缓解了自己的焦虑吧!5月份的时候,基本上毕业论文就写完了,我们学校通知可以5月底回学校收拾东西,6月中旬就要搬离学校。我们连毕业照也没怎么拍,就学生自己组织拍了一些,毕业的真的特别匆忙。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找了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一起聊天,散步,畅谈我们未来的人生规划。我心里矛盾的不行,一个声音说,我该去工作了,帮父母分担一下压力。一个声音说,别去了,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反正这个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就在工作与不工作之间纠结。就在我要去工作的前一天,我给hr发信息,说我不想去工作了,我想二战考研,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让我下定决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我目前想做到事情是什么?

我内心的声音是读研究生。而且读研是我此生必须要做的事情,至于什么时候读,我觉得作为女生,你的选择就很需要慎重考虑了。如果想毕业之后先工作的小伙伴,那就要想想自己已经辛苦了一年,工作之后就会慢慢遗忘那些知识点,等在想考的时候,又会有点艰难地捡起那些知识~所以小伙伴们就问问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二)考研够花销吗?

我在大学就拿过多次奖学金,还去做了,就还剩下一些存款,算了一下开支,也够我大半年的开支。即使父母不 侴同意我考研,我还有存款支撑 。如果想二战?请各位想想这笔开支,有人给你支付吗?

(三)在职考研还是全身心备考

我选择的是全身心备考。因为一战就是七八月都在实习,九月才开始静下心来学习,这时候别人笔记都背了两三遍了,我才开始进入状态,就比别人落下了太多。而且文科的专业吉林,一般需要背诵的东西都特别多,还会遗忘。只要你工作了,就会有各种麻烦的事情打扰你。想到这些,我就不打算找工作了。可能别人会告诉你,边工作边考很好,即使没有考上,你还有份螭工作。考上了,就去读书。但是既然我选择了考研,我就想尽全力去准备这场考试,不想三心二意,工作我以后也可以做,如果这样我都没考上,那我就会去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然后再考。是的,即使二战不成,我也是想好了还要考的。我就是有这样的执念。

(四)去哪里学习

我是选择去寄宿考研基地学习的。这样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学习环境,较好的学习氛围。因为,很多高校几乎都呪不对外开放。而且我一战的时候,每天都要蹲点抢自习室的位置,一天就要换好几个位置,搬来搬去,真的劳心劳力。所以我一点都不想回学校复习,回去还好勾起自己伤心的往事。同学们都离开学校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学校里,睹物思人。这样很影响自己的心情。有人是在家,但我劝大家还是不要在家,效率低下。还有人是在学校附近租房,这也是比较可取的方式。

失利分析

我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二战了~这时候,已经是六月中旬了。菲利普斯曾经说过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告诉我们需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总结得失,方可将在逆境中重生。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述我一战失利的几点。

(一)没有规划

这个问题想必很多小伙伴都会存在。我一战的时候,这个问题贯穿我整个考研期间。一战的时候,我九月才开始进入状态,太晚了。虽然之前几个月我都有看书,背书,但是还不算弄通知识之间的脉络体系,这样直接导致我背书十分困难,答题没有逻辑。具体到每一天,我的时间花了很多在专业课上,但是成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我只魉是纯粹的看书,看纪录片,做的笔记是破碎的,没有拿到好的资料背诵。我那时候每天背的东西都是不一藿样的,同一个知识点竟然每次都不一样。这就导致当别人问你的时候,你回答同一个问题就会随心所欲,挂一漏万。故此,我们既要做好整个考研期间的规划,又要做好每个月,每个星期,每一天的规划。

(二)资料太多

想必各位小伙伴和我一样,刚开始考研的时候,完全找不着方向,不知魑道是该自己先看书,还是先做笔记,要不要开始背书之类的疑惑。一般小伙伴确定好报考院校之后,就想联系这个院校的学姐学长,想购买他们的笔记,想学长学姐们传授经验。我认为这都是非常好的,是积极进取的心态。但是我需要提醒各位小伙伴们,资料可以购买,但不要买太多资料,也不要完全依赖这些资料,更不要因此不动手做笔记。资料多了,你背诵的时候就完全不知道开始背那一本,依赖多了,俦你就会不懂变通。我建议各位小伙伴可以购买一份上岸学姐的笔记,之后要自己梳理各个专业课的笔记。至于如何做笔记,我之后会详细阐述。

(三)效率低下

我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那种困惑,就是为什么有些同学看起来好像天天在玩,比如你在学习,他在谈恋爱,在旅游,在和同学聚会等等,可却上岸了。有些同学天天起早贪黑,每天学习十个多小时,可却无缘进入复试。这其中的原因,想必就是学习镬效率低下的表现。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小伙伴们需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不是正确。如何阅读专业课书籍,如何提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做笔记,如何触类旁通。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拼时间,不是说谁学习时间越长,就越接近成功。我们只能说,时长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专注度。我也使用番茄TODO记录学习时长,一战有点拼时间,二战我就更注重效率了。我只是在记录时间的时候,告诉自己,我在这段时间要保持一个专注的状态。

(四)轻视真题

真题是了解一个大学研究重点,以及弄懂每个大学出题规律的密钥。如果你不重视真题,就犹如梼前行的道路没有灯塔,两眼一抹黑。这足以说明真题的重要性。虽然有些大学出题很有特色,如厦门大学重视福建特色文化,陶瓷之类的;吉利大学重视边疆考古;云学重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等等。除了各个大学的特色外,每个大学考得内容大体不会超出考古学通论的内容太多。比如一些理论,热点,一般都学校都会涉及。我们要学会的能力是如何分辨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属于拔高题。我们只需要先巩固基础题,在去尝试拔高题,这样才不会捡了芝麻甩了西瓜。真题需要去分析,更需要去整理。我建议是把真题的答案自己去一个个找出来,或者去购买高分学姐学长的真题答案。这是一种参考,可以知道别人是如何解题的。

(五)没有模考

这算是的失误吧!模考的重要性真的特别特别重要!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东西,就是无论你怎么背,背了几遍,你还会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还不够上战场。这没有错的,模考就是一种检验,我们没必要每道题都会,也不可能每题都会。羴我们需要的是从模考中检测自己,如何学会知识输出,如何去在合理的时间答完这些题目,如何呈现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这想必就是模考的重要性。因为二战我有模考过,到了考场就不慌。这次考专业课,考完我还剩下半个小时。

复习备考建议

接下来想讲述的是如何去学习。我觉得如果是一战的话,还是要尽早准备。

(一)专业课方面

四月到六月应该不多要把参考专业书目通读一到两遍。读遍可以不急着做笔记,可以做些框架。七八月可以做详细的笔记,搒并且背诵一点内容。九月份就要花更多时间学专业课了,要加大背诵量,至少要花六炿个小时在专业课上面,并开始整理真题。十月就需要做一些抽背的项目。十一月到十二月可以做一些模考,并且做一些预测题目。这里背诵的资料尽量不要太多,要选好资料镑背诵,并且要多看自己做的笔记。做笔记的方法是这样的。先通读一遍书之后,做一个这本书的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填充内容。我除了做一些整本书的笔记外,还做了一些专题梼整理。比如把墓葬,城址,铜镜这些另外整理。这样就容易有系列的印象,知识体系比较完善。

(二)英语

我英语二考得还可以,一战考了77分,但是英语一考得不行。我觉得英语二相比英语一更重细节方面,答案基本上在文章中可以找到。重要的是要坚持背单词,要背到考前,那本单词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熟练。我建议买唐叔的那本新单词书,分专题整理的。另外,恋恋有词其实也还可以的。

我没有看单词视频课,一是我基础还可以,二是我觉得浪费时间。五月我就开始做真题了,我做了两遍英语二和三遍英语一的阅读。英语一我只做阅读题。做完之后要把不会的单词找出来,反复背诵。

(饬三)

不需要开始太早,八月开始就可以了,前期做肖的《1000题》,配合徐涛的强化视频课即可。每天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学。一般到10月11月就基本上要把肖的1000题基本上刷三遍了。11月就开始背诵徐涛或者腿姐或者肖的冲刺笔记。

我那时候没有背大题,就每天读一点内容,因为是文科生,所以不需要怎么背诵。后期就是做冲刺模拟卷,肖八肖四腿四徐涛八套卷之类的,也不需要做太多。一般我强烈肖,他出题比较稳重,没有太多偏题怪题。大题只需要背诵肖四即可。

(四)小技巧

我建议各位小伙伴可以每天做个小规划,并且记录当天所学。这样,你才会心里有底。我一战几乎每天都会一点小日记,可以写笔记本上,也可以微x微xQx来记录,形式按自己心意就好。也不需要多正式,就是把自己的心态写下来,可以日后反思,也可以知道自己的进度。我二战就基本上跟我去年的那一天相蜯比,有没有进步,而且这样你也不会慌。因为我二战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每天都很开心,也更轻松,更不会焦虑。很多时候,不需要跟别人比,就跟昨天的自己相比,有没有进步。再者,可以和同学一起学习,一个人考研真的特别孤独,你不要怕别人进步,重要的是你们可以一起相互激励。可以互相抽背这些,或者互相给对方提问。这些方式都可以。考研到了后期,就会冲不动~就需要通过抽背或者模考来自己。

复试准备

我的复试情况不是特别好。考研之后大概有三个月,我个月就去找了份工作,第二个月就基本在家了。在空闲之间,小伙伴们可以开始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以及去各地旅游,或者去找实习。这些都是很好的打发时间的方法。考研后第二个月就要抓紧时间看看专业课了。今年是影响,所以复试是网上,还取消了笔试。郑大一直都比较重视专业课,所以基础一定不要丢了。我们这一届情况大概是这样的,一志愿本来招20个,后来扩招了10个,就招30个,但是一志愿只上线16个,就完全不够。发通知收调剂20个,后来其实多收了很多,大概有40-50个人复试。调剂生和一志愿一起。但是分组了,一志愿上午复试,调剂生下午复试。分组是根据你的方向分的。一志愿招了13个,刷了三个380-390+的高分,因为复试不合格。这告诉我们真的要非常重视复试。

我复试前有联系导师,学硕一般都需要联系,专硕可能联不联系都不多。联系导师也不是必须的,主要是给老师一个印象,有可能给你面试都就是你导师。我复试大概准备了一个月左右,吉大大考古学复试只考考古学,不考古代史。所以复试的时候,就根据初试那样复习,在根据你选的闳方向看一些课外书。问㤘完专业课后,老师会随机提问,这些问题就很开放,一般都是你的导师给你提问。这些问题含金量比较高,需要好好准备。复试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的。

在南校区,研究生博士生、本科生都在南校区。课程问题主要是看你学那个方向,有旧石器、新石器、陶瓷、青铜、环境、DNA、动物考古等等。根据不同方向专业课各有侧重。

吉大考古系在前卫南区,也就是中心校区,现在的校区。录取分数线的话在吉大招生信息里很容易就能查到,至于是不是三年招一届,看历年分数线有没有空出就能看出来了。

自建系以来,先后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13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80篇。曾先后获、省级和校级科研奖15项,教学奖3项。近伬年来共派出7名教师分别到日本、英国进修学习,先后有多名教师应邀赴美、日、意、韩等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考察,同时还邀请过数名外国学者来系讲学。目前在册外国留学生和进修生共10余名,分别来自日、韩、美、法、意、英及土耳其等。在校本科生人数为120名,硕士生30名、博疝士生10名。1994年以来,我系本科生先后共有7人被为硕士研究生,8人考取了研究生,其余学生中被分配到省级以上文博单位工作的占60%,地市级以上文博单位工作的占73%,省会沿海城市工作的占65%。为进一步加畴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我系有两个大型田野考古实习基地:长江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教学基地和文物局大型遗址保护工程赤峰市教学基地。1996年,我系被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4年,考古学系与历史系、古籍研究所共同被确定为教委文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招生、培养与分配实行特殊政策。学生实行学士—硕士—博士贯通培养逐级分流制。除少数本科生毕业分配到实际工作部门外,大多数将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学生在校期间除可以享受到学校统一发放的奖学金以外,考古学系还设立了系友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的同学。学生毕业后,主要分配到及各省市自治区文物考古科研部门、高等院校、文博事业单位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工作。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在哪个校区

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考研分享

基本情 媸况

各位学弟学妹们好!我是2020届毕业生,本科是一所省内重点大学,但是属于双非一本院校。说一下我的大学经历,我本科专业是文物与博物馆学,获得奖学金多次。我们学校保研名额只有一个,我当时就觉得可能不是我,所以才选择考研。其实,我觉得如果有跟我类似情况的同学,一定要去争取一下保研名额,保研真的比考研轻松很多。考研是一场艰辛的旅程,不确定因素太多,故此希望诸位还有机会一定要好好争取。

2019年报考的是厦门大学文博专业,12分进厦大复试。由于调剂无门,我经过多番考虑,才选择二战。至于我选择的这段过程,稍后我会详细讲述。

我二战选择的吉林大学考古学学硕。我是从毕业后7月份开始备考的。总分418分。

要不要二战?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很多人都会很纠结,我也纠结了好久好久。其实一战刚出成绩的那一刻,我真的就觉得自己没考上研,整个世界都崩溃了(有这种想法其实有点心态不好)。因为我一战的时候,我真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就看了很多专业课的书籍,还做了很多笔记,现在细细数来,应该不下于10本。反正那时候学长学姐的我都晷去看了,还拓展了好多新内容。而且我还看了好多记录片,比如《海昏侯》,《玉石之路》,《帝陵》等等。但是专业课考得,,那一刻,我才开始思考自己到底哪一步错了。这其实有很多原因造成的亜,比如我知识点背诵不牢,答题逻辑混乱等等,的一部分就是没有做模拟考试,可以说那场研究生考试就是我的场考试。我觉得自己专业课还要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就觉得我要是二战,一定可以考上的。

2020年三月出的成绩,四月我还在家里写论文。因为,我的毕业竑论文都是在家里完成的。那时候,其实我是崩溃的,根本就不想写论文。因为没考上研,我觉得自己挺失败的吧。由于学紬校那边一直催毕业论文的事情,而我的导师又特别负责,每次给她文都会详细的批改,我就硬着头皮写下去了。在家的效率特别低,就是你会被家人影响,我父母就担心我找不到工作,以后该怎么办?就一直跟我说谁谁没读书都赚了多少钱啦!意思就是我读了本科,还找不到好工作。我又一边去找工作,发的就跟石沉大海一样。好不容易有几家单位要跟我面试,但面试效果都不太好。我找到单位都是那种私立或者公立高中,我想当初中或者高中老师。问题又出来了,就是我不是师范类的专业,大学就没怎么训练过课堂教学。所以面试都时候,就会比师范类的学生更艰辛一些。后来,我也陆续收到了一些offer,也算慢慢缓解了自己的焦虑吧!5月份的时候,基本上毕业论文就写完了,我们学校通知可以5月底回学校收拾东西,6月中旬就要搬离学校。我们连毕业照也没怎么拍,就学生自己组织拍了一些,毕业的真的特别匆忙。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找了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一起聊天,散步,畅谈我们未来的人生规划。我心里矛盾的不行,一个声音说,我该去工作了,帮父母分担一下压力。一个声音说,别去了,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反正这个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就在工作与不工作之间纠结。就在我要去工作的前一天,我给hr发信息,说我不想去工作了,我想二战考研,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让我下定决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我目前想做到事情是什么?

我内心的声音是读研究生。而且读研是我此生必须要做的事情,至于什么时候读,我觉得作为女生,你的选择就很需要慎重考虑了。如果想毕业之后先工作的小伙伴,那就要想想自己已经辛苦了一年,工 侴作之后就会慢慢遗忘那些知识点,等在想考的时候,又会有点艰难地捡起那些知识~所以小伙伴们就问问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二)考研够花销吗?

我在大学就拿过多次奖学金,还去做了,鸱就还剩下一些存款,算了一下开支,也够我大半年的开支。即使父母不同意我考研,我还有存款支撑 。如果想二战?请各位想想这笔开支,有人给你支付吗?

(三)在职考研还是全身心备考

我选择的是全身心备考。因为一战就是七八月都在实习,九月才开始静下心来学习,这时候别人笔记都背了两三遍了,我才开始进入状态,就比别人落下了太多。而且文科的专业,一般需要背诵的东西都特别多,还会遗忘。只要你工作了,就会有各种麻烦的事情打扰你。想到这些,我就不打算找工作了。可能别人会告诉你,边工作边考很好,即使没有考上,你还有份工作。考上了,就去读书。但是既然我选择了考研,我就想尽全力去准备这场考试,不想三心二意,工作我以后也可以做,如果这样我都没考上,那我就会去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然后再考。是的,即使二战不成,我也是想好了还要考的。我就是有这样的执念。

(四)去哪里学习

我是选择去寄宿考研基地学习的。这样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学习环境,较好的学习氛围。因为,很多高校几乎都不对外开放。而且我一战的时候,每天都要蹲点抢自习室的位置,一天就要换好几个位置,搬来搬去,真的劳心劳力。所以我一点都不想回学校复习,回去还好勾起自己伤心的往事。同学们都离开学校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学校里,睹物思人。这样很影响自己的心情。有人是在家,但我劝大家还是不要在家,效率低下。还有人是在学校附近租房,这也是比较可取的方式。

失利分析

我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二战了~这时候,已经是六月中旬了。菲利普斯曾经说过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告诉我们需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总结得失,方可将在逆境中重生。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述我一战失利的几点。

(一)没有规划

这个问题想必很多小伙伴都会存在。我一战的时候,这个问题贯穿我整个考研期间。一战的时候,我九月才开始进入状态,太晚了。虽然之前几个月我都有看书,背书,但是还不算弄通知识之间的脉络体系,这样直接导致我背书十分困难,答题没有逻辑。具体到每一天,我的时间花了很多在专业课上,但是成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我只是纯粹的看书,看纪录片,做的笔记是破碎的,没有拿到好的资料背诵。我那时候每天背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知识点竟然每次都不一样。这就导致当别人问你的时候,你回答同一个问题就会随心所欲,挂一漏万。故此,我们既要做好整个考研期间的规划,又要做好每个月,每个星期,每一天的规划。

(二)资料太多

想必各位小伙伴和我一样,刚开始考研的时候,完全找不着方向,不知道是该自己先看书,还是先做笔记,要不要开始背书之类的疑惑。一般小伙伴确定好报考院校之后,就想联系这个院校的学姐学长,想购买他们的笔记,想学长学姐们传授经验。我认为这都是非常好的,是积极进取的心态。但是我需要提醒各位小伙伴们,资料可以购买,但不要买太多资料,也不要完全依赖这些资料,更不要因此不动手做笔记。资料多了,你背诵的时候就完全不知道开始背那一本,依赖多了,你就会不懂变通。我建议各位小喌伙伴可以购买一份上岸学姐的笔记,之后要自己梳理各个专业课的笔记。至于如何做笔记,我之后会详细阐述。

(三)效率低下

我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那种困惑,就是为什么有咮些同学看起来好像天天在玩,比如你在学习,他在谈恋爱,在旅游,在和同学聚会等等,可却上岸了。有些同学天天起早贪黑,每天学习十个多小时,可却无缘进入复试。这其中的原因,想必就是学习效率低下的表现。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小伙伴们需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不是正确。如何阅读鳝专业课书籍,如何提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做笔记,如何触类旁通。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拼时间,不是说谁学习时间越长,就越接近成功。我们只能说,时长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专注度饬。我也使用番茄TODO记录学习时长,一战有点拼时间,二战我就更注重效率了。我只是在记录时间的时候,告诉自己,我在这段时间要保持一个专注的状态。

(四)轻视真题

真题是了解一个大学研究重点,以及弄懂每个大学出题规律的密钥。如果你不重视真题,就犹如啻前行的道路没有灯塔,两眼一抹黑。这足以说明真题的重要性。虽然有些大学出题很有特色,如厦门大学重视福建特色文化,陶瓷之类的;吉利大学重视边疆考古;云学重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等等。除了各个大学的特色外,每个大学考得内容大体不会超出考古学通论的内容太多。比如一些理论,热点,一般都学校都会涉及。我们要学会的能力是如何分辨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属于拔高题。我们只需要先巩固基础题,在去尝试拔高题,这样才不会捡了芝麻甩了西瓜。真题需要去分析,更需要去整理。我建议是把真题的答案自己去一个个找出来,或者去购买高分学姐学长的真题答案。这是一种参考,可以知道别人是如何解题的。

(五)没有模考

这算是的失误吧!模考的重要性真的特别特别重要!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东西,就是无论你怎么背,背了几遍,你还会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还不够上战场。这没有错的,模考就是一种检验,我们没必要每道题都会,也不可能每题都会。我们需要的是从模考中检测自己,如何学会知识输出,如何去在合理的时间答完这些题目,如何呈现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这想必就是模考的重要性。因为二战我有模考过,到了考场就不慌。这次考专业课,考完我还剩下半个小时。

复习备考建议

接下来想讲述的是如何去学习。我觉得如果是一战的话,还是要尽早准备。

(一)专业课方面

四月到六月应该不多要把参考专业书目通读一到两遍。读遍可以不急着做笔记,可以做些框架。七八月可以做详细的笔记,并且背诵一点内容。九月份就要花更多时间学专业课了,要加大背诵量,至少要花六个小时在专业课上面,并开始整理真题。十月就需要做一些抽背的项目。十一月到十二月可以做一些模考,并且做一些预测题目。这里背诵的资料尽量不要太多,要选好资料背诵,并酬且要多看自己做的笔记。做笔记的方法是这样的。先通读一遍书之后,做一个这本书的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填充内容。我除了做一些整本书的笔记外,还做了一些专题整理。比如把墓葬,城址,铜镜这些另外整理。这样就容易有系列的印象,知识体系比较完善。

(二)英语

我英语二考得还可以,一战考了77分,但是英语一考得不行。我觉得英语二相比英语一更重细节方面,答案基本上在文章中可以找到。重要的是要坚持背单词,要背到考前,那本单词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熟练。我建议买唐叔的那本新单褫词书,分专题整理的。另外,恋恋有词其实也还可以的。

我没有看单词视频课,一是我基础还可以,二是我觉得浪费时间。五月我就开始做真题了,我做了两遍英语二和三遍英语一的阅读。英语一我只做阅读题。做完之后要把不会的单词找出来,反复背诵。

(三)

不需要开始太早,八月开始就可以了,前期做肖的《1000题》,配合徐涛的强化视频课即可。每天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学。一般到10月11月就基本上要把肖的1000题基本上刷三遍了。11月就开始背诵徐涛或者腿姐或者肖的冲刺笔记。

我那时候没有背大题,就每天读一点内容,因为是文科生,所以不需要怎么背诵。后期就是做冲刺模拟卷,肖八肖四腿四徐涛八套卷之类的,也不需要做太多。一般我强烈肖,他出题比较稳重,没有太多偏题怪题。大题只需要背诵肖四即可。

(四)小技巧

我建议各位小伙伴可以每天做个小规划,并且记录当天所学。这样,你才会心里有底。我一战几乎每天都会一点小日记,可以写笔记本上,也可以微x微xQx来记录,形式按自己心意就好。也不需要多正式,就是把自己的心态写下来,可以日后反思,也可以知道自己的进度。我二战就基本上跟我去年的那一天相比,有没有进步,而且这样你也不会慌。因为我二战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每天都很开心,也更轻松,更不会焦虑。很多时候,不需要跟别人比,就跟昨天的自己相比,有没有进步。再者,可以和同学一起学习,一个人考研真的特别孤独,你不要怕别人进步,重要的是你们可以一起相互激励。可以互相抽背这些,或者互相给对方提问。这些方式都可以。考研到了后期,就会冲不动~就需要通过抽背或者模考来自己。

复试准备

我的复试情况不是特别好。考研之后大概有三个月,我个月就去找了份工作,第二个月就基本在家了。在空闲之间,小伙伴们可以开始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以及去各地旅游,或者去找实习。这些都是很好的打发时间的方法。考研后第二个月就要抓紧时间看看专业课了。今年是影响,所以复试是网上,还取消了笔试。郑大一直都比较重视专业课,所以基础一定不要丢了。我们这一届情况大概是这样的,一志愿本来招 雠20个,后来扩招了10个,就招30个,但是一志愿只上线16个,就完全不够。发通知收调剂20个,后来其实多收了很多,大概有40-50个人复试。调剂生和一志愿一起。但是分组了,一志愿上午复试,调剂生下午复试。分组是根据你的方向分的。一志愿招了13个,刷了三个380-390+的高分,因为复试不合格。这告诉我们真的要非常重视复试。

我复试前有联系导师,学硕一般喌都需要联系,专硕可能联不联系都不多。联系导师也不是必须的,主要是给老师一个印象,有可能给你面试都就是你导师。我复试大概准备了一个月左右,吉大大考古学复试只考考古学,不考古代史。所以复试的时候,就根据初试那样复习,在根据你选的方向看一些课外书。问完专业课后,老师会随机提问,这些问题就很开放,一般都是你的导师给你提问。这些问题含金量比较高,需要好好准备。复试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的。

在南校区,研究生博士生、本科考古学生都在南校区。课程问题主要是看你学那个方向,有旧石器、新石器、陶瓷、青铜、环境、DNA、动物考古等等。根据不同方向专业课各有侧重。

吉大考古系在前卫南区,也就是中心校区,现在的校区。录取分数线的话在吉大招生信息里很容易就能查到,至于是不是三年招一届,看历年分数线有没有空出就能看出来了。

吉林大学的博物馆学和其他学校的考古学一样吗

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考研分享

基本情况

各位学弟学妹们好!我是2020届毕业生,本科是一所省内重点大学,但是属于双非一本院校。说一下我的大学经历,我本科专业是文物与博物馆学,获得奖学金多次。我们学校保研名额只有一个,我当时就觉得可能不是我,所以才选择考研。其实,我觉得如果有跟我类似情况的同学,一定要去鸠争取一下保研名额,保研真的比考研轻松很多。考研是一场艰辛的旅程,不确定因素太多,故此希望诸位还有机会一定要好好争取。

2019年报考的是厦门大学文博专业,12分进厦大复试。由于调剂驺无门,我经过多番考虑,才选择二战。至于我选择的这段过程,稍后我会详细讲述。

我二战选择籀的吉林大学考古学学硕。我是从毕业后7月份开始备考的。总分418分。

要不要二战?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很多人都会很纠结,我也纠结了好久好久。其实一战刚出成绩的那一刻,我真的就觉得自己没考上研,整个世界都崩溃了(有这种想法其实有点心态不好)。因为我一战的时候,我真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就看了很多专业课的书籍,还做了很多笔记,现在细细数来,应该不下于10本。反正那时候学长学姐的我都去看了,还拓展了好多新内容。而且我还看了好多记录片,比如《海昏侯》,《玉石之路》,《帝陵》等等。但是专业课考得,,那一刻,我才开始思考自己到底哪一步错了。这其实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我知识点背诵不牢,答题逻辑混乱等等,的一部袤分就是没有做模拟考试,可以说那场研究生考试就是我的场考试。我觉得自己专业课还要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就觉得我要是二战,一定可以考上的。

2020年三月出的成绩,四月我还在家里写论文。因为,我的毕业论文都是在家里完成的。那时候,其实我是崩溃的,根本就不想写论文。因为没考上研,我觉得自己挺失败的吧。由于学校那边一直催毕业论文的事情,而我的导师又特别负责,每次给她文都会详细的批改,我就硬着头皮写下去了。在家的效率特别低,就是你会被家人影响,我父母就担心我找不菗到工作,以后该怎么办?就一直跟我说谁谁没读书都赚了多少钱啦!意思就是我读了本科,还找不到好工作。我又一边去找工作,发的就跟石沉大海一样。好不容易有几家单位要跟我面试,但面试效果都不太好。我找到单位都是那种私立或者公立高中,我想当初中或者高中老师。问题又出来了,就是我不是师范类的专业,大学就没怎么训练过课堂教学。所以面试都时候,就会比师范类的学生更艰幚辛一些。后来,我也陆续收到了一些offer,也算慢慢缓解了自己的焦虑吧!5月份的时候,基本上毕业论文就写完了,我们学校通知可以5月底回学校收拾东西,6月中旬就要搬离学校。我们连毕业照也没怎么拍,就学生自己组织拍了一些,毕业的真的特别匆忙。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找了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一起聊天,散步,畅谈我们未来的人生规划。我心里矛盾的不行,一个声音说,我该去工作锕了,帮父母分担一下压力。一个声音说,别去了,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反正这个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就在工作与不工作之间纠结。就在我要去工作的前一天,我给hr发信息,说我不想去工作了,我想二战考研,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让我下定决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我目前想做到事情是什么?

我内心的声音是读研究生。而且读研是我此生必须要做的事情,至于什么时候读,我觉得作为女生,你的选择就很需要慎重考虑了。如果想毕业之后先工作的小伙伴,那就要想想自己已经辛苦了一年,工作之后就会慢慢遗忘那些知识点,等在想考的时候,又会有点艰难地捡起那些知识~所以小伙伴们就问问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二)考研够花销吗?

我在大学就拿过多次奖学金,还去做了,就还剩下一些存款,算了一下开支,也够我大半年的开支。即使父母不同意我考研,我还有存款支撑 。如果想二战?请各位想想这笔开支,有人给你支付吗?

(三)在职考研还是全身心备考

我选择的是全身心备考。因为一战就是七八月都在实习,九月才开始静下心来锕学习,这时候别人笔记都背了两三遍了,我才开始进入状态,就比别人落下了太多。而且文科的专业,一般需要背诵的东西都特别多,还会遗忘。只要你工作了,就会有各种麻烦的事情打扰你。想到这些,我就不打算找工作了。可能别人会告诉你,边工作边考很好,即使没有考上,你还有份工作。考上了,就去读书。呪但是既然我选择了考研,我就想尽全力去准备这场考试,不想三心二意,工作我以后也可以做,如果这样我都没考上,那我就会去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然后再考。是的,即使二战不成,我也是想好了还要考的。我就是有这样的执念。

(四)去哪里学习

我是选择去寄宿考研基地学习的。这样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学习环境,较好的学习氛围。因为,很多高校几乎都不对外开放。而且我一战的时候,每天都要蹲点抢自习室的位置,一天就要换好几个位置,搬来搬去,真的劳心劳力。所以我一点都不想回学校复习,回去还好勾起自己伤心的往事。同学们都离开学校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学校里,睹物思人。这样很影响自己的心情。有人是在家,但我劝大家还是不要在家,效率低下。还有人是在学校附近租房,这也是比较可取的方式。

失利分析

我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二战了~这时候,已经是六月中旬了。菲利普斯曾经说过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告诉我们需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总结得失,方可将在逆境中重生。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述我一战失利的几点。

(一)没有规划

这个问题想必很多小伙伴都会存在。我一战的时候,这个问题贯穿我整个考研期间。一战的时候,我九月才开始进入状态,太晚了。虽然之前几个月我都有看书,背书,但是还不算弄通知识之间的脉络体系,这样直接导致我背书十分困难,答题没有逻辑。具体到每一天,我的时间花了很多在专业课上,但是成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我只是纯粹的看书,看纪录片,做的笔记是破碎的,没有拿到好的资料背诵。我那时候每天背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知识点竟然每次都不一样。这就导致当别人问你的时候,你回答同一个问题就会随心所欲,挂一漏万。故此,我们既要做好整个考研期间的规划,又要做好每个月,每个星期,每一天的规划。

(二)资料太多

想必各位小伙伴和我一样,刚开始考研的时 骤候,完全找不着方向,不咮知道是该自己先看书,还是先做笔记,要不要开始背书之类的疑惑。一般小伙伴确定好报考院校之后,就想联系这个院校的学姐学长,想购买他们的笔记,想学长亜学姐们传授经验。我认为这都是非常好的,是积极进取的心态。但是我需要提醒各位小伙伴们,资料可以购买,但不要买太多资料,也不要完全依赖这些资料,更不要因此不动手做笔记。资料多了,你背诵的时候搒就完全不知道开始背那一本,依赖多了,你就会不懂变通。我建议各位小伙伴可以购买一份上岸学姐的笔记,之后要自己梳理各个专业课的笔记。至于如何做笔记,我之后会详细阐述。

(三)效率低下

我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那种困惑,就是为什么有些同学看起来好像天天在玩,比如你在学习,他在谈恋爱,在旅游,在和同学聚会等等,可却上岸了。有些同学天天起早贪黑,每天学习十个多小时,可却无缘进入复试。这其中的原因,想必就是学习效率低下的表现。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小伙伴们需要反思自己的学习大学方法是不是正确。如何阅读专业课书籍,如何提取有用墀的信息,如何做笔记,如何触类旁通。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拼时间,不是说谁学习时间越长,就越接近成功。我们只能说,时长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专注度。我也使用番茄TOD吜O记录学习时长,一战有点拼时间,二战我就更注重效率了。我只是在记录时间的时候,告诉自己,我在这段时间要保持敕一个专注的状态。

(四)轻视真题

真题是吉林了解一个大学研究重点,以及弄懂每个大学出题规律的密钥。如果你不重视真题,就犹如前行的道路没有灯塔,两眼一抹黑。这足以说明真题的重要性。虽然有些大学出题很有特色,如厦门大学重视福建特色文化,陶瓷之类的;吉利大学重视边疆考古;云学重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等等。除了各个大学的特色外,每个大学考得内容大体不会超出考古学通论的内容太多。比如一些理论,热点,一般都学校都会涉及。我们要学会的能力是如何分辨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属于拔高题。我们只需要先巩固基础题,在去尝试拔高题,这样才不会捡了芝麻甩了西瓜。真题需要去分析坻,更需要去整理。我建议是把真题的答案自己去一个个找出来,或者去购买高分学姐学长的真题答案。这是一种参考,可以知道别人是如何解题的。

(五)没有模考

这算是的失误吧!模考的重要性真的特别特别重要!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东西,就是无论你怎么背,背了几遍,你还会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还不够上战场。这没有错的,模考就是一种检验,我们没必要每道题都会,也不可能每题都会。我们需要的是从模考中检测自己,如何学会知识输出,如何去在合理的时间答完这些题目,如何呈现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这想必就是模考的重要性。因为二战我有模考过,到了考场就不慌。这次考专业课,考完我还剩下半个小时。

复习备考建议

接下来想讲述的是如何去学习。我觉得如果是一战的话,还是要尽早准备。

(一)专业课方面

四月到六月应该不多要把参考专业书目通读一到两遍。读遍可以不急着做笔记,可以做些框架。七八月可以做详细的笔记,并且背诵一点内容。九月份就要花更多时间学专业课了,要加大背诵量,至少要花六个小时在专业课上面,并开始整理真题。十月就需要做一些抽背的项目。十一月到十二月可以做一些模考,并且做一些预测题目。这里背诵的资料尽量不要太多,要选好资料背诵,并且要多看自己做的笔记。做笔记的方法是这样的。先通读一遍书之后,做一个这本书的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填充内容。我除了做一些整本书的笔记外,还做了一些专题整理。比如把墓葬,城址,铜镜这些另外整理。这样就容易有系列的印象,知识体系比较完善。

(二)英语

我英语二考得还可以,一战考了77分,但是英语一考得不行。我觉得英语二相比英语一更重细节方面,答案基本上在文章中可以找到。重要的是要坚持背单词,要背到考前,那本单词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熟练。我建议买唐叔的那本新单词书,分专题整理的。另外,恋恋有词其实也还可以的。

我没有看单词视频课,一是我基础还可以,二是我觉得浪费㤘时间。五月我就开始做真题了,我做了两遍英语二和三遍英语一的阅读。英语一我只做阅读题。做完之后要把不会的单词找出来,反复背诵。

(三)

不需要开始太早,八月开始就可以了,前期做肖的《1000题》,配合徐涛的强化视频课即可。每天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学。一般到10月11月就基本上要把肖的1000题基本上刷三遍了。11月就开始背诵徐涛或者腿姐或者竑肖的冲刺笔瘛记。

我那学院时候没有背大题,就考古学每天读一点内容,因为是文科生,所以不需要怎么背诵。后期就是做冲刺模拟卷,肖八肖四腿四徐涛八套卷之类的,也不需要做太多。一般我强烈肖,他出题比较稳重,没有太多偏题怪丒题。大题只需要背诵肖四即可。

(四)小技巧

我建议各位小伙伴可以每天做个小规划,并且记录当天所学。这样,你才会心里有底。我一战几乎每天都会一点小日记,可以宿舍写笔记本上,也可以微x微xQx来记录,形式按自己心意就好。也不需要多正式,就是把自己伬的心态写下来,可以日后反思,也可以知道自己的进度。我二战就基本上跟我去年的那一天相比,有没有进步,而且这样你也不会慌。因为我二战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每天都很开心,也更轻松,更不会焦虑。很多时候,不需要跟别人比,就跟昨天的自己相比,有没有进步。再者,可以和同学魍一起学习,一个人考研真的特别孤独,你不要怕别人进步,重要的是你们可以一起相互激励。可以互相抽背这些,或者互相给对方提问。这些方式都可以。考研到了砾后期,就会冲不动~就需要通过抽背或者模考来自己。

复试准备

我的复试情况不是特别好。考研之后大概有三个月,我个月就去找了份工作,第二个月就基本在家了。在空闲之间,小伙伴们可以开始阅读丒一些课外书籍,以及去各地旅游,或者去找实习。这些都是很好的打发时间的方法。考研后第二个月就要抓紧时间看看专业课了。今年是影响,所以复试是网上,还取消了笔试。郑大一直都比较重视专业课,所以基础一定不要丢了。我们这一届情况大概是这样的,一志愿本来招20个,后来扩招了10个,就招30个,但是一志愿只上线16个,就完全不够。发通知收调剂20个,后来其实多收了很多,大概有40-50个人复试。调剂生和一志愿一起。但是分组了,一志愿上午复试,调剂生下午复试。分组是根据你的方向分的。一志愿招了13个,刷了三个380-390+的高分,因为复试不合格。这告诉我们真的要非常重视复试。

我复试前有联系导师,学硕一般都需要联系,专硕可能联不联系都不多。联系导师也不是必须的,主要是给老师一个印象,有可能给你面试都就是你导师。我复试大概准备了一个月左右,吉大大考古学复试只考考古学,不考古代史。所以复试的时候,就根据初试那样复习,在根据你选的方向看一些课外书。问完专业课后,老师会随机提问,这些问题就很开放,一般都是你的导师给你提问。篪这些问题含金量比较高,需要好好准备。复试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的。

在南校区,研究生博士生、本科生都在南校区。课程问题主要是看你学那个方向,有旧石器、新黐石器、陶瓷、青铜、环境、DNA、动物考古等等。根据不同方向专业课各有侧重。宿舍

吉大考古系在前卫南区,也就是中心校区,现在的校区。录取分数线的话在吉大招生信息里很容易就能查到,至于是不是三年招一届,看历年分数线有没有空出就能看出来了。

自建系以来,先后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13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80篇。曾先后获、省级和校级科研奖15项,教学奖3项。近年来共派出7名教师分别到日本、英国进修学习,先后有多名教师应邀赴美、日、意、韩等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考察,同时还邀请过数名外国学者来系讲学。目前在册外国留学生和进修生共10余名,分别来自日、韩、美、法、意、英及土耳其等。在校本科生人数为120名,硕士生30名、博士生10名。1994年以来,我系本科生先后共有7人被为硕士研究生,8人考取了研究生,其余学生中被分配到省级以上文博单位工作的占60%,地市级以上文博单位工作的占73%,省会沿海城市工作的占65%。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我系有两个大型田野考古实习基地:长江三 媸峡文物保护工程教学基地和瘛文物局大型遗址保护工程赤峰市教学基地。1996年,我系被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4年,考古学系与历史系、古籍研究所共同被确定为教委文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招生、培养与分配实行特殊政策。学生实行学士—硕士—博士贯通培养逐级分流制。除少数本科生毕业分配到实际工蜯作部门外,大多数将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学生在校期间除可以享受到学校统一发放的奖学金以外,考古学系还设立了系友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的同学。学生毕业后,主要分配到及各省市自治区文物考古科研部门、高等院校、文博事业单位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工作。

叮!吉林大学2017级本科生前来!

吉林大学作为东三省范围内都被十分认可的985高校,在数个学科领域都开创了全国乃至世界之先河。

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全部13大学科门类。考古学、数学、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为“双”指定建设学科。吉林大学以无限活力绽放出无穷的智慧和。

下面为您介绍几个吉林大学的篪专业叭:

1.考古学。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怞是在2018年成立的学院。作为吉林大学一名2017级的大二学生,有幸经历了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体育馆内专家云集,宾朋满堂,共同篪见证考古学院成立的“大场面”。吉林大学考古学科以厚重的底蕴、悠久的历史、昂扬的姿态全新起航,以世界眼光、特色、吉大风格的范式,阔步迈进世界学科建设的新征程。

2.法学。吉林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始自194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经过70年镑的发展和奋斗,吉林大学法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锕法学教育的重镇和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吉林大学的法学院可以说是无数法律人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啦~

吉林大学还有很多很多的专业,在这里就不进行一一的列举和介绍啦!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搜索吉林大学,详细了解吉林大学的学科建设以及专业培养呦~相信你不会失望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呀~

吉大有考古学的,考古学和博物馆学不一样,而且吉大的考古在国内大学里面仅次于北大。

详情请百度其网站“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中心

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于1972年,由张忠培先生任专业负责人,197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考古专业成立之初偢即把田野考古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点,先后发掘

了大安汉书、江陵纪南城、易县燕下都、东宁团结等遗址。80年代初又在张家口、晋中等地设立田野考古基地。1985年增设博物馆学专业,并招收本科生。

1986年成立独立的校属科研机构——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1987年经学校批准,考古学专业和博物馆学专业从历史系分离出来,组建独立的考古学

系,由林沄任系主任。1999年,为进一步发挥我校在边疆考古研究方面的优势,有利于相关综合性研究课题的设计与实施,在原北方考古研究室的基础上,

通过人员重组和机构改革组建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由朱泓任中心主任。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该中心入选教育部百所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所依托的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学科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后成为吉林省重点学科。中心成立之后,吉林大

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学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0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中心承担的东北边疆考古研究课题被列入“十五”期间

“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5年,以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为依托单位申报的边疆史地创新基地入选“985工程”哲学科学创新基地。

2007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增列为重点学科。

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以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文化与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由学术委员会负责与此相关的课题规划及监督实施。中心下设史前考古研究室、历史考古研究室、人类学研究室、考古DNA实验室4个子机构,现有专、研究人员19人。

2000年以来,中心先后承担了多项重大课题,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已成为边疆考古领域富影响力的研究重镇;通过吸纳研究生参与重大课题的实施,

造就了一批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国内高层次考古人才的培养基地;中心与美、俄、蒙、以等积极合作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构建了边疆考古领域开

放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不断丰富、充实图书及研究标本,成为边疆考古重要的信 瞓息资料库;中心还利用研究优势,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文物保护等方面积极为提供决策咨询及技术支持。

吉林大学有哪些专业?

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考研分享

基本情况

各位学弟学妹们好!我是2020届毕业生,本科是篪一所省内重点大学,但是属于双非一本院校。说一下我的大学经历,我本科专业是文物与博物馆 峁学,获得奖学金多次。我们学校鸠保研名额考古只有一个,我当时就觉得可能不是我,所以才选择考研。其实,我觉得如果有跟我类似情况的同学,一定要去争取一下保研名额,保研真的比考研轻松很多。考研是楱一场艰辛的旅程,不确定因素太多,故此希望诸位还有机会一定要好好争取。

2019年报考的是厦门大学文博专业,12分进厦大复试。由于调剂无门,我经过多番考虑,才选择二战。至于我选择的这段过程,稍后我会详细讲述。

我二战选择的吉林大学考古学学硕。我是从毕业后7月份开始备考的。总分418分。

要不要二战?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很多人都会很纠结,我也纠结了好久好久。其实一战刚出成绩的那一刻,我真的就觉得自己没考上研,整个世界都崩溃了(有这种想法其实有点心态不好)。因为我一战的时候,我真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就看了很多专业课的书籍,还做了很多笔记,现在细细数来,应该不下于10本。反正那时候学长学姐的我都去看了,还拓展了好多新内容。而且我还看了好多记录片,比如《海昏侯》,《玉石之路》,《帝陵》等等。但是专业课考得,,那一刻,我才开始思考自己到底哪一步错了。这其实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我知识点背诵不牢,答题逻辑混乱等等,的一部分就是没有做模拟考试,可以说那场研究生考试就是我的场考试。我觉得自己专业课还要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就觉得我要是二战,一定可以考上的。

2020年三月出的成绩,四月我还在家里写论文。因为,我的毕业论文都是在家里完成的。那时候,其实我是崩溃的,根本就不想写论文。因为没考上研,我觉得自己挺失败的吧。由于学校那边一直催毕业论文的事情,而我的导师又特别负责,每次给她文都会详细的批改,我就硬着头皮写下去了。在家的效率特别低,就是你会被家人影响,我父母就担心我找不到工作,以后该怎么办?就一直跟我说谁谁没读书都赚了多少钱啦!意思就是我读了本科,还找不到好工作。我又一边去找工作,发的就跟石沉大海一样。好不容易有几家单位要跟我面试,但面试效果都不太好。我找到单位都是那种私立或者公立高中,我想当初中或者高中老师。问题又出来了,就是我不是师范类的专业,大学就没怎么训练过课堂教学。所以面试都时候,就会比师范类的学生更艰辛一些。后来,我也陆续收到了一些offer,也算慢慢缓解了自己的焦虑吧!5月份的时候,基本上毕业论文就写完了,我们学校通知可以5月底回学校收拾东西,6月中旬就要搬离学校。我们连毕业照也没怎么拍,就学生自己组织拍了一些,毕业的真的特别匆忙。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找了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一起聊天,散步,畅谈我们未来的人生规划。我心里矛盾的不行,一个声音说,我该去工作了,帮父母分担一下压力。一个声音说,别去了,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反正这个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就在工作与不工作之间纠结。就在我要去工作的前一天,我给hr发信息,说我不想去工作了,我想二战考研,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让我下定决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我目前想做到事情是什么?

我内心的声音是读研究生。而且读研是我此生必须要做的事情,至于什么时候读,我觉得作为女生,你的选择就很需要慎重考偢虑了。如果想毕业之后先工作的小伙伴,那就要想想自己已经辛苦了一年,工作之后就会嚟慢慢遗忘那些知识点,等在想考的时候,又会有点艰难地捡起那些知识~所以小伙伴们就问问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二)考研够花销吗?

我在大学就拿过多次奖学金,还去吉林做了,就还剩下一些存款,算了一下开支,也够我大半年的开支。即使父母不同意我考研,我还有存款支撑 。如果想二战?请各位想想这笔开支,有人给你支付吗?

(三)在职考研还是全身心备考

我选螭择的是全身心备考。因为一战就是七八月都在实习,九月才开始静下心来学习,这时候别人笔记都背了两三遍了,我才开始进入状态,就比别人落下了太多。而且文科的专业,一般需学院要背诵的东西都特别多,还会遗忘。只要你工作了,就会有各种麻烦的事情打扰你。想到这些,我就不打算找工作了。可能别人会告诉你,边工作边考很好,即使没有考上,你还有份工作。考上了,就去读书。但是既然我选择了考研,我就想尽全力去准备这场考试,不想三心二意,工作我以后也可以做,如果这样我都没考上,那我就会去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然后再考。是的,即使二战不成,我也是想好了还要考的。我就是有这样的执念。

(四)去哪里学习

我是选择去寄宿考研基地学习的。这样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学习环境,较好的学习氛围。因为,很多高校几乎都不对外开放。而且我一战的时候,每天都要蹲点抢自习室的位置,一天就要换好几个位置,搬来搬去,真的劳心劳力。所以我一点都不想回学校复习,回去还好勾起自己伤心的往事。同学们都离开学校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学校里,睹物思人。这样很影响自己的心情。有人是在家,但我劝大家还是不要在家,效率低下。还有人是在学校附近租房,这也是比较可取的方式。

失利分析

我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二战了~这时候,已经是六月中旬了。菲利普斯曾经说过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告诉我们需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总结得失,方可将在逆境中重生。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述我一战失大学利的几点。

(一)没有规划

这个问题想必很多小伙伴都会存在。我一战的时候,这个问题贯穿我整个考研期间。一战的时候,我九月才开始进入篪状态,太晚了。虽然之前几个月我都有看书,背书,但是还不算弄通知识之间的脉络体系,这样直接导致我嚟背书十分困难,答题没有逻辑。具菗体到每一天,我的时间花了很多在专业课上,但是成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我只是纯粹的看书,看纪录片,做的笔记是破碎的腌,没有拿到好的资料背诵。我那时候每天背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知识点竟然每次都不一样。这就导致当别人问你的时候,你回答同一个问题就会随心所欲,挂一漏万。故此,我们既要做好整个考研期间的规划,又要做好每个月,每个星期,每一天的规划。

(二)资料太多

想必各位小伙伴和我一样,刚开始考研的时候,完全找不着峯方向,不知道是该自己先看书,还是先做笔记,要不要开始背书之类的疑惑。一般小伙伴确定好报考院校之后,就想联系这个院校的学姐学长,想购买他们的笔记,想学长学姐们传授经验。我认为这都是非常好的,是积极进取的心态。但是我需要提醒各位小伙伴们,资料可以购买,但不要买太多资料,也不要完全依赖这些资料,更不要因此不动手做笔记。资料多了,你背诵的时候就完全不知道开始背那一本,依赖多了,你就会不懂变通。我建议各位小伙伴可以购买一份上岸学姐的笔记,之后要自己梳理各个专业课的笔记。至于如何做笔记,我之后会详细阐述。

(三)效率低下

我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那种困惑,就是为什么有些同学看起来好像天天在玩,比如你在学习,他在谈恋爱,在旅游,在和同学聚会考古学等等,可却上岸了。有些同学天天起早贪黑,每天学习十个多小时,可却无缘进入复试。这其中的原因,想必就是学习效率低下的表现。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小伙伴们需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不是正确。如何阅读专业课书籍,如何提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做笔记,如何触类旁通。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拼时间,不是说谁学习时间越长,就越接近成功。我们只能说,时长俦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专注度。我也使用番茄TODO记录学习时长,一战有点拼时间,二战我籀就更注重效率了。我只是在记录时间的时候,告诉自己,我在这段时间要保持一个专注的状态。

(四)轻视真题

真题是了解一俦个大学研究重点,以及弄懂每个大学出题规律的密钥。如果你不重视真题,就犹如前行的道路没有灯塔,两敕眼一抹黑。这足以说明真题的重要性。虽然有些大学出题很有俦特色,如厦门大学重视福建特色文化,陶瓷之类的;吉利大学重视边疆考古;云学重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等等。除了各个大学的特色外,每个大学考得内容大体不会超出考古学通论的内容太多。比如一些理论,热点,一般都学校都会涉及。我们要学会的能力是如何分辨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属于拔高题。我们只需要先巩固基础题,在去尝试拔高题,这样才不会捡了芝麻甩了西瓜。真题需要去分析,更需要去整理。我建议是把真题的答案自己去一个个找出来,或者去购买高分学姐学长的真题答案。这是一种参考,可以知道别人是如何解题的。

(五)没有模考

这算是的失误吧!模考的重要性真的特别特别重要!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东西,就是无论你怎么背,背了几遍,你还会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还不够上战场。这没有错的,模考就是一种检验,我们没必要每道题都会,也不可能每题都会。我们需要的是从模考中检测自己,如何学会知识输出,如何去在合理的时间答完这些题目,如何呈现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这想必就是模考的重要性。因为二战我有模考过,到了考场就不慌。这次考专业课,考完我还吉林剩下半个小时。

复习备考建议

接下来想讲述的是如何去学习。我觉得如果是一战的话,还是要尽早闳准备。

(一)专业课方面

四月到六月应该不多要把参考专业书目通读一到两遍。读遍可以不急着做笔记,可以做些框架。七八月可以做详细的笔记,并且背诵一点内容。九月份就要花更多时间学专业课了,要加大背诵量,至少要花六个小时在专业课上面,并开始整理真题。十月就需要做一些抽背的项目。十一月到十二月可以做一些模考,并且做一些预测题目。这里背诵的资料尽量不要太多,要选好资料背诵,并且要多看自己做的笔记。做笔记的方法是这样的。先通读一遍书之后,做一个这本书的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填充内容。我除了做一些整本书的笔记外,还做了一些专题整理。比如把墓葬,城址,铜镜这些另外整理。这样就容易有系列的印象,知识体系比较完善。

(二)英语

我英语二考得还可以,一战考了77分,但是英语一考得不行。我觉得英语二相比英语一更重细节方面,答案基本上在文章中可以找到。重要的是要坚持背单词,要背到考前,楱那本单词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熟练。我建议买唐叔的那本新单词书,分专题整理的。另外,恋恋有词其实也还可以的。

我没有看单词视频课,一是我基础还可以,二是我觉得浪费时间。五月我就开始做真题了,我做了两遍英语二和三遍英语一的阅读。英语一我只做阅读题。做完之后要把不会的单词找出来,反复背诵。

(三)

不需要开始太早,八月开始就可以了,前期做肖的《1000题》,配合徐涛的强化视频课即可。每天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学。一般到10月11月就基本上要把肖的1000题基本上刷三遍了。11月就开始背诵徐涛或者腿姐或者肖的冲刺笔记。

我那时候没有背大题,就每天读一点内容,因为是文科生,所以不需要怎么背诵。后期就是做冲刺模拟卷,肖八肖四腿四徐涛八套卷之类的,也不需要做太多。一般我强烈肖,他出题比较稳重,没有太多偏题怪题。大题只需要背诵肖四即可。

(四)小技巧

我建议各位小伙伴可以每天做个小规划,并且记录当天所学。这样,你才会心里有底。我一战几乎每天都会一点小日记,可以写笔记本上,也可以微x微xQx来记录,形式按自己心意就好。也不需要多正式,就是把自己的心态写下来,可以日后反思,也可以知道自己的进度。我二战就基本上跟我去年的那一天相比,有没有进步,而且这样你也不会慌。因为我二战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每天都很开心,也更轻松,更不会焦虑。很多时候,不需要跟别人比,就跟昨天的自己相比,有没有进步。再者,可以和同学一起学习,一个人考研真的特别孤独,你不要魉怕别人进步,重要的是你们可以一起相互激励。可以互相抽背这些,或者互相给对方提问。这些方式都可以。考研到了后期,就会冲不动~就需要通过抽背或者模考来自己。

复试准备

我的复试情况不是特别好。考研之后大概有三个月,我个月就去找了份工作,第二个月就基本在家了。在空闲之间,小伙伴们可以开始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以及去各地旅游,或者去找实习。这些都是很好的打发时间的方法。考研后第二个月就要抓紧时间看看专业课了。今年是影响,所以复试是网上,还取消了笔试。郑大一直都比较重视专业课,所以基础一定不要丢了。我们这一届情况大概是这样的,一志愿本来招20个,后来扩招了10个,就招30个,但是一志炿愿只上线16个,就完全不够。发通知收调剂考古20个荭,后来其实多收了很多,大概有40-50个人复试。调剂生和一志愿一起。但是分组了,一志愿上午复试,调剂生下午复试。分组是根据你的方向分的。一志愿招了13个,刷了三个380-390+的高分,因为复试不合格。这告诉我们真的要非常重视复试。

我复试前有联系导师,学硕一般都需要联系,专硕可能联不联系都不多。联系导师也不是必须的,主要是给老师一个印象,有可能给你面试都就是你导师。我复试大概准备了一个月左右,吉大大考古学复试只考考古学,不考古代史。所以复试的时候,就根据初试那样复习,在根据你选的方向看一些课外书。问完专业课后,老师会随机提问,这些问题就很开放,一般都是你的导师给你提问。这些问题含金量比较高,需要好好准备。复试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的。

在南校区,研究生博士生、本科生都在南校区。课程问题主要是看你学那个方向,有旧石器、新石器、陶瓷、青铜、环境、DNA、动物考古等等。根据不同方向专业课各有侧重。

吉大考古系在前卫南区,也就是中心校区,现在的校区。录取分数线的话在吉大招生信息里很容易就能查到,至于是不是三年招一届,看历年分数线有没有空出就能看出来了。

自建系以来,先后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13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80篇。曾先后获、省级和校级科研奖15项,教学奖3项。近年来共派出7名 雠教师分别到日本、英国进修学习,先后有多名教师应邀赴美、日、意、韩等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考察,同时还邀请过数名外国学者来系讲学。目前在册外国留学生和进修生共10余名,分别来自日、韩、美、法、意、英及土耳其等。在校本科生人数为120名,硕士生30名、博士生10名。1994年以来,我系本科生先后共有7人被为硕士研究生,8人考取了研究生,其余学生中被分配到省级以上文博单位工作的占60%,地市级以上文博单位工作的占73%,省会沿海城市工作的占65%。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我系有两个大型田野考古实习基地:疝长江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教学基地和文物局大型遗址保护工程赤峰市教学基地。1996年,我系被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4年,考古学系与历史系、古籍研究所共同被确定为教委文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招生、培养与分配实行特殊政策。学生实行学士—硕士—博士贯通培养逐级分流殠制。除少数本科生毕业分配到实际工作部门外,大多数将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学生在校期间除可以享受到学校统一发放的奖学金以外,考古学系还设立了系友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的同学。学生毕业后,主要分配到及各省市自治区文物考古科研部门、高等院校、文博事业单位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工作。

叮!吉林大学20敕17级本科生前来!

吉林大学作为东三省范围内大学都被十分认可的985高校,在数个学科领域都开创了全国乃至世界之先河。

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全部13大学科门类。考古学、数学、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为“双”指定建设学科。吉林大学以无限活力绽放出无穷的智慧和。

下面为您介绍几个吉林大学的专业叭:

1.考古学。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是在2018年成立的学院。作为吉林大学一名2017级的大二学生,有幸经历了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体育馆内专家云集,宾朋满堂,共同见证考古学院成立的“大场面”。吉林大学考古学科以厚重的底蕴、悠久的历史、昂扬的姿态全新起航,以世界眼光、特色、吉大风格的范式,阔步迈进世界学科建设的新征程。

2.法学。吉林大学考古学法学教育和研究始自194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经过70年的发展和奋斗,吉林大学法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法学教育的重镇和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吉林大学的法学院可以说是无数法律人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啦~

吉林大学还有很多很多的专业,在这里就不进行一一的列举和介绍啦!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搜索吉林大学,详细了解吉林大学的学科建设以及专业培养呦~相信你不会失望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呀~

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考研分享?

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考研分享

基本情况

各位学弟学妹们好!我是2020届毕业生,本科是一所省内重点大学,但是属于双非一本院校。说一下我的大学经历,我本科专业是文物与博物馆学,获得奖学金多次。我们学校保研镬名额只有一个,我当时就觉得可能不是我,所以才选择考研。其实,我觉得如果有跟我类似情况的同学,一定要去争取一下保研名额,保研真的比考研轻松很多。考研是一场艰辛的旅程,不确定因素太多,故此希望诸位还有机会一定要好好争取。

2019年报考的是厦门大学文博专业,12分进厦大复试。由于调剂无门,我经过多踌番考虑,才选择二战。至于我选择的这段过程,稍后我会详细讲述。

我二战选择的吉林大学考古学学硕。我是从毕业后7月份开始备考的。总分418分。

要不要二战?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很多人都会很纠结,我也纠结了好久好久。其实一战刚出成绩的那一刻,我真的就觉得自己没考上研,整个世界都崩溃了(有这种想法其实有点心态不好)。因为我一战的时候,我真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就看了很多专业课的书籍,还做了很多笔记,现在细细数来,应该不下于10本。反正那时候学长学姐的我都去看了,还拓展了好多新内容豁。而且我还看了好多记录片,比如《海昏侯》,《玉石之路》,《帝陵》等等。但是专业课考得,,那一刻,我才开始思考自己到底哪一步错了。这其实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我知识点背诵不牢,答题逻辑混乱等等,的一部分就是没有做模拟考试,可以说那场研究生砾考试就是我的场考试。我觉得自己专业课还要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就觉得我要是二战,一定可以考上的。

2020年三月出的成绩,四月我还在家里写论文。因为,我的毕业论文都是在家里完成的。那时候,其实我是崩溃的,根本就不想写论文。因为没考上研,我觉得自己挺失败的吧。由于学校那边一直催毕业论文的事情,而我的导师又特别负责,每次给她文都会详细的批改,我就硬着头皮写下去了。在家的效率特别低,就是你会被家褫人影响,我父母就担心我找不到工作,以后该怎么办?就一直跟我说谁谁没读书都赚了多少钱啦!意思就是我读了本科,还找不到好工作。我又一边去找工作,发的就跟石沉大海一样。好不容易有几家单位要跟我面试,但面试效果都不太好。我找到单位都是那种私立或者公立高中,我想当初中或者高中老师。问题又出来了,就是我不是师范类的专业,大学就没怎么训练过课堂教学。所以面试都时候,就会比师范类的学生更艰辛一些。后来,我也陆续收到了一些offer,也算慢慢缓解了自考古己的焦虑吧!5月份的时候,基本上毕业论文就写完了,我们学校通知可以5月底回学校收拾东西,6月中旬就要搬离学校。我们连毕业照也没怎么拍,薨就学生自己组织拍了一些,毕业的真的特别匆忙。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找了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一起聊天,散步,畅谈我们未来的人生规划。我心里矛盾的不行,一个声音说,我该大学去工作了,帮父母分担一下压力。一个声音说,别去了,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反正这个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就在工作与不工作之间纠结。就在我要去工作的前一天,我给hr发信息,说我不想去工作了,我想二战考研,再给自己一次魑机会。

让我下定决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我目前想做到事情是什么?

我内心的声音是读研究生。而且读研是我此生必须要做的事情,至于什么时候读,我觉得作为女生,你的选择就很需要慎重考虑了。如果想毕业之后先工作的小伙伴,那就要想想自己已经辛苦了一年,工作之后就会慢慢遗忘那些知识点,等在想考的时候,又会有点艰难地捡起那些知识~所以小伙伴们就问问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二)考研够花销吗?

我在大学就拿过多次奖学金,还去做了,就还剩下一些存款,算了一下开支,也够我大半年的开支。即使父母不同意我考研,我还有存款支撑 。如果想二战?请各位想想这笔开支,有人给你支付吗?

(三)在职考研还是全身心备考

我选择的是全身心备考。因为一战就是七八月都在实习,九月才开始静下心来学习,这时候别人笔记都背了两三遍了,我才开始进入状态,就比别人落下了太多。而且文科的专业,一般需要背诵的东西都特别多,还会遗忘。只要你工作了,就会有各种麻烦的事情打扰你荭。想到这些,我就不打算找工作了。可能别人会告诉你,边工作边考很好,即使没有考上,你还有份工作。考上了,就去读书。但是既然我选择了考研,牰我就想尽全力去准备这场考试,不想三心二意,工作我以后也可以做,如果这样我都没考上,那我就会去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然后再考。是的,即使二战不成,我也是想好了还要考的。我就是有这样的执念。

(四)去哪里学习

我是选择去寄宿考研基地学习的。这样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学习环境,较好的学习氛围。因为,很多高校几乎都不对外开放。而且我一战的时候,每天都要蹲点抢自习室的位置,一天就要峯换好几个位置,搬来搬去,真的劳心劳力。所以我一点都不想回学校复习,回去还好勾起自己伤心的往事。同学们都离开学校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学校里,睹物思人。这样很影响自己的心情。有人是在家,但我劝大家还是不要在家,效率低下。还有人是在学校附近租房,这也是比较可取的方式。

失利分析

我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之后,我幚就开始着手准备二战了~这时候,已经是六月中旬了。菲利普鳝斯曾经说过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告诉我们需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总结得失,方可将在逆境中重生。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述我一战失利的几点。

(一)没有规划

这个问题想必很多小伙绉伴都会存在。我一战的时候,这个问题贯穿我整个考 砺研期间。一战的时候,我九月才开始进入状态,太砥晚了。虽然之前几个月我都有看书,背书,但是还不学院算弄通知识之间的脉络体系,这样直接导致我背书十分困难,答题没有逻辑。坻具体到每一天,我的时间花了很多在专业课上懋,但是成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我只是纯粹的看书,看纪录片,做的笔记是破碎的,没有拿到好的资料背诵。我那时候每天背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知识点竟然每次都不一样。这就导致当别人问你的时候,你回答同一个问题就会随心所欲,挂一漏万。故此,我们既要做好整个考研期间的规划,又要做好每个月,每个星期,每一天的规划。

(二)资料太多

想必各位小伙伴和我一样,刚开始考研的时候,完全找不着方向,不知道是该自己先看书,还是先做笔记,要不要开始背踌书之类的疑惑。一般小伙伴确定好报考院校之后,就想联系这个院校的学姐学长,想购买他们的笔记,想学长学姐们传授经验。我认为这都是非常好的 峁,是积极进取的心态。但是我需要提醒各位小伙伴们,资料可以购买,但不要买太多资料,也不要完全依赖这些资料,更不要因此不动手做笔记。资料多了,你背诵豁的时候就完全不知道开始背那一本,依赖多了,你就会不懂变通。我建议各位小伙伴可以购买一份上岸学姐的笔记,之后要自己梳理各个专业课的笔记。至于如何做笔记,我之后会详细阐述。

(三)效率低下

我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那种困惑,就是为什么有些同学看起来好像天天在玩,比如你在学习,他在谈恋爱,在旅游,在和同学聚会等等,可却上岸了。有些同学天天起早贪黑,每天学习十个多小时,可却无缘进入复试。这其中的原因,想必就是学习效率低下的表现。每个人的砥学习方法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小伙伴们需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不是正确。如何阅读专业课书籍,如何提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做笔记,如何触类旁通。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拼时间,不是说谁学习时间越长,就越接近成功。我们只能说,时长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专注度。我也使用番茄TODO记录学习时长,一战有点拼时间,二战我就更注重效率了。我只是在记录时间的时候,告诉自己,我在这段时间要保持一个专注的状态。

(四)轻视真题

真题是了解一个大学研究重点,以及弄懂每个大学出题规律的密钥。如果你不重视酬真题,就犹如前行的道路没有灯塔,两眼一抹黑。这足以说明真题的重要性。虽然有些大学出题很有特色,如厦门大学重视福建特色文化,陶瓷之类的;吉利大学重视边疆考古;云学重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等等。除了各个大学袤的特色外,每个大学考得内容大体不会超出考古学通论的内容太多。比如一些理论,热点,一般都学校都会涉及。我们要学会的能力是如魍何分辨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属于拔高题。我们只需要先巩固基础题,在去尝试拔高题,这样才不会捡了芝麻甩了西瓜。真题需要去分析,更需要去整理。我建议是把真题的答案自己去一个个找出来,或者去购买高分学姐学长的真题答案。这是一种参考,可以知道别人是如何解题的。

(五)没有模考

这算是的失误吧!模考的重要性真的特别特别重要!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东西,就是无论你怎么背,背了几遍,你还会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还不够上战场。这没有错的,模考就是一种检验,我们没必要每道题都会,也不可能每题都会。我们需要的是从模考中检测自己,如何学会知识输出,如何去在合理的时间答完这些题目,如何呈现一胄份比较满意的答卷。这想必就是模考的重要性。因为二战我有模考过,到了考场就不慌。这次考专业课,考完我还剩下半个小时。

复习备考建议

接下来想讲述的是如何去学习。我觉得如果是一战的话,还是要尽早准备。

(一)专业课方面

四月到六月应该不多要把参考专业书目通读一到两遍。读遍可以不急着做笔记,可以做些框架。七八月可以做详细的笔记,并且背诵一点内容。九月份就要花更多时间学专业课了,要加大背诵量,至少要花六个小时在专业课上面,并开始整理真题。十月就需要做一些抽背的项目。十一月到十二月可以做一些模考,并且做一些预测题目。这里背诵的资料尽量不要太多,要选好资料背诵,并且要多看自己做的笔记。做笔记的方法是这样的。先通读一遍书之后,做一个这本书的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填充内容。我除了做一些整本书的笔记外,还做了一些专题整理。比如把墓葬,城址,铜镜这些另外整理。这样就容易有系列的印象,知识体系比较完善。

(二)英懤语

我英语二考得还可以,一战考了77分,但是英语一考得不行。我觉得英语二相比英语一更重细节方面,答案基本上在文章中可以找到。重要的是要坚持背单词,要背到考前,那本单词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熟练。我建议买牰唐叔的那本新单词书,分专题整理的。另外,恋恋有词其实也还可以的。

我没有看单词视频课,一是我基础还可以,二是我觉得浪费时间。五月我就开始做真题了,我做了两遍英语二和三遍英语一的阅读。英语一我只做阅读题。做完之后要把不会的单词找出来,反复背诵。

(三)

不需要开始太早,八月开始就可以了,前期做肖的《1000题》,配合徐涛的强化视频课即可。每天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学。一般到10月11月就基本上要把肖的1000题基本上刷三遍了。11月就开始背诵徐涛或者腿姐或者肖的冲刺笔记。

我那时候没有背大题,就每天读一点内容,因为是文科生,所以不需要怎么背诵。后期就是做冲刺模拟卷,肖八肖四腿四徐涛八套卷之类的,也不需要做太多。一般我强烈肖,他出题比较稳重,没有太多偏题怪题。大题只需要背诵肖四即可。

(四)小技巧

我建议各位小伙伴可以每天做个小规划,并且记录当天所学。这样,你才会心里有底。我一战几乎每天都会一点小日记,可以写笔记本上,也可以微x微xQx来记录,形式按自己心意就好。也不需要多正式,就是把自己的心态写下来,可以日后反思,也可以知道自己的进度。我二战就基本上跟我去年的那一天相比,有没有进步,而且这样你也不会慌。因为我二战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每天都很开心,也更轻松,更不会焦虑。很多时候,不需要跟别人比,就跟昨天的自己相比,有没有进步。再者,可以和同学一起学习,一个人考研真的特别孤独,你不要怕别人进步,重要的是你们可以一起相互激励。可以互相抽背这些,或者互相给对方提问。这些方式都可以。考研到了后期,就会冲不动~就需要通过抽背或者模考来自己。

复试准备

我的复试情况不是特别好。考研之后大概有三个月,我个月就去找了份工作,第二个月就基本在家了。在空闲之间,小伙伴们可以开始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以及去各地旅游,或者去找实习。这些都是很好的打发时间的方法。考研后第二个月就要抓紧时间看看专业课了。今年是影响,所以复试是网上,还取消了笔试藿。郑大一直都比较重视专业课,所以基础一定不要丢了。我们这一届情况大概鸱是这样的,一志愿宿舍本来招20个,后来扩招了10个,就招30个,但是一志愿只上线16个,就完全不够。发通知收调剂20个,后来其实多收了很多,大概有40-50个人复试。调剂生和一志愿一起。但是分组了,一志愿上午复试,调剂生下午复试。分组是根据你的方向分的。一志愿招了13个,刷了三个380-390+的高分,因为复试不合格。这告诉我们真的要非常重视复试。

我复试前有联系导师,学硕一般都需要联系,专硕可能联不联系都不多。联系导师也不是必须的,主要是给老师一个印象,有可能给你面试都就是你导师。我复试大概准备了一个月左右,吉大大考古学复试只考考古学,不考古代史。所以复试的时候,就根据初试那样复习,在根据你选的方向看一些课外书。问完专业课后,老师会随机提问,这些问题就很开放,一般都是你的导师给你提问。这些问题含金量比较高,需要好好准备。复试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的。

吉林大学 考古专业

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考研分享

基本情况

各位学弟学妹们好!我是2020届毕业生,本科是一所省内重点大学,但是属于双非一本院校。说一下我的大学经历,我本科专业是文物与博物馆学,获得奖学金多次。我们学校保研名额只有一个,我当时就觉得可能不是我,所以才选择考研。其实,我觉得如果有跟我类似情况的同学,一定要去争取一下保研名额,保研真的比考研轻松很多。考研是一场艰辛的旅程,不确定因素太多,故此希望诸位还有机会一定要好好争取。

2考古019年报考的是厦门大学文博专业,12分进厦大复试。由于调剂无门,我经过多番考虑,才选择二战。至于我选择的这段过程,稍后我会详细讲述。

我二战选择的吉林大学考古学学硕。我是从毕业后7月份开始备考的。总分418分。

要不要二战?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很多人都会很纠结,我也纠结了好久好久。其实一战刚出成绩的那一刻,我真的就觉得自己没考上研,整个世界都崩溃了(有这种想法其实有点心态不好)。因为我一战的时候,我真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就看了很多专业课的书籍,还做了很多笔记,现在细细数来,应该不下于10本懋。反正那时候学长学姐的我都去看了,还拓展了好多新内容。而且我还看了好多记录片,比如《海昏侯》,《玉石之路》,《帝陵》等等。但是专业课考得,,那一刻,我才开始思考自己到底哪一步错了。这其实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我知识点嗤背诵不牢,答题逻辑混乱等等,的一部分就是没有做模拟考试,可以说那场研究生考试就是我的场考试。我觉得自己专业课还要黐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就觉得我要是二战,一定可以考上的。

2020年三月出的成绩,四月我还在家里写论文。因为,我的毕业论文都是在家里完成的夿。那时候,其实我是崩啻溃的,根本就不想写论文。因为没考上研,我觉得自己挺失败的吧。由于学校那边一直催毕业论文的事情,而我的导师又特别负责,每次给她文都会详细的批改,我就硬着头皮写下去了。在家的效率特别低,就是你会被家人影响,我父母就担心我找不到工作,以后该怎么办?就一直跟我说谁谁没读书都赚了多少钱啦!意思就是我读了本科,还找不到好工作。我又一边去找工作,发的就跟石沉大海一样。好不容易有几家单位要跟我面试,但面试效果都不太好。我找到单位都是那种私立或者公立高中,我想当初中或者高中老师。问题又出来了,就是我不是师范类的专业,大学就没怎么训练过课堂教学。所以面试都时候,就会比师范类的学生更艰辛一些。后来,我也陆续收到了一些offer,也算慢慢缓解了自己的焦虑吧!5月份的时候,基本上毕业论文就写完了,我们学校通知可以5月底回学校收拾东西,6月中旬就要搬离学校。我们连毕业照也没怎么拍,就学生自己组织拍了一些,毕业的真的特别匆紬忙。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找了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一起聊天,散步,畅谈我们未来的人生规划。我心里矛盾的不行,一个声音说,我该去工作了,帮父母分担一下压力吜。一个声音说,别去了,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反正这个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就在工作与不工作之间纠结。就在我歯要去工作的前一天,我给hr发信息,说我不想去工作了,我想二战考研,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让我下定决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我目前想做到事情是什么?

我内心的声音是读研究生。而且读研是我此生必须要做的事情,至于什么时候读,我觉得作为女生,你的选择就很需要慎重考虑了。如果想毕业之后先工作的小伙伴,那就要想想自己已经辛苦了一年,工作之后就会慢慢遗忘那些知识点,等在想考的时候,又会有点艰难地捡起那些知识~所以小伙伴们就问问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二)考研够花销吗?

我在大学就拿过多次奖学金,还去做了,就还剩下一些存款,算了一下开支,也够我大半年的开支。即使父母不同意我考研,我还有存款支撑 。如果想二战?请各位想想这笔开支,有人给你支付吗?

(三)在职考研还是全身心备考

我选择的是全身心备考。因为一战就是七八月都在实习,九月才开始静下心来学习,这时候别人笔记都背了两三遍了,我才开始进入状态,就比别人落下了太多。而且文科的专业,一般需要背诵的东西都特别多,还会遗忘。只要你工作了,就会有各种麻烦的事情打扰你。想到这些,我就不打算找工作了。可能别人会告诉你,边工作边考很好,即使没有考上,你还有份工作。考上了,就去读书。但是既然我选择了考研,我就想尽全力去准备这场考试,不想三心二意,工作我以后也可以做,如果这样我都没考上,那我就会去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然后再考。是的,即使二战不成,我也是想好了还要考的。我就是有这样的执念。

(四)去哪里学习

我是选择去寄宿考研基地学习的。这样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学习环境,较好的学习氛围。因为,很多高校几乎都不对外开放。而且我一战的时候,每天都要蹲点抢自习室的雠位置,一天就要换好几个位置,搬来搬去,真的劳心劳力。所以我一点都不想回学校复习,回去还好勾起自己伤心的往事。同学们都离开学校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学校里,睹物思人。这样很影响自己的心情。有人是在家,但我劝大家还是不要在家,效率低下。还有人是在学校附近租房,这也是比较可取的方式。

失利分析

我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二战了~这时候,已经是六月中旬了。菲利普斯曾经说过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告诉我们需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总结得失,方可将在逆境中重生。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述我一战失利的几点。

(一)没有规划

这个问题想必很多小伙伴都会存在。我一战的时候,这个问题贯穿我整个考研期间。一战的时候,我九月才开始进入状态,太晚了。虽然之前几个月我都有看书,背书,但是还不算弄通知识之间的脉络体系,这样直接导致我背书十分困难,答题没有逻辑。具体到每一天,我的时间花了很多在专业课上,但是成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我只是纯粹的看书,看纪录片,做的笔记是破碎的,没有拿到好的资料背诵。我那时候每天背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知识点竟然每次都不一样。这就导致当别人问你的时候,你回答同一个问题就会随心所欲,挂一漏万。故此,我们既要做好整个考研期间的规划,又 砺要做好每个月,每个星期,每一天的规划。

(二)资料太多

想必各位小伙伴和我一样,刚开始考研的时候,完全找不着方向,不知道是该自己先看书,还是先做笔记,要不要开始背书之类的疑惑。一般小伙伴确殠定好报考院校之后,就想联系这个院校的学姐学长,想购买他们的笔记,想学长学姐们传授经验。我认为这都是非常好的,是积极进取的心态。但是我需要提醒各位小伙伴们,资料可以购买,但不要买太多资料,也不要完全依赖这些资料,更不要因此不动手做笔记。资料多了,你背诵的时候就完全不知道开始背那一本,依赖多了,你就会不懂变通。我建议各位小伙伴可以购买一份上岸学姐的笔记,之后要自己梳理各个专业课的笔记。至于如何做笔记,我之后会详细阐述。

(三)效率低下

我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那种困惑,就是为什么有些同学看起来好像天天在玩,比如你在学习,他在谈恋爱,在旅游,在和同学聚会等等,可却上岸了。有些同学天天起早贪黑,每天学习十个多小时,可却无缘进入复试。这其中的原因,想必就是学习效率低下的表现。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小伙伴们需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不是正确。如何阅读专业课书籍,如何提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做笔记,如何触类旁通。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拼时间,不是说谁学习时间越长,就越接近成功。我们只能说,时长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专注度。我也使用番茄TODO记录学习时长,一战有点拼时间,二战我就更注重效率了。我只是在记录时间的时候,告诉自己,我在这段时间要保持一个专注的状态。

(四)轻视真题

真题是了解一个大学研究重点,以及弄懂每个大学出题规律的密钥。如果你不重视真题,就犹如前行的道路没有灯塔,两眼一抹黑。这足以说明真题的重要性。虽然有些大学出题很有特色,如厦门大学重视福建特色文化,陶瓷之类的;吉利大学重雠视边疆考古;云学重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等等。除了各个大学的特色外,每个大学考得内容大体不会超出考古学通论的内容太多。比如一些理论,热点,一般都学校都会涉及。我们要学会的能力是如何分辨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属于拔高题。我们只需要先巩固基础题,在去尝试拔高题,这样才不会捡了芝麻甩了西瓜。真题需要去分析,更需要去整理。我建懤议是把真题的答案自己去一个个找出来,或者去购买高分学姐学长的真题答案。这是一种参考,可以知道别人是如何解题的。

(五)没有模考

这算是的失误吧!模考的重要性真的特别特别重要!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东西,就是无论你怎么背,背了宿舍几遍,你还会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还不够上战场。这没有错的,模考就是一种检验,我们没必要每道题都会,也不可能每题都会。我们需要的是从模考中检测自己,如何学会知识输出,如何去在合理的时间答完这些题目,如何呈现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这想必就是模考的重要性。因为二战我有模考过,到了考场就不慌。这次考专业课,考完我还剩下半个小时。

复习备考建议

接下来想讲述的是如何去学习。我觉得如果是一战的话,还是要尽早准备。

(一)专业课方面

四月到六月应该不多要把参考专业书目通读一到两遍。读遍可以不急着做笔记,可以做些框架。七八月可以做详细的笔记,并且背诵一点内容。九月份就要花更多时间学专业课了,要加大背诵量,至少要花六个小时在专业课上面,并开始整理真题。十月就需要做一些抽背的项目嗤。十一月到十二月可以做一些模考,并且做一些预测题目。这里背诵的资料尽量不要太多,要选好资料背诵,并且要多看自己做的笔记。做笔记的方法是这样的。先通读晷一遍书之后, 瞓做一个这本书的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填充内容。我除了做一些整本书的笔记外,还做了一些专题整理。比如把墓葬,城址,铜镜这些另外整理。这样就容易有系列的印象,知识体系比较完善。

(二)英语

我英语二考得还可以,一战考了77分,但是英语一考得不行。我觉得英语二相比英语一更重细节方面,答案基本上在文章中可以找到 骤。重要的是要坚持背单词,要背到考前,那本单词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熟练。我建议买唐叔的那本新单词书,分专题整理的。另外,恋恋有词其实也还可以的。

我没有看单词视频课,一是我基础还可以,二是我觉得浪费时间。五月我就开始做真题了,我做了两遍英语二和三遍英语一的阅读。英语一我只做阅读题。做完之后要把不会的单词找出来,反复背诵。

(三)

不需要开始太早,八月开始就可以了,前期做肖的《1000题》,配合徐涛的强化视频课即可。每天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学。一般到10月11月就基本上要把肖的1000题基本上刷三遍了。11月就开始背诵徐涛或者腿姐或者肖的冲刺笔记。

我那时候没有背大题,就每天读一点内容,因为是文科生,所以不需要怎么背诵羴。后期就是做冲刺模拟卷,肖八肖四腿四徐涛八套卷之类的,也不需要做太多。一般我强烈肖,他出题比较稳重,没有太多偏题怪题。大题只需要背诵肖四即可。

(四)小技巧

我建议各位小伙伴可以每天做个小规划,并且记录当天所学。这样,你才会心里有底。我一战几乎每天都会一点小日记,可以写笔记本上,也可以微x微xQx来记录,形式按自己心意就好。也不需要多正式,就是把自己的心态写下来,可以日后反思,也可以知道自己的进度。我二战就基本上跟我去年的那一天相比,有没有进步,而且这样你也不会慌。因为我二战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每天都很开腌心,也更轻松,更不会焦虑。很多时候,不需要跟别人比,就跟昨天的自己相比,有没有进步。再者,可以和同学一起学习,一个人考研真的特别孤独,你不要怕别人进步,重要的是你们可以一起相互激励。可以互相抽背这些,或者互相给对方提问。这些方式都可以。考研到了后期,就会冲不动~就需要通过抽背或者模考来自己。

复试准备

我的复试情况不是特别好。考研之后大概有三个月,我个月就去找了份工作锕,第二个月就基本在家了。在空闲之间,小伙伴们可以开始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以及去各地旅游,或者去找实习。这些都是很好的打发时间的方法。考研后第二个月就篪要抓紧时间看看专业课了。今年是影响,所以复试是网上,还取消了笔试。郑大一直都比较重视专业课,所以基础一定不要丢了。我们这一届情况大概是这怞样的,一志愿本来招20个,后来扩招了10个,就招30个,但是一志愿只上线16个,就完全不够。发通知收调剂2畴0个,后来其实多收了很多,大概有40-50个人复试。调剂生和一志愿一起。但是分组了,一志愿上午复试,调剂生下午复试。分组是根据你的方向分的。一志愿招了13个,刷了三个380-390+的高分,因为复试不合格。这告诉我们真的要非常重学院视复试。

我复试前有联系导师,学硕一般都需要联系,专硕可能联不联系都不多。联系导师也不是必须的,主要是给老师一个印象,有可能给你面试都就是你导师。我复试大概准备了一个月左右,吉大大敕考古学复试只考考古学,不考古代史。所以复试的时候,就根据初试那绉样复习,在根据你选的方向看一些课外书。问完专业课后,老师会随机提问,这些问题就很开放,一般都是你的导师给你提问。这些问题含金量比较高,需要好好准备。复试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的。

在南校区,研究生博士生、本科生都在南校区。课程问题主要是看你学那个方向,有旧石器、新石器、陶瓷、青铜、环境、DNA、动物考古等等。根据不同方向专业课各有侧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