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景区景点 >

土耳其近期战争 土耳其战争威胁

目前土耳其发动战争,请问现在的土耳其还安全么

目前土耳其发动战争,那现在的土耳其还安全么?目前土耳其发动战争,并不代表土耳其就有国家安全危机。因为土耳其是地方性大国,而且在军事和经济都有很大的实力。土耳其现在走的是务实性的中间路线,能够给土耳其造成威胁的就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了,其他的国家都不会给土耳其构成威胁。

土耳其近期战争 土耳其战争威胁土耳其近期战争 土耳其战争威胁


在中东地区能够给土耳其带来威胁的国家,也只有以色列与伊朗和沙特。以色列与土耳其并不接壤,沙特与土耳其更是相隔千里,两国都没有在根本上与土耳其有直接矛盾,发动战争的可能性极小。

土耳其出兵叙利亚,为的是打击库尔德人武装,而库尔德武装则是各国共同的敌人,都希望能够将其消灭,所以从这方面看土耳其是不会引发众怒的。

库尔德人武装是美国支持的力量,但美国是不会因为库尔德武装的对立而与土耳其全面对立的。在中东地区上和与俄罗斯的博弈中,土耳其的走向可以带动美国的战略部局,所以美国是不会以小失大的。

况且土耳其现在正是美俄两国竭尽全力拉拢的对象,土耳其的重要性也是他敢于如此猖狂的重要原因。

当然叙利亚与土耳其是邻国,但叙利亚是没有力量与土耳其发动全面战争的实力的,局部性战争是有可能的,必竟是在叙利亚境内。

所以从全面角度上看,土耳其是没有被威胁的,更不存在国家性安全问题!

巴尔干战争简介:巴尔干地区发生的两次战争

巴尔干战争(The Balkan Wars)是指于1912~1913年间,在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发生的两次战争。

20世纪初,欧洲大陆到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国家之间以及与国家之间矛盾不断加深,斗争愈演愈烈。巴尔干地区,重重矛盾在这里汇聚著、斗争着,1912年终于爆发了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战争。由于欧洲国家在巴尔干地区有着重大利益之争,它们干预这场战争又成为必然。对战争的干预导致欧洲国家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也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接上了导火线。

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巴尔干半岛,饱经了历史上无数次战争创伤。20世纪初期,曾于14世纪初兴起于小亚细亚半岛西北部的国家土耳其仍控制着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大片领土和属地,阿尔巴尼亚还没有取得独立;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人民在马其顿、色雷斯一带还受政治压迫和迫害。

1912年3月,南方斯拉夫国家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签订反土同盟条约。5月,希腊和保加利亚订立盟约,黑山也在8月参加。这样就形成了四个巴尔干国家反土同盟,并决定利用意土战争的时机发动对土战争。但欧洲国家图谋巴尔干人民掌握自个的命运,他们各自怀着利益进行干预。 1912年10月8日,门的内哥罗(黑山)首先对土耳其宣战,保、塞、希也相继在17、18日向土耳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土耳其军队撤出巴尔干。

土耳其 *** 拒绝了这个要求,并开始进行军队动员。这就构成巴尔干联盟对土宣战的直介面实。18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也相继对土采取军事行动。

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兵员数量和武器质量,尤其是在炮兵质量和军队战斗训练水平上,均胜过土耳其军队。这些国家的军队在民族解放斗争目标的鼓舞下,士气高昂。保加利亚军队在伊斯坦布林方向以三个集团军组成主要集团。塞尔维亚的主要兵力(三个集团军)对付土耳其军队在马其顿的集团。希腊的弗萨利亚集团军和伊皮鲁斯集团军分别准备对付萨洛尼卡和亚尼纳的军队。希腊海军准备对土耳其海军采取行动,保证盟国在地中海的制海权。门的内哥罗军队的任务是协同塞尔维亚军队在马其顿作战。盟军对土耳其军队形成了包围态势,准备在土耳其援军到达之前击溃敌军。

1912年10月22日,门的内哥罗军队与为数2万人的塞尔维亚伊巴尔部队共同对色雷斯北部和阿尔巴尼亚北部的土耳其军队进攻,保军越过保土边界向南推进。位于保军集团右翼的第集团军击退上军。在左翼作战的保军第一、三集团军,在多次击退土耳其军队后,于10月22~24日在基尔克—基利塞(洛泽格拉德)附近击溃土耳其军队第三军,开始向南推进。1912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卢累布林加兹发生激烈交战,土耳其军队第四军被击溃。土耳其军队仓促退却。1912年10月24日,塞尔维亚各集团军发起总攻,马其顿的土耳其军队集团被粉碎。在马其顿南部,希军于11月1、2两日在叶尼杰附近获胜,向萨洛尼卡展开进攻,该城守军于9日投降。

希海军封锁土海军达达尼尔海峡出口,实施了夺取爱琴海诸岛屿的战役。1912年11月28日,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但盟军尔后的几次军事胜利并不符合一些大国的利益。俄罗斯(1547~1917)在支援巴尔干国家的同时,又担心保军进抵伊斯坦布林不利于自个解决黑海海峡问题。德国(1871~1918)和奥地利(1867~1918)则以为塞尔维亚和希腊是站在协约国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们强大,却把土耳其看作是自个潜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土耳其覆灭。在各大国的压力下,1912年12月,土耳其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签订了停战协定。

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境内发生政变,新 *** (青年土耳其党)拒不接受和约条件。2月3日,巴尔干联盟各国重新开战。土耳其在接连遭到几次失败后,于4月签订第二次停战协定。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签订1913年5月《伦敦和约》而告终。根据这项条约,土耳其丧失了它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土。巴尔干各国人民摆脱土耳其压迫的愿望得以实现。

这场战争客观上具有进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俄国革命家列宁指出:「巴尔干战争是标志著东欧中世纪社会崩溃的一系列世界事件中的一环。」

1913年6月29日至8月10日,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它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原有盟国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失去亚得里亚海出海口的塞尔维亚,要求马其顿偿付赔款。希腊也希望牺牲保加利亚(当时保加利亚已收回大部分土地)以扩大自个的领土。罗马尼亚向保加利亚提出对多布罗加的领土要求。在奥德同盟的唆使下,保加利亚于1913年6月29 日夜间,对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军队与希腊军队采取军事行动。保军各集团军的进攻受阻,塞军进行反击,突破了保加利亚第四集团军阵地。战斗继续到7月6日,保军被迫撤退。

10日,罗马尼亚对保开战,未遇什么抵抗。21日,土耳其撕毁1913年《伦敦和约》,与保军作战,占领埃迪尔内。保加利亚在全面溃败的威胁下,于29日宣告投降。根据1913年《布加勒斯特和约》,保加利亚不仅失去已收回的大部分领土,而且丧失了多布罗加的南部。1913年保、土签订的《君士坦丁堡和约》又迫使保加利亚将埃迪尔内归还。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是巴尔干半岛的力量重新改组:罗马尼亚脱离1882年三国同盟,而与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因失去非常多领土而大大削弱了。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王国像扎进奥地利身边的一根刺,几乎把领土扩大了一倍,1913年夏季,奥地利秘密地向它的盟国建议采取一些措施来抑制塞尔维亚。可是,德国(1871~1918)和义大利拒绝采取行动。这些都成了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

巴尔干战争导致国际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巴尔干各国在战后矛盾也进一步加深,为大国继续干涉和控制巴尔干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世界战争埋下了导火线。巴尔干战争之后,各国加紧了军备竞赛,大量征集兵员,研制和生产各种新式兵器,军费大幅度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奥两国军事预算达140亿马克,协约国军事预算也达47.6亿马克。两大军事集团各自 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制定作战计划,力图先发制人。德国(1871~1918)总参谋长毛奇过去说:「我们已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大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在巴尔干战争中,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均有提高,机枪数量增加,飞机除进行空中侦察外,还用以实施轰炸,以及装甲车和无线电等军事技术装备大量使用,这一切促使陆军改用疏开战斗队形,为了隐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沟,同时还必须保护部队免遭空袭;军队在前线数百公里地段上展开。防御强度的增加,又使机动作战更加困难。过渡到阵地战这种作战样式的趋向愈益显著。这些对以后的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土耳其打了十次战争

土耳其打了十次战争

提到俄罗斯,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很强大,强大到连美国都对它十分忌惮。而为什么会说“最不怕”俄罗斯的不是美国,反而是土耳其呢?

其实经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美俄之间真正的交手其实很少,而土耳其却和俄罗斯在历史上有过十次战争。

俄罗斯和土耳其的首战,也是双方结下梁子的战争,发生在1676年,起因是土耳其试图吞并乌克兰,这个想法等于动了俄国的蛋糕,最终乌克兰和俄国联手将土耳其军队打败,土耳其放弃了对乌克兰的侵占幻想。

五年之后,土俄之间再次爆发战争,这次是俄国为了拿下黑海的出海口控制权发动了战争,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

到了1710年,土俄之间的第三次战争开始,这次是土耳其战胜了沙皇俄国,并且顺便将俄国曾经抢夺回去的领土要了回来,但俄国的损失较为惨重。

从此以后,俄国(如今的俄罗斯)和土耳其就经常约架,每次消停不过二十年就再次爆发战争。前前后后双方一共有过十次交手,两国关系混乱而紧张。

回顾以往的十次土俄之战,土耳其相对占下风,而且每次战败之后土耳其国内都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但是,顽强的土耳其却从来不服软,遇见俄罗斯向来是不服就干,总觉得下一次战争就是他们翻盘的机会。

在漫长的241年里,俄罗斯在战争中获得了领土大幅扩张,成了笑到了最后的人。但是土耳其却因为有过多次和俄罗斯交手的经验,对俄罗斯从来没有畏惧过。

时至今日,这些历史原因依然对俄罗斯和土耳其两国的关系有深远的影响,除非两国不遇见,只要有所交集气氛就会格外紧张。

比如2015年时,俄罗斯一架战机就被土耳其击落了,面对俄罗斯的强烈抗议,土耳其云淡风轻地回复,他们是在行驶自己的领空权,对于侵犯本国领空的任何飞机完全有权利击落。

在土耳其看来,自己的先辈在俄罗斯面前一直那么硬气,到了现代也不可以认怂,大不了再来一次战争又如何,所以土耳其从来不怕得罪俄罗斯。

俄罗斯和土耳其战争的输赢方

俄罗斯和土耳其战争的输赢方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攻下君士坦丁堡,从395年罗马帝国***初,东罗马帝国少达千年的鼎祚末于走到止境。罗马虽灭,但土耳其的仇人却以另外一种圆式开展复恩。

1469年,莫斯科年夜公国的伊凡是三世取本东罗马帝国的终代公主索菲亚娶亲,伊凡是三世从而传播鼓吹本人是东罗马帝国的承继者,东罗马帝国的单头鹰同样成为莫斯科年夜公国的国徽。由此两国入手下手了少达多少百年的和平,曲至单圆最初走进宅兆。

第一次俄土和平:彼患上年夜帝为争患上乌海出海心,亲身率军近征土耳其,俄军正在此战中受到土军及其盟友克里木汗国的倔强反抗,彼患上年夜帝无功而返。

第二次俄土和平:1696年,彼患上年夜帝再度亲征,这次虽已告竣一切宗旨,但***争取了亚速要塞及四周天区,为***的进一步背乌海扩大奠基基本。

第三次俄土和平:1711年,彼患上一世率军打击土耳其,被土军以及克里木汗国的戎行击败,******保持亚速要塞。

第四次俄土和平:1735年,俄土两国再次发作年夜战,俄军年夜胜,合法俄军欲进一步扩充战果之时,瑞典人从当面背***侵犯,俄军只好撤离。

第五次土俄和平:1768年10月6日,土耳其帝国积极背俄罗斯媾和,此时的***正处正在女皇叶卡捷琳娜统治时代,国力富强。俄军名将鲁缅采妇以及苏沃洛妇年夜败土耳其军,占据克里木汗国,争取刻赤海峡。

第六次土俄和平:1787年,土耳其再度积极对于***停战。此战俄军年夜胜,被***把持的克里木汗国被正式兼并,那个百年对于脚末于被***人完整剪除了。

第七次土俄和平:1806年,正在拿破仑收持下,土耳其再一次背俄罗斯媾和。俄军主力取拿破仑做战,另出偏偏师迎战土耳其,了局正在名将巴格推季昂以及库图佐妇批示下,俄军再胜,土耳其拾失落了比萨推比亚以及西格鲁凶亚。

第八次俄土和平:1828年4月26日,俄背土媾和,土军仍然没有敌俄军,正在东方列强干与下,土耳其***取***宣战,土耳其已经好面到了被俄罗斯兼并的天步。

第九次俄土和平:1854年,***为把持乌海、兼并土耳其背那个百大哥对于脚暴击,若偶然中土耳其的运气也处走到末面,然英法参与和平,正在强国的收援下,土耳其年夜获齐胜,沙皇僧古推一世闻败讯后他杀,******签定乡下之盟。

第十次俄土和平:1877年4月24日,***以收持塞我维亚、乌山为名义再次背出降的土耳其媾和。土军有力反抗,英、奥匈等国强力干与,***睹好即支,将巴我干半岛变为本人的权力局限。

第一次天下年夜战没有明白算没有看成俄土最初一战,***终极正在德国挨击下分崩离析,奥斯曼土耳其末于博得了成功,但是一年后,德国战胜,土耳其再被支解,俄土两年夜帝国终极与世长辞。但承继俄罗斯帝国衣钵的苏联反而加倍壮大。

俄罗斯和土耳其的战争次数

俄罗斯和土耳其打过多少次战争?俄罗斯和土耳其的战争次数。

俄土战争,是指17-19世纪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重要的有10次,目的是结束地跨欧亚非三洲、曾经长达数个世纪的扩张和征服的奥斯曼帝国和其藩属克里木汗国对俄罗斯的侵略。此外双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交战和土耳其在俄国内战中的干预通常也被认为是第11次和第12次俄土战争。合并黑海北部沿岸地区,取得黑海出海口。这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18世纪下半叶起,俄土战争的起因是:围绕东方问题的国际矛盾尖锐化;土耳其企图对乌克兰和黑海沿岸国进行报复,俄罗斯依靠受奴役、信奉基督教(东正教)的各族人民日益蓬勃开展的反对兴起在亚洲大陆西部、后向欧洲东南部和非洲北部扩张的奥斯曼帝国民族独立运动的支持,力图在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巩固自己的势力。

俄土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前后共长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奥地利、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先后参与其中。战争的结果是俄罗斯帝国扩大了疆土,奥斯曼帝国逐渐衰落。

特点:

俄土战争中,出现了大兵团,部队装备了有膛线的枪炮,并利用了铁路和战地电报通讯,因此,武装斗争的规模扩大了,其特点也有所变化。参加这次战争的有100余万人。两个战区的战斗行动都在宽大正面和大纵深展开,彼此紧密联系着,其特点是紧张激烈,持续时间长。19世纪初历次战争中产生的战役诸要素在这次战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部队指挥上,司令部的作用增大了。

战术方面,俄土战争显示了枪炮火力以及各兵种协同行动对夺取战役胜利的重要性。向新的战斗队形——散兵线转化的必要性,以及使部队学会利用地形的必要性也越来越明显。这次战争的经验还表明,必须用射程更远的火炮和能够发射重磅爆破弹的曲射火炮以及各种工程器材装备部队,并训练部队掌握野战工程学。战区的特点促使产生了克服水障碍和翻越山脉,以及在这种条件下组织指挥部队的新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