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资讯 >

江门侨乡文化特色 江门侨乡文化特色有哪些

侨乡文化包含什么的闯荡精神

坚持不懈。在外的侨乡们敢闯敢试,遇到困难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开拓,持之以恒,故坚持不懈的闯荡精神是侨乡文化里最鲜明的特征。华侨之乡,一般指全国重点侨乡,广东潮汕地区、江门台山、梅州等地,福建的泉州、福州等地,浙江的温州、青田、丽水等地,海南的文昌等均是全国的重点侨乡,均有华侨之乡的美誉。

江门侨乡文化特色 江门侨乡文化特色有哪些江门侨乡文化特色 江门侨乡文化特色有哪些


从江门侨乡的历史文化引入到新时代江门侨乡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江门侨乡的经济实力。

从江门侨乡的历史文化引入到新时代江门侨乡,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加强经济建设,把历史文化作为江门侨乡发展的基础,提高江门侨乡的经济实力,以侨为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华侨华人投资兴业、创新创业,更好赋能江门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江门侨乡发展要加强文化认同感,增强江门侨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争取华侨华人经济文化合作平台。

江门特产十大特产

江门特产十大特产是新会陈皮、大鳌慈姑、礼乐果蔗、古劳银针、新会大红柑、开平腐乳、杜阮大顶凉瓜、鹤山红茶、双合黑叶荔枝、新会甜橙。

新会陈皮是新会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由于具有很高的用价值,且是传统香料,以及调味佳品,因此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出名的。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现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

新会大鳌慈姑是广东江门新会地区的特产,距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新会大鳌慈姑有着很好的食用、用价值,远近闻名的,是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肉质松软,无苦味,很受人们喜爱。

江门的景点

碉楼林立,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开平碉楼,独具特色乡土建筑,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一共拥有碉楼1833座,分布在开平全市15个镇一千六百五十九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最为集中和有特色有两处是必玩的自力村碉楼和立园。

上川岛上的是飞沙滩、金沙滩、银沙滩,均具沙质洁白细腻、海水清澈见底、沙滩平缓。下川岛的西部海岸沿线分布着众多风情独特的海湾,可去大湾看日出,东湾看夕阳,竹湾赶海。上、下川岛,这两个美丽的岛屿,被人们被誉为东方夏威夷,不仅因为地理纬度与美国夏威夷大致相同,而且以浓郁的岭南民俗,绮丽的海洋风情而受到八方游客的青睐。

以上内容参考:

江门机场选址在哪里

江门机场仅为传闻,还未进入规划建设阶段,所以无法确定选址于何地。

江门市,别称“五邑”。广东省辖地级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邻中山、珠海,西连,北接佛山、云浮,南濒南海领域;北低西高,以低山丘陵为主。截至2022年12月,全市陆地面积953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880.47平方千米;辖3个市辖区、代管4个县级市。

江门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古村落,让大文豪巴金先生为之陶醉的小鸟天堂,森林公园圭峰山,入选广东省“十大美丽海岛”的上下川岛,“历史文化名镇”赤坎古镇,岭南乃至全国难得一见的古劳水乡等。

江门市的历史文化:

1、广府文化:

江门是重要的广府人聚集地之一,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 江门市下辖的新会区、 江海区、蓬江区、台山市、 开平市、 恩平市、鹤山市等县级市和区都具有深厚的广府文化。

2、方言文化:

江门方言即四邑话,也称五邑话,江门五邑话,属广东粤方言,是江门侨乡文化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在江门,大部分地方流行五邑话,还有一些地方流行广州话、客家话。

3、民俗文化:

江门以侨乡风情闻名,五邑地区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众多,遍布世界。共同的历史,同出一宗的地缘人缘,加上海外对五邑的影响,使江门五邑地区展现出丰富的民俗风情,有独特的节日、婚嫁、丧葬、饮食、娱乐等习俗。

以上内容参考:

江门五邑地区的传统文化

特色的景点当然有很多的啦! 其中最的当然是开平的碉楼啦,是广东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开平碉楼位于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

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

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治安密切相关。

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

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秩序较为混乱。

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大致有以下四种: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石楼。

开平碉楼有避盗防涝、抗日据点、 地下活动的历史作用。

自力村隶属开平市塘口镇,东距开平市区12千米,坐落在潭江支流镇海水河谷丘陵平原。

该村民居格局与环境保护完好,自然环境优美,水塘、荷塘散布其间,与民居和众多的碉楼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全村现有农户63户、179人,海外侨胞248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

村民朴实大方,乐观开放,生活悠然自得。

全村共建有9座碉楼6座庐(即西式别墅),分别是龙胜楼、养闲别墅、球安居庐、居安楼、耀光别墅、云幻楼、竹林楼、振安楼、铭石楼、安庐、逸农楼、叶生居庐、官生居庐、谰生居庐、湛庐。

最早的龙胜楼建于八年(1919年),最晚的湛庐建于三十七年(1948年)。

其中,最精美的铭石楼高6层,第1层为厅房,第2至4层为居室,第5层为祭祖场所和柱廊、四角悬挑塔楼,第6层平台正中有一中西合璧的六角形了望亭。

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自力村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碉楼群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代表。

泮村灯会,又称舞灯会。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举行。

希望采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