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景区景点 >

徽州在哪个省 徽州是在哪个省

徽州是现在的哪个省市?

徽州是现在的安徽省黄山市。

徽州在哪个省 徽州是在哪个省徽州在哪个省 徽州是在哪个省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前四个县现属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

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所置的歙州。宣和二年十月初九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先后攻占了江南六州52县,影响极大。宋徽宗宣和三年,平镇方腊起义后,改歙州为徽州,除元末曾改称兴安府外 ,直到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的790年间,徽州之名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

扩展资料:

汪华——唐越国公,字国辅,歙州华阳镇登源人(今绩溪县瀛洲镇大庙汪村),徽学大师叶显恩教授称之为“古徽州第一伟人”,被尊为徽州地方神或地域神。

毕升——北宋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者。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中国南宋理学家,教育家。

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徽州绩溪人,著名徽商,人称“红顶商人”。

胡适——徽州绩溪上庄村人,著名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

参考资料:

徽州在古代地域比较广阔。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前四个县现属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建歙县,属会稽郡。

西汉武帝大狩二年(前121年)属丹阳郡。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属新安郡。

南朝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年)属新宁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歙县并入海宁县,隶属婺州,十一年(591年)复置歙县,隶属歙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歙州改名新安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新安郡改名歙州。

天宝元年(742年)歙州改名新安郡。

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新安郡改名歙州。

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名徽州。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徽州为徽州路。

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二十七年(1367年)改兴安府为徽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三年(1914年)6月,属芜湖道。十七年(1928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二十九年(1940年)3月,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属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区。三十四年(1945年)9月,皖南行署撤销,歙县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8日后属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5月13日属徽州专区。

1949年,10月,属徽州专区。

1956年,3月,属芜湖专区。

1961年,4月,属徽州专区。

1974年,属徽州地区。

1987年,11月27日,徽州地区改设黄山市,歙县隶属黄山市。

徽州是古地名,位于安徽省南部,即现在的黄山市。徽州自宋朝时得名,下辖一府六县(黟县,歙县,绩溪,祁门,休宁,婺源)历经近千年,建制未变,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徽州地区出于各种原因被分割,婺源划给江西,徽州被更名黄山,现在行政意义上的徽州仅为黄山市下辖一个区。

安徽省黄山市,当初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品牌效益,市政府把名字改了。就和前几年云南某市改成普洱市一样。。。结果现在挺后悔,毕竟徽州这个名字更有文化内涵嘛,或许会改回来的

安徽省黄山市,原府治在今天的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是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

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所以,古代徽州现在就是安徽黄山市

溯源追本,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所置的歙州。自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除元末曾改称兴安府(1357—1367)外[1],直到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的790年间,徽州之名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所辖六县也一直没有变动,这对徽州孕育出相对统一的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

梦寻徽州

古韵徽州(12张)

徽州文化(简称徽文化,并非现在部分人理解的安徽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全息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与敦煌学和藏学一同被誉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

安徽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

安徽省

徽州指的是现在哪个城市/?

徽州在古代地域比较广阔。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前四个县现属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建歙县,属会稽郡。

西汉武帝大狩二年(前121年)属丹阳郡。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属新安郡。

南朝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年)属新宁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歙县并入海宁县,隶属婺州,十一年(591年)复置歙县,隶属歙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歙州改名新安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新安郡改名歙州。

天宝元年(742年)歙州改名新安郡。

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新安郡改名歙州。

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名徽州。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徽州为徽州路。

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二十七年(1367年)改兴安府为徽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三年(1914年)6月,属芜湖道。十七年(1928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二十九年(1940年)3月,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属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区。三十四年(1945年)9月,皖南行署撤销,歙县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8日后属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5月13日属徽州专区。

1949年,10月,属徽州专区。

1956年,3月,属芜湖专区。

1961年,4月,属徽州专区。

1974年,属徽州地区。

1987年,11月27日,徽州地区改设黄山市,歙县隶属黄山市。

徽州,在中国大陆安徽省南部地区,古称新安,自秦朝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溯源追本,这里曾先后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四县(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约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7万。

安徽南部城市黄山市

拓展资料:

徽州的历史演变

徽州,在中国大陆安徽省南部地区,古称新安,自秦朝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溯源追本,这里曾先后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形成了包括歙县、黟县、婺源、绩溪、祁门、休宁六县的徽州府,行政版属相对稳定。

徽州文化

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

徽州文化(简称徽文化,是安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全息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与敦煌学和藏学一同被誉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

徽州属于哪个省

徽州区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

徽州区是1987年黄山建市时成立的县级市辖区,山清水秀底蕴厚。合铜黄高速、京福高铁、黄杭高铁和拟建的旅游T1轻轨贯穿全区,与高铁黄山北站接壤。物阜民丰声誉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黄山毛峰”主产区,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等称号。

开放创新产业活。大力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兴区、文旅名区、开放活区、城乡融合“五大战略”,工业实体经济是徽州区的立区之本、强区之要,形成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

徽州区自然地理:

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东接歙县,西靠休宁,北依黄山景区,南临风光旖旎的千岛湖。地貌以盆地和山地丘陵为主,南北长块状铺排,以中部为界,地势呈明显两级台地,北高南低,起伏较大,南北地势高差在550~1150米之间。

北部山区属黄山山脉延伸,南部为平原和浅丘平原,属徽州盆地,有少量的中低山分布。丰乐河源出黄山景区的浮溪,穿越北部山区,宛转流过南部河谷平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