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精彩游记 >

未央宫遗址_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的景点

未央宫遗址公园东1门在哪

西安市未央区邓六路。未央宫遗址公园东1门在西安市未央区邓六路,未央宫东一门是东司马门,这里的东司马门就是东宫门。未央宫,西汉帝国的大朝正宫,汉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建于汉高祖七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自未央宫建成之后,西汉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成为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后世人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

未央宫遗址_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的景点未央宫遗址_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的景点


未央宫遗址公园预计明年开放,相当于6个故宫,美翻了

汉朝 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 但你知道吗? 西汉时期的都城未央宫 就在如今西安城的西北角 汉长安城是西汉的都城,未央宫就是都城中的皇宫。未央宫是西汉帝国的大朝正宫,建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 未央宫及前殿遗址航拍(由北向南) 未央宫内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殿等宫殿,另外还有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岁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漪兰、无缘等殿阁。 中央官署遗址 前殿后面是椒房殿,按照古代制度,前朝后寝,椒房殿就是皇后住的地方,后面还有办公厅。这里面,最特殊的是石渠阁和天禄阁,是当时存放档案的地方。 汉未央宫椒房殿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都城遗址。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总面积65平方公里。这其中的未央宫遗址更是在2014年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7年 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随后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管委会实施了未央宫遗址片区保护展示服务提升项目。记者从保护特区管委会了解到,整个未央宫遗址非常大,占地面积6.11平方公里,相当于6个故宫。因此这次的一期绿化提升项目范围仅仅只有1.7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西安门、沧池、明渠和前殿周边区域。 绿化提升项目从2017年开始动工,现在还处于施工阶段,公园内的绿化、广场、景观已经基本完工,预计到明年,未央宫国家遗址公园将以全新的面貌向公众开放。 在这里没有太多的人为修饰痕迹,一切都保留着岁月本身的痕迹。长条形砖块勾勒出了宫殿、建筑原本的位置,就是公园里每一条路的宽度、每一个转角都是经过考证,和西汉时期的一模一样。 目前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 还在紧张的建设当中 预计年底工程项目基本完成 也许,到明年春暖花开之时 就可以正式和大伙见面了呢 一起期待吧~

未央宫具体位置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

拓展内容总结:

未央宫,西汉帝国的大朝正宫,汉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建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

自未央宫建成之后,西汉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成为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后世人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西汉以后,未央宫仍是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多个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时也被划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

未央宫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就是在未央宫领取汉武帝的旨意出使西域,从而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凿空之旅,展示了位于丝绸之路东端的东方文明发展水平,见证了汉长安城在丝绸之路发展历程中,兼具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起点价值。

未央宫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总面积约5平方千米,亭台楼榭,山水沧池,布列其中,其建筑形制深刻影响了后世宫城建筑,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宫城建筑的基本格局。

1961年3月4日,未央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未央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以上内容参考

未央宫是西汉时期的皇宫,建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由刘邦的重臣萧何监造,是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在唐朝末年未央宫沦为废墟,现在只剩下遗址。

未央宫的历史沿革: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丞相萧何主持在秦章台基础上修建未央宫。

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未央宫基本建成,成为西汉的主要宫殿。

新莽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称帝,以未央宫为皇宫。

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火烧未央宫。

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光武帝对未央宫进行了部分的修复。

东汉永和二年(公元137年),汉顺帝对未央宫进行了部分的修复。

东汉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汉桓帝对未央宫进行修葺工作。

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因董卓被诛引发了在长安城内的激烈战争,未央宫再次被严重破坏。

西晋永嘉七年(公元313年),晋愍帝修复未央宫,改名太极殿。

前赵光初二年(公元319年),赵昭文帝刘曜对长安宫室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建。

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赵武帝石虎下令雍、洛、秦、并等州出十万人修长安未央宫。

前秦皇始二年(公元352年),前秦立国,以未央宫作为皇宫。

后秦建初元年(公元386年),后秦立国,以未央宫作为皇宫。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北魏孝文帝幸长安,幸未央宫。

西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西魏以未央宫为皇宫。

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北周以未央宫为皇宫。

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五月,唐敬宗李湛修葺未央宫中部分建筑。

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唐武宗李炎对未央宫进行大规模修葺,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对未央宫的修葺工作。

唐朝末年,战乱频仍,政治中心东移,未央宫沦为废墟。

扩展资料:

1956年,考古专家开始对未央宫进行考古发掘与研究,先后大致确定了城墙、道路、宫殿的主要位置。2013年12月28日,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区一期工程完工,并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展示区包括汉代皇宫未央宫,以及汉长安城西南角的城墙、城壕区域,共计6.11平方公里。

在展示区内,许多区域根据文物本体的遗存特征,采取原状保护、覆土保护,地面模拟展示,地面砾石标识展示,考古现场展示,视窗展示等方式进行保护展示。可看到未央宫前殿遗址、椒房殿遗址、中央官署遗址和少府遗址等61处重点文物。

接下来未央宫遗址区将进入二期工程,继续完善路网、恢复水系、提升绿化,完善服务,待所有工程完成以后,遗址区概貌将更加清晰。

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区:

1、未央宫前殿遗址:未央宫主体建筑,分前、中、后三大殿,中殿是正殿,皇帝登基、重要朝会、皇家婚丧等大典均在此举行。现前殿遗址所存夯土台基残高15米,南北长350米,东西宽约200米。

2、椒房殿遗址:皇后所住宫殿,位于前殿之北。因宫殿墙壁使用花椒的花朵所制粉末进行粉刷而得名,同时因椒者多籽,亦取其“多子”之意。初步探明的遗址有正殿、配殿、厢房及宫内通道等。

3、天禄阁遗址:位于未央宫北部,南距前殿730米,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主要存放国家文史档案和重要图书典籍,司马迁参考这些图书写成《史记》。

4、石渠阁遗址:位于天禄阁以西520米,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档案馆。因其周围砌石成渠,以水环绕而得名,汉武帝以后由单一的档案典籍收藏机构发展为兼有学术讨论性质的场所。著名的“石渠阁会议”就在此召开,“石渠阁会议”确立了皇帝的最高经学权威地位。

5、少府遗址:是一组大规模的建筑群遗址,东西长109.9米、南北宽59米。为掌管宫廷后勤事务机构。

6、中央官署遗址:是一座封闭式大型院落建筑遗址,东西长135.4米,南北宽71.2米。遗址内出土了大量带有文字的骨签,从文字的内容判断,此建筑的主要职能是管理郡国工官。

7、西安门遗址:是汉长安城南边三座城门中靠西的一座城门,因地处安门(中门)之西而得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央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