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沿途美食 >

包拯历史文化长廊(包拯纪念馆)

包公文化园的主要构成

后立新加坡香客赠送的铜制香炉。五开间的包公祠正殿(又称享堂),正中端坐一座巨大的包公塑像。塑像高约八尺,一手执笏,一手握笔,古铜色的脸庞上,浓眉长髯,神情端庄严肃。这座塑像为后来重塑,原来的塑像白面长须,手捧朝笏,威严之中又有慈祥之态,比较准确地再现包公的本来面貌,可惜毁于“”之初。包拯塑像的两边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的站立塑像。上方高悬着五方横匾,正中匾额上的“色正芒寒”四个大字,为李鸿章之兄李瀚章所题。

包拯历史文化长廊(包拯纪念馆)包拯历史文化长廊(包拯纪念馆)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是个什么样的人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颇有政绩,是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

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

包拯以其政绩和品行为人爱戴,因而包拯的噩耗传出时,朝野震惊,全城尽悼,“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

扩展资料:

《宋史》中记载他刚一就任天长(今安徽天长)县令,就破了割牛舌案。有家人的耕牛被割掉了舌头,主人来报案。包拯让他回去悄悄把牛杀了卖。

不久有人来告密说其私宰耕牛,包拯据此推断告密者是割牛舌的凶手,意在报复耕牛的主人,后又看到其宰杀耕牛,便来告状。结果不出所料,凶手“惊服”。

包拯同僚吴奎撰写的《孝肃包公墓志铭》记录了另一桩案件。有两人饮酒,一人袖子里有几两金子,他怕喝醉了把钱弄丢,就托付给另一位暂时保管,但事后保管者不承认有这回事,闹到公堂。

包拯私下让衙役拿着文书去保管者家中取钱,其家人以为事情已经败露,慌忙中就把钱交给了衙役,案子遂顺利告破。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人们最熟悉的包公形象还是开封府尹包青天。嘉祐二年(1057年),包拯出任开封府尹。

开封是北宋都城,宋廷往往选派亲王、大臣兼任府尹一职,如即位以前的宋太宗、宋真宗,以及名臣范仲淹、欧阳修,都有这样的经历。

正史中关于包拯任职开封府着墨不多,但“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寥寥数语,已经足够撑起一位廉正刚直的清官形象。

当时,开封府署有—块题名碑,凡在开封任过府尹的,都在碑上刻着姓名和任职时间。南宋时的周密曾说,开封府尹题名碑上的“包拯”二字,“为人所指,指痕甚深”。

这是因为见到这块题名碑的人们,都喜欢在包拯的名字上指点抚摸,表达自己的敬慕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

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开封府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

古人对包拯的历史评价

士大夫语曰:富公真宰相,欧阳永叔真翰林学士,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

欧阳修: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司马光: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仁宋时,包拯最名正直。

刘敞:识清气劲,直而不挠;凛乎有岁寒之操。

吴奎:人或曲随,我直其为;人或善容,我抗其辞。

张田:仁宗临御天下四十年,不自有其圣神明智之资,善容正人延谠议,使其谋行忠入,有 补于国,卒大任以股肱者,惟孝肃包公止尔。

包顺:平生闻包中丞朝廷忠臣。

王称:拯为人不苟合,未尝伪辞色以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亦皆绝之,人多惮其方严,仕 已通显,奉已俭约,如布衣时。

朱熹:复为京尹,令行禁止,立朝刚毅。

脱脱:拯为开封,其政严明,人到于今称之。而不尚苛刻,推本忠厚,非孔子所谓刚者乎。

蔡东藩:狄青、包拯两人,垂誉至今,称颂不衰。而包龙图三字,盛名尤出狄上。即妇人孺子, 无不知有包龙图者。甚且谓狄之荣显,多由包拯之力,是则子虚乌有之谈,固难取信耳。 尝考狄之立功,莫大于夺昆仑关,包之成名,莫要于知开封府,著书人不敢溢美,亦不敢 没善,就两人功名,择要演述,已足存其实迹;而当时朝政之得失,亦销纳其间,以视俗 之附会荒唐,不值一噱者,固不啻霄壤之别也。此书一出,可以扫尽巵言。

胡适:历史上有许多有福之人。一个是黄帝,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包龙图。······包龙图——包拯 ——也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古来有许多精巧的折狱故事,或载在史书,或流传民间,一 般人不知道他们的来历,这些故事遂容易堆在一两个人身上。在这些侦探式的清官之中, 民间的传说不知怎样选出了宋朝的包拯来做一个箭垛,把许多折狱的奇案都射在他身上。 包龙图遂成了的歇洛克·福尔摩斯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