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沿途美食 >

粤剧名家一代天骄 粤剧名家一代天骄演员表

无论是哪一种戏剧都有着很多的分类系别,其中每一个系别自然也都有着创造者以及代表着。红线女就是粤剧流派中的红派创造者,红派如今可以说是粤剧花旦中最大的唱腔流派。

粤剧名家一代天骄 粤剧名家一代天骄演员表粤剧名家一代天骄 粤剧名家一代天骄演员表


那么,本期粤剧文化一起了解红线女简介。

红线女(原名邝健廉),女,汉族,1924年12月27日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开平,中国当代着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派艺术创始人。历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广州粤剧团艺术总指导,第三、四、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等。2009年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2013年12月8日,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红线女是粤剧艺术的一代宗师,红线女开创了迄今为止中国粤剧史上花旦行当中影响最大的唱腔流派之一——红派艺术,为岭南粤剧艺术乃至中华文明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引领着现代粤剧史开篇,红派艺术在现代粤剧花旦行当发展进程中具有初创和里程碑意义,唱腔流派影响深远。

红派艺术以粤剧传统花旦唱腔为基础,吸收京剧、昆剧、话剧、歌剧、西洋歌唱、电影等技巧,创造出龙头凤尾、跌宕起伏、音域宽广、清脆秀丽、刚柔相济的唱腔风格。红线女饰演过《一代天骄》、《昭君出塞》、《关汉卿》、《搜书院》、《李香君》、《山乡风云》、《白燕迎春》等剧目,折射出妇女在追求自由、民主、正义道路上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

红线女意识到,用粤剧来表现现实社会生活,是时代赋予的使命,表演程式,必须服从于剧情内容、服从于人物身份和性格,她大胆改革,突破了当时演现代剧要么生搬硬套传统表演形式、要么象话剧那样纯自然生活化的表演,《山乡风云》既没有生搬硬套传统行当的一招一式,但全部表演都合乎戏曲规律,这样演出就更贴近生活、真实自然,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更加丰满、人物性格的刻画更加淋漓尽致。

其中,红线女饰演的红军女连长刘琴,同时又是乔装深入敌人巢穴的一名女教师。以红军女连长形象出现时,吸收了小武的身段,飒爽中带凝重,轻而不浮、猛而不燥,节奏分明,深得其妙,既符合红军部队的实际操作,又符合戏曲表演程式。对月抒怀及与敌人正面斗争的情节,用的则是小生身段,温文典雅,但既然是红军干部,故演来潇洒轻盈而不飘滑。

刘琴既现英风、又潜文质,使她后来乔装教师,有了内在的依据。红线女的红派艺术,是经过多年的长期舞台实践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首首名曲皆脍炙人口、海内外广为传唱。粤剧也因此而被周**誉为“南国红豆”。

唱腔流派影响深远。艺术技巧推陈出新、思想内容与时俱进,是红派艺术影响深远的先决条件。而红线女从艺70多年来,在海内外演出粤剧数量多达近百部,这在粤剧史上也是罕见的。

红线女艺术中心的成立,对弘扬粤剧文化和红派艺术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红线女老师热心培养粤剧后人,当今许多着名粤剧演员,甚至连民间粤剧社团、私伙局,唱腔和表演都以红派艺术为典范。红派艺术可谓传遍万户千家、影响甚大、深入人心。

历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广州粤剧团艺术总指导等,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其表演以细腻见长,勇于革新,继承前辈唱腔艺术并吸收兄弟剧种和西洋演唱技巧,形成“女腔”(“红腔”)。其音色清脆秀丽,行腔自然、婉转、丰美,真假嗓音能够巧妙结合,有“龙头凤尾”之誉,受到广大观众欢迎。

【结束语】虽然红线女如今已经逝世,不过她所建立的唱腔红派如今已经是豫剧中非常有名的一个流派。红线女一生所获得的成就,即使没有奖项,依旧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红线女老师从小开始做粤剧,经过千百次的磨练,1951年她终于在《一代天骄》这个戏的主题曲中,以情带声,唱出了甜、脆、圆、润、娇特色的唱腔,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红腔。中国戏曲流派艺术甚为发达,但不是每一个演员都能创造流派的。有的名演员可以称之为表演艺术家,但是不一定能够独创流派。可以称为一派需要一定的条件,最起码的是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有自己的代表剧目,为观众所认可,有继承、师法者,所以说红线女创立的红腔自成一派是当之无愧的。红线女在南国拥有大批的观众,在香港、东南亚,甚至美国一带都有很多红迷。红腔在海内外都有大批继承人和学唱者,都喜欢听、喜欢唱红线女老师的名曲:《昭君出塞》、《柴房自叹》、《打神》、《一代天骄》、《荔枝颂》等,还有许多,红线女老师的名曲深入人心。

有哪些比较有名的粤剧名伶?

任剑辉

白雪仙

《帝女花》《紫钗记》《李后主》《再世红梅记》《为情颠倒》《芸娘》《三年一哭二郎桥》《狮吼记》等无数部

梁醒波

罗家宝

南红

李香琴

罗艳卿

红线女

凤凰女

麦炳荣

白驹荣

薛觉先

等这里把大陆和香港的放在一块说了

一代粤剧宗师红线女是谁

红线女,原名邝健廉,女,汉族,1924年12月27日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开平,中国当代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派艺术创始人。

月老的女儿

红线女以其出众的才华、杰出的成就,领风骚于当代粤剧艺坛,她的创造性的艺术实践,为粤剧发展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1924年12月27日,出生于广东开平水口泮村。家住广州西关,常随母亲到戏院看戏,回来在家中仿效演唱。

红线女

1938年因日军侵华而失学,同年7、8月间,随母亲经澳门赴香港,拜舅母何芙莲为师,正式学艺,取艺名小燕红。1939年春节,在胜寿年班首次登台演出。从此,她在戏班中练功、学唱,夜场演出扮丫环、宫女的角色。在香港郊区演出日场时,也担任一些戏份不多的配角,在“天光戏”中,还有机会演主角。

1940年,红线女随何芙莲临时搭班于靓少凤的金星剧团演出。1941年在上海演出,红线女当上了第三花旦。1943年,她在肇庆演出,在内地第一次用“红线女”这个艺名。从此,她成为“师曾剧团的正印花旦。以后到抗战大后方广西等地演出了许多马派剧目,如《苦凤莺怜》、《斗气姑爷》、《软皮蛇招郡马》等。

抗战胜利后,红线女定居香港,成为影剧两栖演员。1952年,在香港组建真善美剧团,并与马师曾、薛觉先等合演《蝴蝶夫人》、《清宫恨史》等剧。1952年,她在演出《一代天骄》、《王昭君》,改编《蝴蝶夫人》和莎翁名著的实践上,根据自己的天赋,嗓音条件,在传统旦角的基础上,融入京腔、昆腔演唱艺术和西洋美声技法,创造了“红腔”。

1955年,返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先后在广东粤剧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工作。20世纪50、60年代,红线女曾随团赴朝鲜、越南演出。。

20世纪80年代,面对粤剧舞台演出的不景气,为振兴粤剧,她重排旧剧,编演新戏。1988年国庆前夕,红线女率广州粤剧团到北京举行了“红线女专场”;1994年,红线女又在北京主演《白燕迎春》,成功地塑造厂一个外科医生沈洁的艺术形象。[10]

2009年,红线女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2013年12月8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8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