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沿途美食 >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的区别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的区别地图

黄土高原地貌特征

1、塬梁峁川是指——黄土塬、梁、峁地形是今天黄土高原基本的地貌类型。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

黄土高原的地貌发育,主要受到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黄土土质疏松,节理发育,地表面植被又比较稀疏,加上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非常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黄土塬”通常是指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为黄土台地,周围则分布着深切沟谷,面积较大塬有陇东董志塬、陕北洛川塬和甘肃会宁的白草塬。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的区别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的区别地图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的区别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的区别地图


黄土的来源

是世界上黄土分布区中面积和厚的,分布在北起阴山山脉,西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是沟壑纵深、沟谷众多、地面破碎等。至渭河平原,东达太行山脉的广大区域,总面积达63万平方公里,其主体部分就是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抬升作用,而上方覆盖的深厚黄土层,平均厚度可达100米左右,这些黄土不是当地风化壳的产物,目前主要的观点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来源于风力沉积。来自西北方向的气流,携带沙尘,到达黄土高原时风力减弱,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堆积。

八年级地理“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的形成过程

黄地塬 即顶面平展宽阔,面积较大的2.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波状下降。以六盘山和吕梁山为界把黄土高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六盘山以西的黄土高原西部,海拔2000-3000米,是黄土高原地势的地区。平展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台地.其顶面中心部位平展,向四周边际倾斜,塬的周围为深切的沟谷,它的边际受沟头的溯源腐蚀形成锯齿状边际.

黄土地貌的地貌特征

黄土沟道流域内的地形面一般可以分为:各个流域的分水岭为级;降低60米~80米为第二级;再次基础上在降低40米~60米为第。各级地形面的地层结构都是不一样的,层层序保存的很完整,第二层比层薄很多,有的时候甚至是消失不见的,第地形面只有马兰黄土堆积。第二层和第三层就可以形成完整的谷形了,在第三层地形面之下就是现代沟谷了。沟道流域的发展情况就是黄土地貌发育历史过程的记录了,也是黄土高原形成沟壑的原因之一。地貌的特征及分布

黄土地貌在全球分布很广,典型的黄土地貌有以下特征:

(1)沟谷众多、地面破碎

(2)侵蚀方式独特、过程迅速

黄土地貌形成的原因很很多种,侵蚀外营力有水力、风力、重力和人为的一些作用,它们对黄土地面做面状侵蚀、沟蚀、地下侵蚀、块体运动和运移土地等方式。由于这些的外营力所造成的陷穴、盲沟、天然桥、土柱、碟形洼地等,称为“假喀斯特”。泥流现象只有在黄土区才容易见到,这主要是由于上方的水体向下流而形成的。

我国的“母亲河”——黄河,每年的输送的泥沙中,有90%以上的数量都是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河流每年输送的泥沙量每平方公里大于5000吨,其中陕北的窟野河的神木水文站至温家川水文站区间输沙量每年每平方公里甚至达到35000吨。

成因和黄土塬:顶部较平展的黄土层,是土地蛀蚀较轻的地区,是发展农业的黄金地段过程

黄土地貌是黄土堆积的过程中受到强烈的侵蚀而产生的,黄土地貌和其他的地貌特征一样的都是有风蚀和水蚀的外营力,但是和其他的地貌特征不同的是,风在黄土堆积中起到的是主要的推动力,侵蚀是以流水作用为主。黄土塬、梁、峁等地貌类型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而各种沟谷则是强烈流水侵蚀的结果。黄土区的侵蚀有古代和现代之分。古代的侵蚀为自然侵蚀,速度非常的缓慢,现代人类开始进行大诡秘的农耕或者是砍伐活动,因此加快了侵蚀的速度。

塬梁峁川指什么

黄土地貌

2、黄土塬(黄土原):在古盆地基础上,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的台地。黄土塬顶面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地区。塬周被沟谷环绕,流水及边坡重力侵蚀作用强烈,塬边参不齐。塬面保存好,比较完整、平坦,塬面坡度是一般在8°以下的称为平坦黄土塬。塬面被沟谷分割、蚕食,比较破碎,塬面倾斜明显的称为倾斜黄土塬。

3、黄土梁:我国西北黄土地区条状延伸的岭冈。有的由黄土塬经侵蚀分割而成;有的在黄土堆积前即为条状延伸的岭冈,黄土堆积后,仍具有岭冈起伏形态。顶面比较平缓,两侧为沟谷和冲沟所切割。4、黄土峁:我国西北黄土地区的一种黄土丘陵,呈穹状和馒头状的黄土丘陵。顶面多,斜坡较陡,可达15°~25°。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多连续分布。它是黄土覆盖在穹状古地地形上,经流水侵蚀而成;有的是由塬或梁经长期侵蚀切割而成;被沟谷分割而成;按其相对高度分为低黄土峁(高度一般小于100米),高黄土峁(高度大于100米)。

5、在梁峁地区地下水出露,汇成小河、河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在两岸形成小片平原,称它为“川”。

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有哪四种?

黄土高原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是黄土地貌的主要类型,这实际上是当地群众对于黄土高原上桌状黄土高地、梁状和圆丘状黄土丘陵的俗称,是由于外力作用侵蚀时间和强度的异而造成的。形成初期,地面平坦沟壑少,原面平整,地形类型称为黄土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使地表面形成许多沟壑,地面破碎,此时的地形称为黄土梁。随着水土流失的继续,更多的土壤被冲走,地面更加破碎,呈现出更多的沟壑和一块块馒头状的小丘,此时的地形称为黄土峁。由黄土塬到黄土梁到黄土峁,其实质是黄土高原不断被破坏的过程。

黄土高原地区分布厚层的黄土,长时间的流水侵蚀作用,使黄土高原表面形成了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和黄土川等黄土地貌。黄土川是目前黄土高原主要的农业区。

黄土高原有黄土梁、黄土塬、黄土卯三种主要景观,可以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来形容黄土高原的景象。

黄土高原上适合耕种,居住的地方是黄土塬还是川?

黄土峁:黄土高原土地蛀蚀厉害地区,基1.千沟万壑,由于黄土疏松加上地表,导致冲刷形成沟壑地貌。本无可利用价值

黄土塬、黄土茆,黄土梁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地形,塬、梁、峁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代表了黄土丘陵区流水对黄土的侵蚀强度和地貌演化过程.它们都是黄土高原地区崎岖不平的地形.黄土川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农业生产.

这是什么?是黄土高原的哪一部分?黄土塬、黄土梁、还是黄土茆

(3)沟道流域内有多级地形面

黄土梁:原来长梁状低山、丘陵,覆盖黄土后成为缓坡的长岗状黄土丘陵,称为黄土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主要的地貌类型,分布广泛,但多已被垦殖,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梁还可进一步分为平顶梁、斜梁和起伏梁.

黄土黄土的抗蚀能力特别的弱,因此黄土的侵蚀速度很快,丘陵坡面几乎是在以每年1厘米~5厘米的速度,而黄土高原的北部的沟头前进率更是在以每年1米~5米的速度在前进,个别的沟头甚至是达到了每年30米~40米的速度。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甚至有一次因为暴雨的冲刷成了一条数百米的侵蚀沟。由此可见,黄土高原每年被侵蚀的速度多么迅速。梁:黄土塬蛀蚀恶化的另一阶段,农业利用价值于黄土塬

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川四大地形的形成顺序和形成特点?

3.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两个热量带,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两个干湿区。

4.高原东部黄土的分布面积约占到了全球陆地面积的10%左右,呈带状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中纬度的森林、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是黄土面积分布广的,北起阴山山麓,东至东北的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一带,西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是63万平方千米。我国黄土面积分布集中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其黄土面积约占到了全国覆盖面积的72.4%左右,其厚度也在世界上乃至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它是世界上黄土地貌典型的地区。、南部属于暖温带半黄土茆:彼此孤立的穹状丘陵,被黄土覆盖变成的黄土丘,称为黄土茆.湿润区,中部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西部和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基本的四种地貌是塬、梁、___和___.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等地貌类型.

故答案为:峁;川我国的黄土高原沟谷纵横,素有“千沟万壑”之称。黄土高原沟谷密度比我国其他的地区要大很多,沟谷下切深度为50~100米。沟谷面积一般占流域面积的30~50%,有的地区达到60%以上,将地面切割为支离破碎景观,而且地面坡度普遍很大,所以就构成了黄土高原“支离破碎”的地表特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