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轻松行 >

山西游学路线 山西旅游学校招生办电话

丹霞山旅游线路推荐丹霞山一日游/两日游攻略

丹霞山如果是单说这个地方可能很多朋友都不是很熟悉,本篇小编就来跟大家好好的介绍一下这个地方究竟有啥好玩的,还安排了一日游和两日游的攻略,快来看看吧。

山西游学路线 山西旅游学校招生办电话山西游学路线 山西旅游学校招生办电话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公园总面积292km2,是5A级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丹霞山地属南岭山脉中段,具有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气候特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今日丹霞山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这里丹崖碧水、绝壑层峦、云雾飘渺,晨钟暮鼓、竹影婆裟、松涛阵阵,山间民居古树错落、阡陌纵横、炊烟袅袅,山水田园风光优美迷人,远近闻名的景观便有僧帽峰、阳元石、阴元石、翔龙湖、锦江、睡美人、姐妹峰、茶壶峰、观音山、巴寨等,丹霞山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宗教名山和风景胜地,文人墨客纷至踏来,游人如织、香火鼎盛,留下众多的摩崖石刻和千古名句。

丹霞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适合各类人群游玩、研学游学及科考科研,下面将为大家推荐十条线路作为参考,分别是:家庭游线路、怀旧游线路、浪漫游线路、修学游路线、科普游线路、摄影爱好游线路、山水田园游线路、长者游线路、修心养性游线路、快乐儿童游线路。

1、家庭旅游线路

丹霞山风光秀丽,常年气候适宜舒适,负氧离子充足,即可以爬山锻炼身体,又可以漫步山间、坐船水上休闲放松,是个全家总动员的好去处。

Part1:第1站外山门→第2站中山门游客中心→第3站索道上山→第4站韶音亭→第5站虹桥拥翠→第6站长老峰→第7站悬空栈道→第8站

摩崖石刻→第9站半山亭→第10站老山门(约3小时)

Part2:第1象出山观景台→第2站阳元山→第3站阳元石→第4站通泰桥→第5站狮子岩(约2小时)

2、怀旧旅游线路

可曾记得当年一起爬丹梯铁锁?可曾记得当年一起看日出的日子?约上曾经的老友相聚丹霞山,登长老峰,游千年古寺,见证不老的友谊,再次来感受这片唤起回忆的绿色风景。

Part1:第1站外山门→第2站老山门→第3站半山亭→第4站锦石岩寺→第5站摩崖石刻→第6站别传禅寺→第7站丹梯铁索→第8站观日亭→第9站

舵石→第10站索道下山→第11站农家饭店→第12站入住农家客栈

Part2:第1站阳元石→第2站竹筏漂流或者锦江游船

3、浪漫旅游线路

大自然是懂得人间的感情的,对于人世间的爱情情有独钟,无论你是什么年龄阶段的人,人生中一定要来一次丹霞山,看看大自然馈与人类爱情的模样。

第一天:第1站外山门→第2站阳元山→第3站竹筏漂流或者锦江游船→第4站入住当地民宿客栈

第二天:第1站索道上山→第2站韶音台→第3站海螺峰→第4站观日亭→第5站丹霞栈道→第6站双喜台→第7站下山。

4、研学游学线路

丹霞山作为丹霞地貌命名地,拥有天然地质博物馆的美称。这里的拥有丰富的地质地貌、生态动植物、文化历史资源,是国内外大中小学生、老师、家长开展研学旅行的绝佳场所,丹霞山可供研学游学的线路众多,以下提供六条给大家做参考:

一号线:中山门入口→鳄鱼上山→长老峰票站入口→梦觉关→百丈崖→锦石岩寺-半山亭(约2.5小时)

二号线:观日亭→雪岩→虹桥拥翠→片鳞岩→韶音亭→宝珠峰-舵石(约2小时)

三号线:阳元石→双乳石→晒布岩→九九天梯→细美寨(约2小时)

四号线:翔龙湖→阴元石→卧龙冈(约2.5小时)

五号线:阳元石码头→丹霞电站(约1小时)→姐妹峰→观音石(约1.5小时)

六号线:通泰桥→狮子岩(约1小时)

5、山水田园游线路

山水田是丹霞山的神韵所在,丹山与碧水,古村与自然,相互映衬,充分反映了“山水丹霞”的山水交融的特质,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备受游客青睐。(两日游)

第一天:第1站锦江游览→第2站品尝当地农家菜→第3站夏富古民居(自驾游需要绕路往仁化大岭工业园路口进)

第二天:第1站竹筏漂流(牛鼻村探访)→第2站西部田园→第3站观音石→返程。

6、长者游线路

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丹霞山的山美水美,生态环境好,负氧离子强,非常适合老年人旅游观光,不妨选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陪着家里老人到丹霞山,游山玩水,锻炼身体。

第1站:中山门游客中心→第2站:索道上山→第3站:韶音亭→第4站:搭乘索道下山→第5站:水上丹霞→第6站:外山门合影留念。

7、修心养性游线路

自古名山便有古刹,丹霞山也不例外。锦石岩寺、别传禅寺、别传禅寺、仙居岩道观,择你喜欢而行,这将是一次触动心灵深处的旅程,丹霞山之大美在于这里的山水和人都有定力和禅意,这里的美还待你来发现。(一日游)

第1站长老峰山脚→第2站锦石岩寺(或仙居岩道观)→第3站紫玉台→第4站别传禅寺品尝斋饭(可提前预约)→第5站索道下山。

8、快乐儿童游路线

丹霞山是孩子们学习考察、游玩放松的之地,丹山碧水,可以让孩子充分走进大自然,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以下线路可根据个人所需而安排时间长度。

第1站外山门→第2站中山门游客中心→第3站索道上山→第4站韶音亭→第5站丹霞栈道→第6站翔龙湖→第7站卧龙冈蝴蝶谷→第8站

乘坐翔龙湖游船返回。

9、摄影爱好游路线

美景如画,四季各异。丹霞山景区一年四季景色迷人,丹霞山日出、丹霞山云海、丹山碧水、移步换景看群峰,这里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带上你的相机和好心情,丹霞山定能热爱摄影的你收获满满!

第一天:第1站索道上山→第2站韶音亭→第3站舵石→第4站观日亭→第5站丹梯铁索→第6站别传寺山门和福音峡→第7站锦石岩→第8站

步行下山→第9站农家饭店→第10站入住农家客栈

第二天:第1站阳元石观景台、拜阳台→第2站通泰桥→第3站翔龙湖→第4站卧龙冈→第5站竹筏漂流/游船→第6站夏富村→第7站

国道G106线古洋村段两侧山冈→返程。

10、科考科研游线路

丹霞山因山石“色如渥丹

灿若明霞”得名,是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在已经发现的10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美、研究最充分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内外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方面的研究在丹霞地貌区之中最为详细和深入,是和世界丹霞地貌的研学研究基地和科普基地,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大中小学生纷纷至丹霞山开展考察,现将提供九条线路供大家参考,大家可根据需要而设定科考科研路线。

温馨提示:目前巴寨景区正处于生态修养期,暂不对外开放,具体开园时间请留意丹霞山信息。

晋在咫尺 - 山西游学记(五 平遥古城 双林寺)

听当地人说,平遥古城要三天才能全部逛完,但我们只有一天时间,准确的说是多半天时间,因为下午还有双林寺要去。所以一大早很早便起来,好在本身就是住在古城里的客栈,出门就已身在古城中了,而古城正在晨曦中渐渐苏醒。

平遥古城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年间曾进行了扩建,距今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县城风貌,也是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足有10米高的古城墙,将整座古城围在一个方形中,整个城墙一圈有6公里多,城墙上,宽的地方有6米多,而窄的地方也有2米多,整座城有六个门,南北各一个,东西各两个,每个城门都建有重门瓮城,在城墙上还散布着很多用于站岗换班或观察敌情的敌楼、角楼、城楼、魁星楼、文昌阁、点将台。

古城在春秋时属晋国,战国时属赵国,直到明朝初年时,为了防御外族才建立的城墙,洪武三年又在原城墙基础上进行了包砖扩修,后来历代都对城墙做过加厚修缮,使得这座古城墙越修越厚且屹立不倒,并将平遥县城分为非常明显的城里城外两个世界。

古城中依然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和古代建筑,像平遥县衙、日升昌记、文庙、清虚观、城隍庙等建筑,都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从城墙上下来,穿过棂星门就是文庙,文庙也就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唐贞观初年,是国内现有文庙中历史最为悠久的。

文庙以南北轴线成四进院落结构,从棂星门入,沿中轴线一路经过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等建筑。里面的大成殿是金大定三年重建的,至今依然保持原貌,大成殿前有不少人都在请祈福牌,然后悬挂在殿前或侧面的祈福墙上,有祈求安康的,当然也免不了求学求工作的,毕竟这里是文庙嘛。

过了大成殿,穿过“龙门”抵达明伦堂,是学官中的主要学习场所,也是向人们灌输孔子儒教中的君臣、父子、尊卑等人伦关系的殿堂。

再往后走就到了敬一亭,亭前有徐继畲塑像,塑像下的说明只有姓名是中文的,其余都是英文的,有点没明白这位晚清的学者,应该知道的人不会太多呢,不至于只解释给外国人看吧。

徐继畲有东方伽利略的称号,山西五台人,道光六年考得进士,历任过广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总理衙门大臣,并为首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不过后来还是因为与朝廷官员处事方式不一致被弹劾,降了官职,咸丰六年在平遥的超山书院做院长,潜心研究学术。

敬一亭主要用来祭天,初建于明嘉靖二十年,不过1943年被日寇焚毁,现在的敬一亭是后来从晋南移建过来的。而敬一亭中的“一”出自《淮南子·诠言训》中的“一也者,万物之本也,之道也”,古人对万物归一的理解还是很深刻的。如也是不二法门,历代禅师也总是教诲修行者“是一不是二”,不过很难参得透啊。

从文庙出来去了平遥县衙,县衙位于古城的中心,始建于北魏时期,是国内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的县衙,整个县衙的内部主从有序结构合理,从中可以看出县太爷日常工作生活的起居路线,还有休闲的小花园,在县衙最后的建筑中还有一栋大仙楼,是县衙中的元代建筑,供奉着据说可保官位的守印大仙。从县衙往外走的时候,正赶上亲民堂前的院子里上演着审案表演,围了不少人观看,也不知审的什么案,是谁在做官。

平遥古城中还有不少值的去的地方,例如成立于清道光三年的日升昌票号,是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一度操纵了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分号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以及欧美、等,真可谓是“汇通天下”。还有始建于明洪武初年的城隍庙,以城隍正殿为中心,集六曹府、土地堂、灶君庙、财神庙四大部分组成,建筑规模宏大,而且保存得还很完好。

进入城隍庙后会有一条石铺路通往“敢入”门,过得敢入门才能到城隍正殿,有意思的是门前的楹联上写着“如怀荡荡心出去入来有何不敢,若绩盈盈德烧香供物无甚相求”。

城隍是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民间和信奉守护城池的神。所以说人的生活,不能没有信仰,这无关神仙鬼魅,而是将心安定下来生活的最有效的方式。

古城中除了一些历史悠久的遗迹旧址和古代建筑以外,还有很多琳琅满目的店铺,以及许多当地居民居住,与古城和谐悠然地生活在这里,仿佛时代的变迁与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换了服饰换了用具,日子还是那样的日子。

午饭回到客栈收拾行李,大家在暖阳下懒懒地吃了些水果,便提着行李信步古城外城墙,欣赏最后的砖石土坯,然后便上了中巴往双林寺驶去。

双林寺原来叫中都寺,因为金朝的中都城就在这里,所以叫中都寺,但寺院具体是什么时候创建的,已经无法考证了,不过在寺院里现存的一块北宋石碑上有一行写着“重修寺于武平二年”,武平是北齐的年号,既然是重修,那创建年代必然更早,即使是从北齐开始计算,到现在也有一千四百多年了。从北齐直到宋代,中都寺才改名叫双林寺,这“双林”取自释迦摩尼佛涅槃时的地点和情景,由于佛陀是在古代天竺拘尸那城的跋提河旁沙罗双树之间圆寂的,彼时四边双树绽放出白色花朵,被称为“双林入灭”。

双林寺自宋代以后经历风雨兵灾,到元代末时已经非常破败了,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有再进行修葺,所以现在寺院中的建筑已经都是明代和清代的了。寺院总体占地面积有一万五千多平方米,沿着南北轴线分布着十座殿宇,格局方正对称,四周围绕的寺院山墙有石梯可上,沿着山墙可以围绕寺院,这在过去应该是为了便于巡更而建立的,在的寺院建筑风格中,这种带有巡更山墙的方式应该是非常罕见的。

寺院非常幽静,一来已经没有出家师父在此修行,二来是因为初冬季节并非旅游旺季,虽然没有了往昔的香客云集,但却平添一份清幽的感觉。寺院中最为宝贵的,还是各个殿堂中的彩塑造像,大大小小有一千五百多尊,的达到三米多高,而小的有十厘米左右,在各个殿堂中或为情景,或为故事,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塑像基本都是高度写实风格、形神兼备,是我国彩绘泥塑的珍品,能够完整保存到现在,是极为珍贵的。大雄宝殿侧墙上的明代壁画,已经相当斑驳,仅剩轮廓依稀可以辨认了,实在可惜。

寺院中的庭院里,还有一株唐槐,也有上千年的树龄了,树高11米,树身枯空,主干到两米多的地方分成了两支,都还枝繁叶茂,生生不息,连同这株唐代栽种的老槐树,还有几位尽职的保安,一起守护着这古老的寺院,不仅有些感叹:景致亦需人为伴,僧袍方显松柏青。

告别双林寺,已是下午四点多了,一行人上了中巴,一路前往灵石县,今晚将不会与团队里的师兄们一起用餐,因为有一位曾和我学习了一段时间录音的音乐人,从左权县开车来看我,约好一起晚饭,其实他中午就已抵达平遥,只是怕打扰到我的行程,自己在平遥古城逛了一圈,便先去灵石县等我了。

这个音乐人叫李飞,不过我确实不记得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我学电脑音乐的,只记得他是个很用心的人,但在录音方面的基础不是很牢固,人却极为热情,这次游学山西,刚好可以见一面。

抵达灵石后办理入驻,稍微整理一下,便下楼与李飞汇合,一起去了一家火锅店吃饭,席间知道了李飞已是两个小孩的爸爸,以及李飞的从业经历,竟然萌生一个想要拍一部名为《我是音乐人》这样的一部纪录片,可能这部纪录片与音乐本身并没有太多关系,而更多的,是想让人们了解音乐人这个职业的心路历程,与那些看起来光鲜但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告别李飞,叮嘱他回程路上小心,然后徒步走回酒店,今晚的风不是很凉,不知是我已习惯这样的气温,还是因为实际上我们从太原出发后一直在向南走的原因。不过,接下来的行程就要转而北上了。

百余名港澳青少年入晋游学情况怎样?

为培育和拓展青少年游学市场,扩大内地与港澳地区青少年友好交流,在增强港澳青少年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加强山西旅游在港澳地区的推广,推动港澳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发展,2018港澳青少年山西长城游学推广活动暨内地游学联盟大会7月27日在山西太原举办。

该活动由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旅游交流中心、河南省旅游局、安徽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等联盟成员单位协办。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山西是弥漫着浓浓东方韵味的文化重地、历史重镇、旅游热土,两个闻名世界的文化符号,的万里长城和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都与山西有着深厚的渊源。山西还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着5000年的历史,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就诞生在山西。

对此,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盛佃清在会上说:“山西研学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晋北的古建文化、晋中的晋商文化、晋南的根祖文化和关公文化、晋东南的红色旅游以及万里茶道等都是的研学旅游资源,平遥古城和临汾壶口瀑布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太原市煤炭博物馆被原旅游局评为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28日当天,在山西旅游宣传片的精彩播放中,2018内地游学联盟大会正式开始。由20个5岁小朋友表演的“百家姓”(情景舞蹈+语言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

“孩子们,欢迎你们回家。”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旅游事务司司长李亚莹在会上说,“来山西就是回家,五千年文化看山西,接下来几天,我们在寻根探祖的同时,希望同学们在游学路上,有所见识、有所思考、有所收获,得到全面锻炼、提升,早日成长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

李亚莹认为,推动港澳青少年赴内地游学,可以让孩子们饱览祖国壮美山河,感受中华文化,让他们年轻的心灵增进对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和意识。

据了解,这次游学的主题是山西长城游,长城博览在山西。盛佃清介绍,山西存有时间跨度、涵盖周代至清代的3500公里长城遗迹。在这里,同时拥有外长城和内长城,坐落着雁门关、偏头关、宁武关、娘子关等雄关要塞,发生过李广抗击匈奴、杨家将卫国、平型关大捷等古今战役。“山西无愧于长城博物馆之美誉,我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实地游学,一定能够大有收获,不虚此行。”盛佃清说。

在当天的活动上,内地游学联盟发布了2017―2018游学联盟年度报告、2018―2019游学联盟年度,以及港澳学生最向往的“十大游学胜地”、港澳青少年最喜爱的“十首古代诗词”,并举行了新成员盟仪式。另外,山西晋剧表演艺术家武凌云在当天的活动上进行晋剧艺术公开课;同时,内地游学联盟新入盟成员推荐游学产品及优惠政策,视频发布第二批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并颁发证书。随后,晋港澳姊妹学校举行签约仪式,且百余名港澳青少年学生台下全体起立共同吟诵《登鹳雀楼》。

据悉,大会结束后,港澳师生及部分与会代表将以山西长城景区为载体,开展系列游学实践活动,让港澳青少年零距离感受长城,学习有关长城的建筑、历史知识,通过游学实践传播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培养港澳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