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轻松行 >

大葆台汉墓下(大葆台汉墓下集)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地址+交通路线

北京在我国古代是出了很多统治者的地方,所以北京也经常挖到文物,挖到墓葬室,所出土的文物,给我们现代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研究资料,大葆台的西汉墓就是这样一个窗口,打开了我们对西汉的研究。

大葆台汉墓下(大葆台汉墓下集)大葆台汉墓下(大葆台汉墓下集)


大葆台在西汉时为阴乡县治所,唐代称笼火城,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与幽州总管罗艺曾在此激战。金代为章宗李妃的避暑之所,始称葆台,后称大葆台。

地址:

北京城南约15公里的丰台区花乡郭公庄南。

乘车路线:

乘特7路(前门_世界公园)公交车至世界公园下车,往东南走800米;

或乘744(现已改成969路)(北京东站_世界公园)直达门口;

或乘937路(礼士路_大庄,也已改成840路)至世界公园南门下车,走800米即到;

或乘世界公园旅游专线直达,或乘房山线直达。

大葆台西汉墓是距今2000多年前西汉广阳倾王刘建的地下宫殿,博物馆在原址上建立。

博物馆除了展示以外,还推出了供观众参与的“投壶礼仪”活动和“考古小奇兵”等考古科普互动项目。近年来,博物馆又增加了中国古代科技,有“穿越时空、体验古代科技生活”、手书竹简、拓印、与古人比高等游戏活动。

这是北京为数不多的古墓之一,发掘的很早,博物馆有些简陋,在世界公园的旁边,免费的,用身份证去领票即可,可以看到玉璧。位置很偏僻,周末不休息。虽说是古墓,不过进到墓穴中,只能看见墓坑中像木头搭建的坟墓,别的什么都看不见,不知道坟墓里面是什么。

西汉大葆台汉墓

大葆台西汉墓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南部丰台区花乡。1974~1975年间发掘,发现西汉燕王(或广阳王)墓及其王后墓,皆为大型木椁墓王墓南向,为土坑竖穴墓;墓上口南北长26.8米、东西宽21.2米,底口长23.2米,宽18米,深4.7米,向南开有30多米长的墓道。墓为木结构建筑,由墓道、甬道、外回廊、内回廊、前室和后室等组成。墓室的中心是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棺椁五重,二椁三棺。黄肠题凑由10厘米×10厘米×90厘米的柏木方15800余根叠成。这种规模的西汉诸侯王地宫为国内首次出土。而保存完整的车马殉葬遗迹亦为国内仅见。现辟为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离世界公园不远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建筑工程介绍?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葆台镇,是一座集考古、陈列、展示和保护于一体的博物馆。下面是该博物馆的建筑工程介绍:

1. 建筑设计: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汉代建筑风格,外观呈现出典雅、大气、古朴的风貌,整个建筑采用灰色砖石和玻璃幕墙相结合的设计,体现出现代建筑与古代文化相融合的理念。

2. 建筑面积: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千平方米。

3. 建筑结构: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采用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结合的设计,建筑高度为23米,共有四层,其中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4. 建筑特色: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特色在于其建筑屋顶的设计,屋顶呈“人”字形,寓意着“天人合一”的理念,同时也与汉代建筑风格相呼应。

5. 建筑功能: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陈列展示西汉墓葬文物和考古成果,同时还设有教育、科研、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是一座集展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博物馆。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建筑工程于2010年开始,建筑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由地下三层及地上两层构成。建筑设计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地下室与土壤连接采用了灌注桩加钢筋混凝土框架等复合结构,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博物馆内部分为展览区、文物保护区、科研区、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外观设计借鉴了汉代建筑特色,整个建筑以绿色为主色调,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该博物馆旨在展示中国西汉古代文化遗产,为公众提供一个认识和学习古代文明的场所。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建筑工程是一项保护文物、展示历史文化的工程。博物馆建筑始建于2016年,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葆台乡,总建筑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地下博物馆。博物馆以西汉墓葬为主题,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向公众展示了大量的西汉文化和史料。博物馆由4个主要部分组成:地下展馆、公共服务区、教育讲解区和科研区。整座博物馆共分为三层,其中地下的展馆是主要的展示区,上面的两层则是管理区和配套服务区。该工程设计独特,展示效果清晰、逼真,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精髓,是一项高水平的文化工程。

大葆台西汉墓是怎么挖掘的

北京发现大型西汉陵墓

首都考古工作者近日考察发现,年初在北京石景山区老山发现的一座古墓,是西汉时期大型陵墓。目前,这座陵墓正在发掘中。

考古专家说,这座陵墓建在者山的东南山坡,西北枕靠老山主峰,东南是开阔的平原,不远处有一条小河。墓的外观略里覆斗形土山状,南北宽55米,东西长60米,高约12米,顶部四周为缓坡。墓的封土从上到下分别为垫石夯层、夯土层、垫土层、白膏泥层和木炭层,最下层有墓室顶板。夯土层面上布满圆形夯窝印痕,夯土的土质土色完全不同于老山山体生土的土质土色。由此可以断定这一人工垒筑的高大封土堆的夯土不是取自当地。挖掉8米封土后发现,墓为“凸”字形墓,墓口南北长24.5米至26米,东西宽22米至23.5米。墓道长24米。尚未发现盗墓痕迹,有可能出土大批珍贵的随葬品。

据介绍,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度。今北京地区在西汉(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时期分别隶属于广阳国、涿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这座古墓所在地在当时属广阳国管辖。有关西汉燕国诸王的陵墓,历史文献记载不多。在《水经注》中,曾有几处有关燕王陵的记载,其中提到燕刺王刘且的陵墓在梁山。梁山即现在的石最山。墓主人应当是广阳倾王刘建。

北京大型西汉陵墓发现始末

图为新华社记者 李俊东/摄

新华社记者 刘 江 任 忆

继明朝十三陵定陵、大葆台西汉墓发掘以后,近日北京考古史上

的第三大发现——老山西汉陵墓的发掘工作正紧张进行。有趣的是,

这个西汉墓的发现缘于一起盗墓案,目前公安机关已经破获了这个盗

掘古墓的特大犯罪团伙,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

去年10月23日,老山所在地的派出所民警听周围群众议论,老山

主峰南侧附近出现了不少新坟头,影响了人们的晨练。

事情显得有些蹊跷。民警李利文向领导汇报后,派出所派出几名

干警昼夜蹲守在老山主峰南侧秘密观察。他们发现,每天晚上9点以后,

就有几个人来这里挖土,他们将新挖的土背到居民晨练的场地堆成坟

头状,翌日凌晨3点左右又分头下山,行动十分诡秘。

民警经过分析认定,他们很可能是一伙盗墓贼。于是,民警们一

面继续暗中侦查,一面到文物部门向专家请教。经过区文物专家实地

勘察,推测这伙人很可能是在盗掘一座古墓。由此,取证和抓捕工作

正式开展。

公安人员发现,盗墓贼每天从山下集合,骑车或步行上山,到达

现场后先将洞口打开通风,半小时后一人钻入洞中挖掘,一人负责观

望,两人负责运土。挖掘结束后,洞口用编织袋封填,上面伪装成坟

丘状,铺上树叶掩盖,再用树枝将洞口附近的脚印扫干净。12月9日和

10日,公安干警两次进入洞内取证。

发现盗墓贼已接近墓椁,公安机关果断下达抓捕令。但从12月

11日至21日,连续11天犯罪嫌疑人始终未露面。12月22日,3名盗墓贼

终于出现。干警们四面围堵,一举将他们抓获。根据被抓获的盗墓贼

交代,公安人员又将外逃的另外4个犯罪嫌疑人抓获。

考古学界流行一句话:“十墓九空”。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就曾在

早期被盗。“所幸,老山西汉墓的盗墓者没来得及进入墓内就落网了。”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挖掘现场指挥王武钰说。从墓洞的痕迹看,

盗墓者还很“专业”,位置选得也比较准。据了解,汉代地主官僚讲

求厚葬,墓中随葬器物种类多、数量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萍芳说,在下一个阶段要动用国

内最高水平的田野考古专家参与发掘。他认为,这样大的西汉陵墓,

很可能出现像大葆台汉墓那样的“黄肠题凑”木椁,很有可能出土金

缕玉衣、陪葬车马、丝织品、漆器等珍贵文物。但是他指出,要对文

物残损有充分准备,如金缕玉衣可能成碎片,针织品可能已腐烂等。

王武钰指着墓坑的几条白线说,“椁”是套在棺材外边的大棺材,

一般有身份的人去世后,入葬时要有几层椁和几层棺,见到木椁的椁

顶后才能把墓打开。这座西汉墓有没有文物得等打开木椁才知道,这

个过程大约需一个月的时间。

大葆台西汉墓遗址的考古发掘

1974~1975年发掘。两墓东西并列,东侧1号墓墓主可能是卒于元帝初元四年(前45)的广阳顷王刘建,西侧2号墓墓主为其妻。两墓早年被盗。2号墓形制与1号墓相似,但破坏严重,只出土少量文物。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概况+门票+开放时间

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向游客展示古代的科技,还教学游客认识考古工具和挖掘方法,馆内还开设了一些互动体验活动,比如古代的投壶活动,还会考验一些古代知识的科普。

馆内还模拟设计了汉文化娱乐项目“投壶礼仪”,观众可亲自敲击编钟、编謦、建鼓,还可以在古乐曲的伴奏下,按规则进行抓矢投壶活动。新开辟的“汉文苑”内有各种文物复制品、仿制的玉舞人、玉佩、汉四神手帕等纪念品供游客选购。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

夏上午8:00—12:00下午2:30—18:00

冬8:00—12:002:00—17:30。

ps:现处于关闭状态,再次开放时间不确定

电话

010-83612852

馆藏精品:朱斑轮青盖车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是北京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青少年教育基地。

概况

大葆台西汉墓是距今2000多年前西汉广阳倾王刘建(公元前73年~公元前45年)的地下宫殿,博物馆在原址上建立。

西汉广阳倾王刘建的地宫葬制规格极高,使用的是汉“天子之制”,即皇帝御用的最高级葬具体系,史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整个地宫是由几百立方米的柏木、楠木等珍贵木材构筑而成,规模宏大,结构特殊。另外,墓道内随葬有实用真车马,是专供皇太子及诸侯王乘坐的“朱斑轮青盖车”。出土文物千余件,有铜器、铁器、玉器、漆器、玛瑙器、金器、陶器及丝织品等,无数珍宝异器令人大开眼界。

大葆台西汉墓遗址的介绍

大葆台西汉墓遗址(Dabaotai Han Dynasty Tombs),为中国西汉晚期的两座大型木椁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乡。1号墓保存较好,是最早发现的结构清晰的黄肠题凑墓。此墓坟丘高8米,南北90米、东西50.7米;墓圹底部长23.2米,宽18米。墓道在南,与甬道相接的一段用木材构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