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资讯 >

克孜尔千佛洞的保护与 克孜尔千佛洞讲解

克孜尔石窟的介绍

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中国佛教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克孜尔石窟有4个石窟区,正式编号的石窟有236个,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毁,还有81窟存有精美壁画,为古代龟兹国的文化遗存。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克孜尔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克孜尔千佛洞的保护与 克孜尔千佛洞讲解克孜尔千佛洞的保护与 克孜尔千佛洞讲解


新疆的名胜,像五彩弯.千佛洞.魔鬼城有怎样的奇特之处?

克孜尔千佛洞

开放分类: 旅游、新疆、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拜城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自治区拜城县东南约60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克孜尔是维吾尔语的译音,是“红色”的意思。洞窟开凿在木札提河北岸明屋达格山的峭壁之间。现存洞窟有编号的有236窟,其中的洞窟形制较为完整、壁画遗存较多的约占三分之一。根据洞窟的形制特点、壁画的题材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原因分析,并经放射性碳素断定时代,石窟主要是四至八世纪的遗存,可大致分为早、中、晚三期,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

克孜尔石窟(或称为克孜尔千佛洞)位于与库车毗邻的拜城县克孜尔乡的明屋塔格山,洞窟凿于木扎特河谷北岸悬崖上。西距库车73公里,东距拜城67公里。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始凿于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五-七世纪为最盛期,至八世纪末逐渐停凿,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十九世纪初,清代学者徐松在他的《西域水道记》中曾对克孜尔石窟做了一些记载。1903年,日本人渡边哲信和崛贤雄,到克孜尔石窟切割壁画,盗掘文物。1913年日本人野村荣三郎、吉川小一郎对石窟进行调查。1906年和1913年,德国人格林韦德尔和勒科克又进行了长时间的测绘、记录、拍照,劫去了大量精美的壁画、塑像和龟兹文文书等珍贵的文物。此外,俄国人奥尔登堡、法国人伯希和、英国人斯坦因等都先后到过这里。1928年,中国学者黄文弼对克孜尔石窟的140个洞窟进行了编号,并测绘、清理了部分洞窟。1953年西北区文化局新疆文物调查组对石窟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和测绘。1973年克孜尔石窟文物保管所又发现了一座洞窟。

克孜尔千佛洞的窟形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供僧徒礼佛观像和讲经说法用的支提窟,一种是供僧侣居住和坐禅用的毗诃罗窟。支提窟中有的是大像窟,庙室高大,窟门洞开,正壁雕塑立佛;有的是中心柱窟,主室作长方形,内设塔柱;还有的是方形窟。毗诃罗窟又称为“僧房”,多为居室加两甬道式的结构,室内有灶炕等简单的生活设施。这些不同类型和用途的窟,有规律地修建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个的小单元,从配列的情况来看,每个单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

克孜尔千佛洞的塑像和壁画都绘在支提窟内,虽然塑像多已毁坏,但壁画尚保存约有5000多平方米。壁画的题材主要是佛传、因缘和本生故事。佛传故事有两类:一类是描述佛的传记,主要布置在方形窟的四壁,以连续性的方格画面,将佛的一生从头到尾绘出,从而加以表现。另一类是说法图,主要布置在中心柱窟主室的两侧壁,虽多采用方格画面的形式,但却是单独成幅,一幅有自己的一个主题,幅与幅之间没有相互承接的关系。因缘故事主要表现了众生对佛所作的种种供养和显示了佛的神通广大。本生故事则是表现佛前世行菩萨道时的种种难行和苦行。这些因缘和本生故事,除少数绘于方形窟的四壁,其它大都布置在中心柱窟的主室和方形窟的券顶上,采取单幅构图的形式,将券顶划分成许多的菱格,每一菱格绘一则故事。由于菱格的空间较小,所以画面采用少量的人物和衬景,并选取最能概括故事内容的典型情节来表现,从而显得十分简洁明快。仅第17号窟的窟顶就绘有38种本生故事画。此外,壁画中也有反映当时生产、生活和民间习俗的内容,如第38窟所绘的伎乐图,图中乐工或弹琵琶,或抱箜篌,或吹横笛,千姿百态,妙趣横生。第175窟中的耕地、制陶图,则是展现出了当时生产劳动的场景,是研究新疆的历史和文化艺术宝贵的实物资料。克孜尔千佛洞在中国石窟艺术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研究龟兹社会的历史、佛教文化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四大石窟”之美誉。但是克孜尔石窟是全国开凿最早的石窟,始建于公元3世纪,比莫高窟还要早。现存已编号的洞窟236个,其中窟形完整的135个,尚有壁画的80个,壁画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其风格独特之窟形和壁画,均可代表龟兹文化的水平,有很高的研究价值。1961年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克孜尔千佛洞的艺术宝库

被誉为“艺术宝库”的克孜尔千佛洞,素以优美的壁画著称,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学者、画家和游客。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的地方,背倚明屋塔格山,南临木扎尔特河和却勒塔格山,山抱水绕,林木 葱郁,彼此辉映,浑然一体,构成壮丽的画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千佛洞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克孜尔千佛洞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克孜尔千佛洞历史文化遗址(以下简称克孜尔千佛洞)的保护和管理活动。第三条克孜尔千佛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依法保护克孜尔千佛洞的义务。第四条自治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所属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机构(以下简称龟兹研究机构),具体负责克孜尔千佛洞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第五条克孜尔千佛洞的保护范围:东至伊泻克沟洞窟以东1500米处,南以渭干河为界,西至第一号洞窟以西1500米处,北至泪泉以北150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南至渭干河对岸雀尔塔格山北麓,东、西、北三个方向分别向保护范围以外延伸1500米的区域。第六条禁止在保护范围内存放易燃易爆、放射性物品,有毒和腐蚀性物品以及其他危害克孜尔千佛洞安全的物品。禁止向保护范围排放污染物。

禁止在保护范围内取土、修渠、耕种、放牧、采石、爆破以及进行其他危害克孜尔千佛洞安全的活动。第七条因特殊需要,在克孜尔千佛洞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的,应当经自治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后,按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报批。第八条在建设控制地带新建或者改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其设计方案应当征得自治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

新建或者改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破坏克孜尔千佛洞的环境风貌。第九条对石窟进行修缮加固,应当尽量保持石窟现存外貌。对壁画、塑像等文物进行修复,应当遵守修旧如旧、不改变原状的原则。第十条龟兹研究机构负责克孜尔千佛洞的日常养护工作,定期对洞窟进行监测。

克孜尔千佛洞重大修缮工程,应当由龟兹研究机构制定修缮计划,经自治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报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审批。修缮计划如有变动应当按原申报程序报批。修缮工程竣工后,由自治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验收。

修缮工作的全部资料要完整保存,存入档案。第十一条洞窟壁画、塑像及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以及出入库、提取使用等活动,应当严格按照各项管理制度进行,防止文物流失或者损坏。第十二条文物藏品应当存放在固定的专用库房,并由专人管理。库房应当配备防火、防盗、防潮、防风沙等设施。第十三条克孜尔千佛洞的考古、文物调查、石窟测绘、维修的原始材料(包括文字记录、图纸、照片、录像)、实物标本等,龟兹研究机构应当确定专人保管,并负责国内外石窟考古情况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对克孜尔千佛洞的考古、维修、修复、壁画临摹、资料整理等各项业务活动,龟兹研究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术研究课题,制定科研规划,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编写学术资料和论著。第十四条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如需查阅、引用龟兹研究机构有关克孜尔千佛洞未发表的研究资料,应当先征得龟兹研究机构的同意。第十五条在克孜尔千佛洞进行考古发掘、考古调查活动,应当按照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考古发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十六条参观克孜尔千佛洞应当遵守克孜尔千佛洞的管理制度,不得擅自攀爬洞窟;不得刻划洞窟山体;不得触摸壁画;不得损毁保护标志或者安全设施,并自觉服从管理。第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入洞窟和文物库房拍摄文物。如需拍摄照片以及电影、电视镜头的,拍摄者应当向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或者自治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应当载明拍摄的具体项目。

经批准拍摄的,拍摄者应当与龟兹研究机构签订文物保护协议书。龟兹研究机构应当派专人在拍摄现场监护文物。第十八条克孜尔千佛洞保护和维修经费、国内外捐赠的资金和物品以及其他款项,应当按有关规定管理,用于克孜尔千佛洞的保护和管理,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第十九条未经批准在克孜尔千佛洞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或者在建设控制地带兴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由自治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停工,并拆除违法建筑物和构筑物。第二十条在保护范围内取土、修渠、耕种、放牧、采石、爆破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保护范围内存放易燃易爆、放射性物品,有毒和腐蚀性物品以及其他危害克孜尔千佛洞安全物品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下罚款。

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千佛洞景区

1、克孜尔千佛洞的艺术价值2、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意义是什么?3、库车最值得去的地方克孜尔千佛洞的艺术价值

有关专家介绍,这些古龟兹国画师们的宏篇巨作,主要记录着大约从公元三世纪到公元十三世纪新疆地区历史现实生活的图景,为研究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等情况,以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克孜尔千佛洞集中了最多的佛教本生故事和姻缘故事,每个菱形格就是一个佛教故事体现了佛教从西向东传播的过程,是研究佛教历史不可多得的信息源。洞室中已经绘有姿态飘逸的飞天形象,而据介绍,飞天手听这把王弦曲琵琶,是从波斯传入,又传到唐朝都城长安,然后传到日本,目前世上仅存的唯一实物琴在日本被当作国宝。壁画中佛像线条圆润,表情生动,从衣饰徒刑上明显可以看出受印度画风的影响,形成了龟兹壁画的风格,壁画无论从造型上还是用色上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个壁画的特色就是用的一种晕染法,又叫凹凸法,这种东西在唐代的时候曾经由于阗国的尉迟父子带到长安去,风靡一时,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已经到了非常淋漓尽致,顶峰的那种状态了,非常成熟了,有些肌肤感到一按下去都可以有弹性,但是现在因为参观的人多了也有一些褪色,所以现在保护是非常紧迫的。

在克孜尔千佛洞中壁画中同样可以看出龟兹石国当时多民族、多人种的生产生活状态,专家认为,正是由于东来西往的多种文化艺术在西域地区的碰撞融合,才使壁画的艺术水平达到如此灿烂的境界。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们都对这一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意义是什么?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既有汉文化的影响,也有对外来文化艺术有选择的巧妙接受,更是古龟兹画师非凡的智慧,在我国乃至世界壁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当年的匠师们用粗犷有力的线条,一笔勾画出雄健壮实的骨骼,用赭的色彩,烘染出丰富圆润的肌肤,轻轻一笔画出布置均匀的衣褶。又借助一条飘曳的长带,表现出凌空飞舞自由翱翔的意境,使人一看到那些“飞天”,便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之感。

库车最值得去的地方

库车最值得去的地方如下:

1、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又称克孜尔石窟或赫色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它位于明屋达格山的悬崖上,窟内藏着大量精美的壁画,是佛教最早传入中原的所在,入口处高僧鸠摩罗什的雕塑,双目微闭,却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2、苏巴什佛寺遗址

在古代,苏巴什是有名的女儿国。苏巴什古城傍山而建,面积约五千平方米,四周没有树,没有房屋,甚至没有人烟,独占一席之地,虽历尽沧桑,但旧城堡的墙垛、台墩、烽火台、_望孔仍依稀可辩,在时光隧道中迎来送往,稳稳当当地向世人展示着它的风度。

3、库车王府

库车王府是很多来库车的人选择的第一站,有些人玩完之后觉得这个景点不值票价,但是我们依然在推荐的原因在于这座建筑背后的历史——库车王府全称为“库车世袭回部亲王府”,“回部亲王”就是“维吾尔王”,统领着天山南部维吾尔族的大部,是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为表彰当地维吾尔族首领鄂对协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功绩,专门派遣内地汉族工匠建造而成。在库车王府里你能听到的是第一代到末代(第12代王爷的历史,看到的是王爷们及家眷曾经生活会客的地方,是一场文化体验。

4、库车大寺

这座位于新疆境内仅次于喀什艾提尕清真寺的第二大寺就坐落在旧城区的巷子里,大寺门楼高18.3米,算是这里最高的地标建筑了,周遭特别的冷清没什么人烟,有时候去到那可能连卖票人的身影都看不到,推开门进到里面只有空荡荡的屋子,虽然这里已经不再使用了,看起来一切也很陈旧,但依旧不妨碍它的庄严,这里不大但是真的很出片,伊斯兰风格图案的塔柱,特色花纹的天花板,绿色穹窿式的楼顶,还有每一扇门和窗都很值得停留拍上一拍。

5、库车老城

于库车河之上的【团结新桥】是旧时的龟兹古渡,也是库车新老城的分界点。相较库车新城,老城就要小很多,【热斯坦路】是老城区的主干道,路两边都是颜色艳丽的房子,每一扇门窗都是不同的样子。(原来每条巷子都是可以进的,现在不少巷子已经进不了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