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的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旅游业的现状和前景)

研学旅游现状分析和发展前景

——中国研学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 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组图】

旅游的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旅游业的现状和前景)旅游的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旅游业的现状和前景)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行业现状:市场逐渐由政府转向由企业主导

2018年国内研学旅行人数达到了40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到了125亿元,人均消费3117元/次。2018年我国研学旅行机构数量达12000家,逐渐由政府转向由企业主导。

市场前景一:中小学人数增长,行业需求主体庞大

我国中小学学生数量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反映出我国研学旅行需求规模的增长。截至2017年,全国普通初中在校学生人数4442.06万人;全国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达2374.55万人;全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达10093.70万人。

行业前景二:国内关于研学旅行的政策发布日渐密集

自2013年以来,国内关于研学旅行的政策发布日渐密集。多个政策出台提供了行业发展利好,而行业也正迎接不断扩充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等部委印发关于研学旅行的文件达11个。其中,2016年12月,教育部、发改委、原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组织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2018年3月,《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

稳定上升的趋势。

1、首先我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国内的旅游业也发展的很好,

2、其次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3、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正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

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中国旅行社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尽管2020年以来疫情对于旅游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旅行社数量从2019年的不到3.9万家,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4.24万家,较2020年增长4.3%。

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

和旅行社数量不断增长不同,2019-2021年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从2019年的41.59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27.88万人,2021年较2020年下降13.55%。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12.8%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但是依然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59.01亿,仅恢复至2019年的54.0%。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国内旅游9.04亿人次,增长11.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3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收入为2.9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0%,但是远低于2019年的5.73万亿元。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2.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总消费0.5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8.4%。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额达1.47万亿元

根据Fastdata极数数据,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开始复苏,2021年全年交易额为1.4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4.9%,但是依然没有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综上所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旅行社数量不降反增,但是旅行社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从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和总消费等数据看,行业出现复苏迹象。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消费达到2.92万亿,同比增长31.0%;在线旅游交易额达到1.47万亿,同比增长34.9%。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旅游景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旅游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张家界(000430)、华侨城A(000069)、黄山旅游(600054)、天目湖(603136)、

本文核心数据: 旅游人次、旅游收入

疫情对行业冲击较大

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旅游业持续低迷。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

短途周边游成新热点

受疫情影响,安全、便利成为居民出游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2020年国庆假期以来,游客平均出游距离及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均有收缩趋势,分别由213千米、14.2千米下降至141.3千米、13.1千米。

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短途游。根据携程旅行数据,2021年,在携程购买2小时以内高铁火车票的游客人次同比增长近三成。

广州-深圳为短途游最受欢迎线路

根据携程旅行数据,2021年国内热门2小时高铁旅游线路主要分布在超一线以及一线城市,其中,广州-深圳为短途游最受欢迎线路。

综上所述,旅游行业受疫情影响冲击较大,短途周边游成新趋势。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乡村旅游类型多样,形式丰富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主要呈现四种类型,即农家乐、民俗村、农业园以及休闲农庄。结合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情况,乡村体验类乡村旅游形式多样,成为重要的乡村游类型。

320个乡村入选乡村旅游重点村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2019年7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公布。包括北京古北口村、浙江余村、贵州云舍村、四川战旗村在内的320个乡村入选。

从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区域分布情况看,新疆及新疆兵团共计有15个,排名首位;其次浙江、湖北、湖南重点村分别为14个,其余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总体分布也相对均衡。

乡村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同步增加

乡村旅游也是我国旅游投资的热点领域之一,近年来,民宿、特色小镇、乡村休闲地产投资增长迅速。截止至目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和旅居的重要目的地。

2012-2018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数不断增加,2015-2017年乡村旅游人数占国内游人数比重超过50%,至2018年达到30亿人,占国内旅游人数的48.39%。《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监测报告(2019年上半年)》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数15.1亿人,同比增加10.2%;总收入0.86万亿元,同比增加11.7%。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乡村旅游就业总人数886万人,同比增加7.6%。

受旅游人数不断增加和乡村旅游热情不断高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不断增加,至2018年我国30亿乡村旅游游客共实现8000亿元的旅游收入,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3.40%。

多样化、体验化、融合化成未来主要趋势

截止目前,乡村旅游已超越农家乐形式,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随着人们消费升级的提升及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我国乡村旅游逐渐向多样化、融合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同时,乡村旅游消费模式从观光式旅游过渡为度假式深度体验游,乡村游形式逐渐多样化。现阶段,乡村经济发展路径也日渐形成了“乡村主题化、体验生活化、农业现代化、业态多元化、村镇景区化、农民多业化、资源产品化”等8大新趋势。

在我国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游的发展过程中,《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政策指出,至2020年我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达到6000个,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特色村10万个以上,农家乐300万家,带动5000万个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8.43%。

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65万亿元,创历史新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6%,较2018年同比增长11.06%。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11.05%,达到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14年的10.39%到2019年的11.05%,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

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19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5%。2020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各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0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增长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0年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398.81亿元以及367.21亿元。

中国旅游行业趋势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旅游收入接近10万亿元。

——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