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资讯 >

什么是红树林 保护红树林的意义

红树林是什么树?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

什么是红树林 保护红树林的意义什么是红树林 保护红树林的意义


什么是红树林 保护红树林的意义


在,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的海南岛、广西、广东和福建。淤泥沉积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适于红树林生长和发展。它一般分布于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见潮间带生态)。随着海岸地貌的发育和红树林本身的作用,红树林常不断向海岸外缘扩展。红树林植物对盐土的适应能力比任何陆生植物都强,据测定,红树林带外缘的海水含盐量为3.2~3.4%,内缘的含盐量为1.98~2.2%,在河流出口处,海水的含盐量要低些。红树林植物是喜盐植物,通常它们不见于海潮达不到的河岸。例外的现象也有,红树林主要成分之一的桐花树就可以在广东的黄埔一带河岸残留下来。温度对红树林的分布和群落的结构及外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赤道地区的红树林高达30米,组成的种类也复杂,并表现出某些陆生热带森林群落的外貌和结构,林内出现藤本和附生植物等。在热带的边缘地区,如在海南岛,红树林一般高达10~15米。随着纬度升高,温度降低,红树林可不足1米,构成红树林的种类也减至1~2个种。

什么是红树林啊?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啊?是因为它是红色的吗?

分类: 生活 >> 交通出行

解析:

『生长于热带或亚热带海岸 线以下及平均 线以上间之乔木或灌木,称为红树林 』,这是红树林狭义的定义,红树林是很有趣的植物,例如它有胎生、呼吸根、支撑根等特殊演化,红树林而且有它一定的作用,可以维持滨海湿地的丰富生态,还有防风、抗海潮侵蚀等功用。至于红树林的中名是从何而来?答案是可以从其树皮中提炼红色染料,所以称之为「红树」,遗憾的是叫「红树」的红茄苳和细蕊红树已经不存在了。

红树林的生育地会淹水而形成所谓的水中森林。而在这河、海跟陆地交接的地方,不仅水、陆栖生物俱存,加上河流从上游携带下来丰富的物质堆积于此,亦可以养活众多的生命。而一个淹水的地方,陆地植物要生存必须有它特殊的机制,如水笔仔(Kandelia candel)粗壮的根里面到处是空隙,可以保存空气而不会被淹,就是它生存的法宝之一。它传宗接代的方式也很特殊,一般植物于果实成熟后会脱落或散出种子,等待好时机,种子再发芽长成下一代,但是这种沼泽地植物的种子在果实成熟的过程中就发芽了,伸出下胚轴,在树上长成一棵小植物,像笔一样挂在树上,这种特殊现象即称为『胎生现象』,跟高等动物怀胎生小孩一样,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这只『笔』重的地方在下边(胚根前端),下端又是尖的,掉下来以后直接插在淤泥上,就是一棵新植物。这种现象是淤泥的环境中的着生利器。如果不幸掉下来时是涨潮而被潮水带走,这样的一棵小苗可以在海水里活两个月以上,足够飘洋过海,运气好的话可以到达另一个淤泥环境。因为重的地方在胚根前端,一个海浪打上来或潮水过来,即会把它扶直、种好。

红树林长什么样子,为什么能在海水边上生长?

红树林和其他森林的颜色都是一样的,都是绿色的,和其他的森林一样,湿度非常大,因为这种树木需要依靠海水生长,成长的过程当中需要依赖海水当中的微生物。

因为这种树木就是依靠海水来进行繁衍和生长的,而且是依靠海水里面的一些微生物进行存活的,所以才能够在海水边生长。

一种绿色的树木,因为这种东西需要很多水分,所以才能够在海边生长。

什么是红树林?

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由盐生植物组成,通常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沿海区域。这些植物能够适应盐碱土壤和海水侵蚀,特别是潮汐作用所带来的周期性的淹没和干涸。红树林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不仅可以防止海岸侵蚀,还能净化海水、保护珊瑚礁和滋养海洋生态系统。此外,红树林也是许多海洋动物如鱼类、贝类、螃蟹和鸟类等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因此,红树林被视为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许多旅游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树林是什么?

mangrove

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所谓的红树林是指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组成的物种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广西红树林区还有159种和变种的藻类,其中4种为我国新记录。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结果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羔,农田村舍损失甚微。1986年广西沿海发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公里长海堤被海浪冲跨294公里,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冲跨,经济损失就小。许多群众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红树林是他们的“保护神”。1982年,华侨郭春秧特地从南洋带回"秋茄树"等三种红树林种苗进行育种栽植。红树林的工业、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

红树林的生态适应性

胎生现象——红树林奇妙的特征是所谓的“胎生现象”,红树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还没有离开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在果实中开始萌发,长成棒状的胚轴。胚轴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树,掉落到海滩的淤泥中,几小时后就能在淤泥中扎根生长而成为新的植株,未能及时扎根在淤泥中的胚轴则可随着海流在大海上漂流数个月,在几千里外的海岸扎根生长。

特殊根系——红树林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很多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动。红树林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因此红树林又被称为“海岸卫士”。

红树林经常处于被潮水淹没的状态,空气非常缺乏,因此许多红树林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满足了红树林植物对空气的需求。每到落潮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支柱根和呼吸根露出地面,纵横交错,使人难以通行。

泌盐现象——热带海滩阳光强烈,土壤富含盐分,红树林植物多具有盐生和适应生理干旱的形态结构,植物具有可排出多余盐分的分泌腺体,叶片则为光亮的革质,利于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

我国红树林共有3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强。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我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红树林是一种水上植物,因为树皮是红的,所以叫红树林

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要标志之一。

红树林是一个奇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