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资讯 >

绍兴特色文化 地方特色 历史名城绍兴的文化特色

绍兴文化特色元素

绍兴文化特色元素有乌篷船、乌毡帽、社戏、绍剧、越剧、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这些都是古城绍兴的文化元素。绍兴,简称越,古称越州,浙江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

绍兴特色文化 地方特色 历史名城绍兴的文化特色绍兴特色文化 地方特色 历史名城绍兴的文化特色


绍兴

绍兴地处华东地区、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南临台州和金华,西接杭州,北隔钱塘江与嘉兴相望。

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东亚文化之都,旅游城市,森林城市,民营经济活力城市。

绍兴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

绍兴有哪些特产

绍兴是浙江的地级城市,有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是的水乡,那你知道绍兴有哪些特产吗?

绍兴特产一:绍兴黄酒

绍兴黄酒是浙江绍兴的传统特色名酒,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相关文献记载,绍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普遍酿酒了,在南北朝时期,绍兴黄酒更被列为朝廷贡品。绍兴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环境优美,水资源良好,其制作工艺十分精细,用料十分考究,选用优质的米和小麦为主要原料,在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所酿制出来的绍兴黄酒香气馥郁,质地浓,且越陈越香。

绍兴特产二:绍兴香糕

绍兴香糕是浙江绍兴的特色传统糕点,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绍兴香糕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用料考究,选用优质的精白粳米为主要原料,再配上丁香,砂仁,白芷,豆蔻等为辅,在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所制作出来的绍兴香糕味道香甜,入口酥散,造型美观,质地细腻。

绍兴特产三:女儿红

女儿红是浙江绍兴的地方传统名酒,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晋代,就已经有绍兴女儿红酒的记载了。绍兴女儿红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用料十分考究,选用优质的糯米和红糖为主要原料,然后采用传统的酿制发酵工艺制作而成,最后泥封坛口,埋于地下。女儿红是一种集酸,甜,苦,辛,鲜,涩于一体的丰满酒体,喝起来香醇适口,回味悠长。

绍兴特产四:绍兴臭豆腐

绍兴臭豆腐是浙江绍兴的传统民间特色小吃,距今已经有着近千年的历史了,在清朝康熙年间便名扬天下。绍兴臭豆腐选用优质的黄豆为主要原料,再配以黑芝麻,桂皮,八角等十几种香料,然后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所制作出来的绍兴臭豆腐臭味十足,咸香适口,十分美味。

绍兴特产五:绍兴腐乳

绍兴腐乳是浙江绍兴的传统特色产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五世纪魏代就已经有相关的记载了,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远销海外了。绍兴腐乳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选用优质的黄豆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制成豆腐,然后再经过划块,发酵,装缸,配料,封坛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所制作出来的绍兴腐乳色泽滋润,颗粒饱满,细腻松香,味道咸香适口。

绍兴特产六:越窑青瓷

越窖青瓷是浙江绍兴的传统工艺品,同时也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窖青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是最早在越窖的龙窖中烧制成功的瓷器,因此越窖青瓷又被称为“母亲漆”。越窖青瓷的装饰主要以光素为主,有划花,刻花,镂空等装饰,釉面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绿。

绍兴水文化有哪些具体特征

绍兴水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它的具体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突出治水精神:自古以来,绍兴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常年受到水灾的困扰,因此当地在治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形成了献身、求实、创新的治水精神。

丰富的水务文化:绍兴水文化源远流长,自古文人墨客就喜爱聚集于水边写诗题画,而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绍兴水墨文化。此外,在水上交通工具、渔业、水产养殖等领域也有着丰富的水务文化。

独特的水乡民俗:绍兴水乡民俗千姿百态,不仅有龙舟竞渡、荷花节等活动,还有吴越文化庙会、河鲜美食、水乡婚俗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给游客提供了难得的体验和感受。

优美的水乡自然景观:绍兴市区内东栅、南浔等地的河道,有许多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江南水乡里闲适的船家、漂亮的拱桥、静谧的河面,构成了绍兴独特的水乡自然景观。

总之,绍兴水文化是一种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在历经沧桑的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也成为了绍兴市区的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

绍兴有什么特色

霉干菜,臭豆腐,黄酒

美酒

世界三大古酒,惟黄酒源于,是的国酒。天下黄酒源绍兴,绍兴是酒都,主要品种有元红、加饭、善酿、香雪四种。女儿红、状元红、花雕酒享誉世界。曾四获国际金奖。1959年起,外交部国宾馆以“古越龙山牌加饭酒”和“花雕坛酒”为各种宴会和国宴专用酒,因此名满天下。黄酒在日本等国外也深受欢迎。

佳肴

绍兴本帮菜富有江南风味,其烹调常用鲜料配腌腊食品同蒸或炖、切,多用绍酒烹制,故香味浓烈。“干菜焖肉”更为绍兴特色菜肴,已入《菜谱》。

茶道

唐代绍兴文人高僧云集,他们嗜茶成风,把茶文化推入“道”的秘境,从此,“茶道”在文化史上树起了光辉灿烂的旗帜。宋代绍兴“日铸茶”为天下第一名茶,有诗“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绍兴的风俗是什么?绍兴的特色是什么?

吼山桃花节

3月、4月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赏花品酒,还可欣赏到精彩的古越民俗风情表演,可谓绍兴旅游一大盛事。

兰亭国际书法节

3月

主要内容包括曲水流觞、大型书法展览、书艺交流拍卖、国际书法旅游研讨会等。兰花是绍兴的市花,每年4、5月间兰亭还举行绍兴兰花节。

公祭大禹

清明节

自夏朝起至今的4000余年,祭禹活动连绵不绝。历代帝王或亲临致祭或遣使特祭。可以说,千百年来,禹陵同黄帝陵一样,已成为炎黄子孙心中的丰碑。1995年在绍兴禹庙举办了新成立以来的首届公祭大禹活动,以后每年清明节都在这里举行共计大禹活动,规模一届超过一届。

上虞葡萄节

8月

8月是“葡萄之乡”上虞的收获时节,葡萄节活动可谓热闹非凡。

绍兴黄酒节

10月

绍兴还是我国酒文化名城之一,喜欢美酒的游客可千万不要错过。

地方文化:绍兴的三乌文化

又称“三乌文化”,这一名称由来己久。它是绍兴地方特色的一种产物,具体所指的三乌即: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

1、乌干菜——乌干莱又叫霉干菜,因其色黑故称乌干菜。一般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和油菜等腌制后晒干而成。此菜味道鲜美、吃了开胃,夏天用它做汤佐餐,还有消暑防痧之效,据说多年陈的干菜效果更佳。乌干菜加淡笋,经过加工,称为“干菜笋”,亦有的称“笋干菜”的,用它蒸猪肉,是一道典型的绍兴家乡菜——“霉干菜蒸肉”,当地人则称为“干菜毗猪肉”。此菜肉血红亮、油而不腻,菜含肉油,肉沾菜香,越蒸越糯,其味甚鲜。据传此菜系明代徐文长所首创。

2、乌毡帽——该帽因色黑、顶圆、有卷边而得名。用的原料是纯羊毛、染色、干燥、修整等工艺比较讲究,生产过程较复杂,先后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它有隔热、保暖、御寒、避雨、遮阴、当坐垫、防止外伤、不易受潮等多种用途。过去小城镇及农村的男子人人头上都爱戴此帽,夏天戴了凉,冬天戴了热,既可当草帽,又可当笠帽,一年四季均可戴用,因而它成为有绍兴地方特色的一件生活用品,也成为绍兴人的一个显明标志。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过去,你如头戴毡帽外出至杭州、上海等地,人们就会说此客自绍兴来。它一直来被当作绍兴人的标志,旧时绍兴的制帽业,主要是制乌毡帽的“毡帽作坊”,而每家“毡帽作坊”都挂有一幅张牙舞爪的老虎画像,奉之为“祖师爷”。乌毡帽的商标也用老虎图案。 为什么毡帽作坊称老虎为祖师爷呢?相传古时有个猎人,因追踪一只破打伤的老虎,直捣虎穴。他在虎穴里发现老虎睡的是一块软绵绵、其形如饼的毡子。很觉奇怪,原来,它是老虎平时拖吃其他野兽以后,将兽毛垫在睡窝里,经老虎身躯的压辗,天长日久,便压成了毡子。于是猎人把这块毡子带回家,洗净晒干,略作加工后,当作帽子戴,不但冬暖夏凉,而且风吹不动,雨淋不湿,戴着很是舒服。有心者从中得到启发,就以羊毛为原料制作毡子,再以这种毡子做成“乌毡帽”,居然得到绍兴本地农民、渔民、山民们的喜爱,一时成为时尚,于是,毡帽作坊如雨后春笋,成为绍兴的一业。

现在这种毡帽作坊已不多见,但年老的农民、渔民、山民们还是很喜爱戴之。

3、乌篷船——这种木船船体矫小,船篷用竹编成,中间夹着竹箬,呈半圆形,并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船由此而得名。

乌篷船是水乡独特的、灵巧的、水上交通工具,一般可容纳四至六位乘客。它的动力是靠船老大(船夫)用脚躅桨,船的航向是用划桨,或夹在腋下当舵使用,来控制的。船行进时,船老大脚手并用,船体就轻盈地漂浮在湖面上了。绍兴除小乌篷船外,还有一种大乌篷船(此类船数量极少),这种船的船身雕刻着各式花纹、图案,船头上雕刻着似虎头形象的动物鹢(古书上说的一种鸟)。鹢居海内,性嗜龙,龙见而避之,所以船工就把它的形象雕刻在船头上,使龙不敢作祟,行船可报平安。这种大乌篷船,船身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船舱宽可以放桌椅,供人打牌、饮宴、看戏等,船尾有两支橹(也有四到八支的俗称四沓头、八沓头),航速较快,专供少数官宦、富户人家游览、扫墓、迎亲、看戏时用的。

碧波荡漾、景色秀丽的鉴猢水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叶叶乌篷扁舟,如一条条乌鱼在冉冉游动。而驾船的船家,坐在船尾,背倚一块直竖的木板,左臂腋下夹着一支划桨,劈水稳操方向,两脚一弯一伸地蹬着“踏桨”。同时,在极窄的船舷上,放着一碟回香豆之类的下酒菜,右手握一把小酒壶,呷一口加饭酒,嚼一粒筒香豆,悠然自得,踏水行进。这就是遐尔闻名的绍兴脚划船。

外地游客,一提脚划船,就会毫不犹豫他说出“乌篷船”来。由于脚划船在全国来说比较罕见,又因为脚划船通常是乌篷的,所以两者会合而为一。其实,绍兴习俗,凡用乌篷的大船、小船,埠船,载货船、搭客船,脚划船、手摇船,统统叫做乌篷船。而用白篷的夜航船、檀船、小梭飞等,则称为白篷船。

绍兴江河错落、湖泊棋布,被称做水乡泽国,素有“东方威尼斯”之誉,绍兴人出门就遇河,抬脚得用船。所以作为交通工具的船,种类很多,规格不一,乌篷船、白篷船,仅以船篷作区别而称罢了。

绍兴的船,除简易的农用船外,大多船头上雕刻出“螭首”,据考这种形同龙头的神物,是龙的九子之一,善治风浪,能使兴风作浪的水族望而生畏。

绍兴的船篷,习惯用细竹竿弯成拱形,一般一扇篷有三个拱,以竹丝作底、面,中间夹以竹著,两边及上下,夹以扁竹片,用铅丝扎住。篷的大小以船的大小为准;篷的多少则以船的长度为准,五扇、七扇、九扇,十一扇不等。其中固定的叫定蓬,活动的是便于乘客上下,欣赏沿途风景。船蓬多用桐油,猪血,黑粉煎熬成”黑油”,涂于篷的外部,能防止雨水渗漏,这就是乌篷,用这种篷的就是乌篷船,包括脚划船、埠船、戏班船等,如果光用熟桐油涂于篷上,其色呈“竹蔑黄”,与黑色的乌篷相对照,就是白篷船了,如夜航船、檀船、夜埠船等多为白篷。据考证,白篷船多系夜间航行,在黑漆的水面上,便于识别,有利安全行驶。如檀船,多半夜晚航行在海湾天黑风高之时,满载几十吨货物,乘潮御风,只能用白篷才易被对面来船识见。夜航船、夜埠船用白篷的道理也在此。

绍兴的埠船,旧时乃主要交通工具,以便民为目的。所以,不仅沿途经过的“客埠”理所当然地停靠、搭客,就是荒畈、野地、桥头、岸边,随时有客招呼,也随时停下搭客。因此,一般航行较慢,加上船舱不大,坐的客人又同在左右两条长板凳上,所以是谈天说地的好场合。如果碰上一二个走南闯北的健谈者,则更会满船笑语。有的船头脑(船家),如鲁迅《风波》中的七斤,还会边摇船边讲听来的城乡趣闻。什么某村某店王嫁囡,嫁妆发了二十四大船,什么某村某家阿公“扒灰”,儿子与媳妇打离婚等等。夜航船是夜间航行的远距离运输船,因客货两运,客人晚上要睡觉,所以总是六舱的白篷大船。船舱里铺有船板,男客睡前、中舱,女客睡后舱,全是统铺。船家出租被褥、席子。夜航船一般在桅杆上悬有船灯一盏,灯上书有“西兴——绍兴夜航”等一类字样。船工除摇橹、打篙的外,凡有纤路的地方都充任纤夫背纤,绍兴夜航船最盛时有东西十几条航线,西线如绍兴至萧山、西兴、闻家堰,坎山、塘头(瓜沥)、临浦、义桥,东线到百官、曹娥、东关、汤浦、哨金等地,都是傍晚下船,天亮到达目的地。因夜航船容量大,时间长,又在晚间,客人们谈天说地更会有充足的条件。上的种种奇闻逸事,官场甚至宫廷秘事,神怪荒诞传说都能在夜航船中交流,明代张岱的〈夜航船〉,就源于此而定其书名。

绍兴四大古镇特色

绍兴四大古镇特色?

绍兴四大古镇是 安昌古镇 、斗门古镇 、 柯桥古镇 、 东浦古镇 。

安昌古镇

安昌古镇是绍兴有名的的四大古镇之一,作为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境内西北端,与杭州的萧山相接,南靠柯桥,北邻杭甬高速。建筑风格延续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依带水,古朴典雅,具有水乡风情的水上婚礼也是别具特色,还是绍兴师爷的家乡,特色的还是安昌的小桥,古朴典雅,姿态万千。

斗门古镇

斗门老街依山而建,沿河而筑,全场1.5公里,背山临水,幽深狭长,青石板小路,宽仅两米多,这里的老宅随处可见,很安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空街,静街,不过,该镇始建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是名副其实的古镇。

柯桥古镇

柯桥古镇是绍兴第一大镇,也是江南名镇,据说清代乾隆南巡时也曾慕名而来,一睹柯桥风采,的景点有五孔风雨可、廊桥,横快在东西向上的古运河上,名为柯东桥,利于桥上,运河风光尽收眼底,还有位于西面的明代融光桥,则得名于水,即柯桥,因此是柯桥的母亲。

东浦古镇

作为绍兴的古镇之一曾是宋代诗人陆游,近代先烈徐锡麟和现代作家许钦文等文化名人的故乡,也好似名气很大的绍兴黄酒发源地,有着水乡,酒乡,桥乡,名士之乡得美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