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资讯 >

木兰围场文化 木兰围场官网

为何说承德避暑山庄的木兰围场,是没有文化的皇家猎场?

我没有听说过这个说法,木兰围场的皇家属性还是挺强的,很多影视剧都会去这个地方取景,而且木兰围场也确实是清朝打猎的地方

木兰围场文化 木兰围场官网木兰围场文化 木兰围场官网


因为这个地方确实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价值,它就是巨大的猎场而已。其实跟文化扯不上关系。

我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虽然作为一个猎场,避暑山庄的木兰猎场只能体现满清骑马射箭之风,但也代表了当时统治阶级的一些文化

一个打猎的地方你谈什么文化?这就等于让体育老师具备数学教授水准一样,能说出这样话的估计也是个半吊子。

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内蒙古草原。

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动物繁衍的草原。

“木兰围场”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狩猎场。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史称“木兰秋狝”。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木兰围场主要由现在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和红松洼自然保护区等三大景区组成。

辽代时,此处为辽帝避暑狩猎之所,有“千里松林”之称。清代,这里为蒙古喀喇沁杜楞君王扎锡和翁牛特镇国公吴塔特的领地。

公元1677 年,康熙皇帝首次北巡塞外,看中了这块“万里山河通远檄,九边形胜抱神京”的地方。

1681年,康熙第二次北巡,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敬献牧场” 的名义划定了14000 多平方公里的围猎场,这座清代的皇家猎苑就此而建立,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皇家猎苑。

参考资料:

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内蒙古草原,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动物繁衍的草原。

“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狩猎场。

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史称“木兰秋狝”。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

扩展资料广袤草原:木兰围场被广亵的草原所环抱。绿茵如毡,坦荡无际,风吹草低见牛羊成群。极盯远眺,蓝天、白云与草原、羊群相融相连。间或传来骏马的嘶鸣和牧羊人的音哨,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连绵山丘:木兰围场周边的坝下为冀北山地,是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处。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奇峰林立,怪石鳞峋。

坝上为蒙古高原南麓,中部山势低矮浑圆,丘陵起伏,有如波浪翻滚,西部沙丘绵延,起伏跌宕,雄浑壮美。旅游人不出森林公园,即可领略到山地、高原、丘陵等不同地形地貌的特有风韵。

参考资料来源:

坝上其实是一个统称,京北坝上和木兰围场坝上,人们意识里面的坝上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也就是清代皇帝围猎的地方,木兰秋狝的皇家猎苑。

1.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最北端,距离承德市区120公里。去围场旅行可以从北京或承德出发。从北京北站乘坐开往赤峰的火车2559次到河北四合永站下车(行程约7小时);也可乘从承德往通辽方向的6029次(行程3小时),该站离围场22公里,有中巴车直达。

2.去围场的另一途径就是从北京西直门长途客运站乘汽车经承德到围场,途中约需10小时。有车的朋友不妨自驾车前往。

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主要由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和红松洼国家自然保护区等三大景区组成。

这里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汇地带,地形结构和植被复杂。山地高原交相呼应;丘陵曼甸连绵起伏;河流湖泊星罗棋布;森林草原交错相连。尤其是浩瀚的林海与大面积天然草原浑然一体,优美壮观。盛夏,气候清凉宜人,草原绿草如茵,繁花似锦。隆冬,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因此,这里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聚集的天然名苑。“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同时它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A(猎)”之所。在距今300多年前,这里曾被清王朝皇室看中,辟为“木兰围场”。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和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木兰秋?A(猎)”,前后共举行了百余次。1690年,这里还发生过举世闻名的“乌兰布通之战”。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给这优美的自然景观赋于浓厚的历史文化内含,为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如亮兵台、将军泡子、十二座联营、塞北佛石庙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和故事也因此在民间流传。

木兰围场 ★★★

【介绍】木兰围场曾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猎之所,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区,距北京450公里。一年四季景色皆宜,春夏时节,万顷松涛,清风习习;茫茫草原,繁花似锦,游人徜徉其间,心旷神怡,不知有暑。八月金秋,红叶满山,霜林叠翠,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和艺术家前来观光、摄影、写生。一到冬季,林海雪原,莽莽苍苍、气象万千;雪凇玉树,无限情趣。丰富的冰雪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滑雪、狩猎的理想场所

【主要景点】将军泡子、西大泡子、月亮湖、七星湖、乌兰布统古战场等。

【简要内容】盘龙峡谷,公主湖(西大泡子)东沟,夹皮沟、西大坡、五棵树、五彩山、人工湖,大峡谷、三拐子沟,桦木沟、蛤蟆坝,胡家湾子、刘家地,小红山、三岔口等。

木兰围场名字的由来

木兰秋狝”与“木兰围场”

“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

“哨鹿”打猎时八旗兵头带戴鹿头,在树林里口学鹿啼叫,引诱异性 ,是一种诱杀的打猎方法。

“围场”是汉语,意思是按预先选定的范围,合围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 狩猎。

“木兰秋狝”中的“狝”就是行猎的意思。

古代帝王外出打猎根据不同季节,分为四种类型:春叫“搜”、夏叫“藐”、秋叫“狝”、冬叫“狩”,即春夏秋冬四季打猎。

“木兰围场”作为清王朝塞外的皇家猎苑,自康熙二十年建立木兰围场到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历史中,他们共来围场99次,举行木兰秋狝大典88次,其中康熙来木兰围场40次,举行秋狝38次;乾隆来围场48次,举行秋狝39次;嘉庆来围场11次,举行秋狝11次。

这里成为清帝避暑、从事联络北方蒙古诸部和其他少数民族活动的重要场所。

其间一些重大事件就是在“木兰围场”与“避暑山庄”之间运筹的。

历代清帝,皆激扬文字,赋诗撰文代不绝书,随围大臣,纷纷赞奇颂胜,创造了辉煌的“木兰秋狝”文化。

清朝皇帝把秋季定为最佳狩猎时期,几乎每年都会组织大批人马来到围场进行狩猎,即 “木兰秋狝”,即时皇帝亲临。

“木兰秋狝”正是“秋以狝治兵”,实则是训练八旗将士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以此达到以兵治国。

地址: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北端(红山军马场)

交通:

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最北端,距离承德市区120公里。

去围场旅行可以从北京或承德出发。

从北京北站乘坐开往赤峰的火车2559次到河北四合永站下车(21:03发车,次日4:06到四合永车站,行程约7小时);也可乘从承德往通辽方向的6029次(8:31发车,11:38到四合永,行程3小时),该站离围场22公里,有中巴车直达。

去围场的另一途径就是从北京西直门长途客运站乘汽车经承德到围场,途中约需10小时。

我可爱的家乡——木兰围场资料

承德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与内蒙古草原接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草原。“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每年秋季,这里都举行一次军事色彩浓厚的狩猎活动,史称“木兰秋狝”。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清朝在沿途修建了许多行宫,于是有了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如今在青山碧野之中仍存有古朴典雅的七通碑,独特的庙宫合一建筑——东庙宫,富有传奇色彩的练兵台、将军泡子,成为游人凭吊怀古的好去处。

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在这里建立了方圆一万平方公里,含72围的狩猎场。到嘉庆25年(公元1820)前后140年共举行“木兰秋狝”105次。1690年,康熙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平定噶尔丹叛乱的乌兰布通战役。木兰围场秀丽的景色也引起了影视艺术家的瞩目,先后有《响铃公主》《四渡赤水》《江湖奇侠传》(郑少秋主演)《荆轲刺秦王》(张丰毅、巩俐主演)《还珠格格》等二百余集影视剧在此完成。

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木兰是满语哨鹿之意。何为哨鹿?打猎时八旗兵头带戴雄鹿角,在树林里口学公鹿啼叫,引诱母鹿,是一种诱杀的打猎方法。围场是哨鹿之所,即皇帝打猎场所。木兰围场在清代是原始森林和辽阔的蒙古草原。到了清朝晚期,宫廷下令,对木兰围场原始森林进行砍伐。到了清朝晚期,原始森林被砍伐一尽。全国解放后,1962年,国家决定在此建大型机械化林场。经过林场工人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现在木兰围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林场,浩瀚森林已经恢复当年的活力。辽阔的蒙古草原,焕发出青春与活力。满山遍野的山花,笑迎天下游人。国家领导人对此的评语是:"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木兰围场是动物的天堂,影视剧的最佳外景地。

当时的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禽兽的分布,划分为72围。每次狩猎开始,先由管围大臣率领骑兵,按预先选定的范围,合围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并逐渐缩小。头戴鹿角面具的清兵,隐藏在圈内密林深处,吹起木制的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雌鹿闻声寻偶尔来,雄鹿为夺偶尔至,其他野兽则为食鹿而聚拢。等包围圈缩得不能再小了,野兽密集起来时,大臣就奏请皇上首射,皇子、皇孙随射,然后其他王公贵族骑射,最后是大规模的围射,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内有一幅《乾隆木兰秋狝图》,生动地描绘了清代围猎的壮观情景。每次围猎,一般要进行二十几天。围猎结束以后,以张三营行宫(现隆化县境内)举行盛大的庆功告别宴会,饮酒歌舞,摔跤比武。并宴请蒙古等王公,按军功大小,予以奖赏。

现在,围场还保留着东庙宫、乾隆打虎洞和石刻、古长城说碑等十几处清代皇帝行围狩猎和北巡围场的文物古迹,以及点将台、将军泡子、十二座连营等古战场遗址。围场不仅是著名的狩猎名苑,更是一个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优美的自然风光被田纪云副委员长赞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塞罕坝景区一百多万亩森林,一百多万亩草原,为游人提供了回归自然、旅游观光的美好去处。

春夏时节,万顷松涛,清风习习;茫茫草原,繁花似锦,游人徜徉其间,心旷神怡,不知有暑。八月金秋,红叶满山,霜林叠翠,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和艺术家前来观光、摄影、写生。一到冬季,林海雪原,莽莽苍苍、气象万千;雪凇玉树,无限情趣。丰富的冰雪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滑雪、狩猎的理想场所。

1991年国家建设部通过专家论证把木兰围场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随着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增强,来这里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到1998年年接待游客已达45万人次。

木兰围场,在清代康熙年间,是一片水草肥美,林海雪原之地。后来被康熙帝封为皇家猎苑,也是清朝的军事训练基地。

康熙,雍正,乾隆,先后在这里进行狩猎百余次,历史地位和政治地位相当高。

木兰围场被划分为72个小围,每年皇帝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围猎,可持续发展~~!

平时由八旗子弟在这里驻守,保护,不允许百姓进入耕作,打猎。

到了清末,渐渐荒废,八旗子弟不再吃皇粮,有人渐渐卖地谋生。

到了慈禧时期,割地赔款,开围卖地。每一百倾为一号,卖给南方的大地主,满清贵族。主要的汉民祖籍山东的最多,当年闯关东的山东人,一部分去了东北,一部分进入围场。

最后的三次破环,是日本鬼子侵略,参天的大树,上好的木材,砍了以后,直接放进滦河,飘进天津港。

国民党战败,带不走的,一把火烧掉。

解放了,可是到了疯狂的大跃进,大炼钢,就地取材,砍树炼钢。

把围场的植被破坏殆尽。(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