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线路 >

克里米亚战争是谁发动的_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于哪个国家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为何会战败,谁才是这次战争真正的赢家?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为战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装备落后,物资不够,军心不稳;最终英法联军才是这次战争真正的赢家。

克里米亚战争是谁发动的_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于哪个国家克里米亚战争是谁发动的_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于哪个国家


俄罗斯与英国、法国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的战争,俄国因为武器和军队战斗力不如英法联军因此败北,赢家肯定是英法联军,确定了在小亚细亚地区的领导权!

对方的打法让俄国很不适应,因此俄国为了调整,也做了很多战术上的改进,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真正的赢家是罗马尼亚。

简述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结果?影响?

原因结果:战争是尼古拉一世发动的。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分割土耳其,争夺黑海海峡控制权,尼古拉一世发动了战争。由于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俄军在战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眼看败局已定,1855年3月2日尼古拉一世服毒自尽,继任的亚历山大二世结束了克里米亚战争。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讲清:尼古拉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和克里米亚战争有关,是尼古拉一世挑起战争、亚历山大二世结束战争的。

影响:.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加重了国内的经济危机,农民起义不断,沙皇的专制统治岌岌可危,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了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从1815年组建“神圣同盟”开始,就充当了欧洲的霸主,对各国的革命运动进行干涉,充当欧洲的宪兵。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使俄国失去了干涉别国内政的可能性,俄国的国际地位下降,欧洲霸主的地位丧失。

3.俄国加紧了在远东地区的扩张。正如马克思所说,俄国由于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要向英法复仇,当英法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时候,俄国趁火打劫,从中国割占了大片领土,攫取了很多特权。

历史上,克里米亚究竟是谁的?

历史上,克里米亚究竟属于谁?

不得不说,自从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之后就一度成为热点,甚至还有很多网友好好的研究了一番克里米亚的历史,毕竟,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声称对克里米亚拥有主权,那么问题来了,克里米亚半岛在历史上究竟属于谁呢?

从历史角度来看,早在13世纪克里米亚半岛上就建立了一个汗国,从历史书中可以找到,13世纪30年代,蒙古人征服了克里米亚半岛以及黑海北岸草原地区。13世纪末,金帐汗国在克里米亚地区设置总督管辖区。公元1443年,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裔哈吉-格莱在当地突厥鞑靼封建主的支持之下,脱离了金帐汗国,并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克里米亚汗国,此时的克里米亚汗国是一个伊斯兰国家,统治者是已经被伊斯兰化了的蒙古人。

不过,好景不长时间到了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占领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和黑海沿岸,达到全盛时期,克里米亚汗国也不得不向奥斯曼帝国称臣,并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一个附属国,此后,在奥斯曼帝国的支持下,克里米亚鞑靼人多次进攻莫斯科公国,掠夺财富和人口,把斯拉夫人当成奴隶卖到奥斯曼帝国和其他地中海沿岸国家,仅仅在1572年围攻莫斯科的那一次,就捉拿了15万斯拉夫人。

不过,随着莫斯科公国逐步走向强盛,黑海另一边的奥斯曼帝国就逐渐走向衰败,公元1683年,奥斯曼帝国在维也纳战役中失败,因此,奥斯曼帝国不得不与莫斯科公国签署《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至此,俄罗斯获得了黑海北岸地区和刻赤海峡,并打通了黑海的出海口,就这样,当时的克里米亚汗国直接并入俄罗斯版图。而且,此后的100多年时间里面,克里米亚一直都在俄罗斯的版图内。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时间到了20世纪的1954年,为了庆祝乌克兰哥萨克人赫梅尔尼茨基同俄国结盟三百周年,赫鲁晓夫遂借机主导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将克里米亚州作为恒久友谊的象征划入乌克兰。由于当时乌克兰也属于苏联的一部分,所以,俄罗斯人当时并没有提出反对,直到苏联解体之后,克里米亚的主权还一直归属乌克兰,俄罗斯当时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原因就在于乌克兰承诺将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黑海舰队驻地,长时间租赁给俄罗斯使用。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克兰内部的反而声浪越来越高,这也进一步导致了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化,最后乌克兰干脆拒绝租赁黑海驻地给俄罗斯使用,就这样,克里米亚地区再次举行公投时,90%以上的克里米亚人都同意加入俄罗斯,当前克里米亚已经被俄罗斯纳入版图,当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指责克里米亚是被俄罗斯吞并的,并拒绝承认公投结果。

陆地是属于强者和王者的。毕竟草原民族来来去去,谁记得谁?克里米亚半岛正式被人们所记住的是克里米亚汗国,那是西征的蒙古金帐汗国分裂瓦解后的产物,克里米亚汗国依附于当时欧亚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是莫斯科公国的心腹大患,最惨的一次,莫斯科大公联合诸多罗斯公国对抗蒙古人时,被克里米亚汗国偷袭,结果莫斯科被杀被掠被卖一空,后来莫斯科大公不得不依附于它,并靠其它公国填补人口。随着莫斯科公国的日渐强大和吞并其它汗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十次俄土大战,才最终获得克里米亚半岛,因此毛熊对它感情很深,它是黑海的心脏,也是与东正教中心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最近的。但是直到二战前,半岛上居民仍然是以鞑靼人为多,后来二战时鞑靼人勾结德军,战后清算全迁西伯利亚,从俄罗斯北方移民,但新移民又不会搞种植养殖,因此才有赫鲁晓夫大手笔一划到乌克兰,让乌克兰人指导"可爱愚笨的北方人"生产。但当时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同兄弟一样,即使吃饭也是用的同口锅,对这些事自然不计较,也根本不会去考虑万一分家后会怎么样。但当某一天分家时(苏联解体),兄弟阋墙,各起异心,互相捅刀子,看谁捅对方最狠,这就是今天的克里米亚问题,没有答案就是答案。

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历史悠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苏联十月革命后,克里米亚就划归俄罗斯管辖。

克里米亚是中国的,唐朝时薛丁山征西收复黑海!

历史上的问题不必考虑,关键是当前的情况必须安照世界地图的标定来确定。那就是说克里米亚毫无疑问肯定是乌克兰的神圣领土,这也是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及联合国所共同公认的!

应该是女娲的!她补天的时候不掉下来一粒沙子,便成了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历史上属于奥斯曼帝国,后来属于俄罗斯,全民公投属于俄罗斯。

肯定是乌克兰的,最早的国王来自瑞典,到达乌克兰,然后逐步扩张势力,到达圣彼得堡再到莫斯科,你看离乌克兰越远的越离开统治中心。莫斯科因为是蒙古人的狗腿子帮助蒙古收税的,所以实力最强,打败蒙古人以后得到了统治地位。

历史上俄罗斯也是从基辅罗斯发展而来的,那时克里米亚还属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是俄罗斯强大了才从奥斯曼帝国手里抢来的,谁拥有它都有自己的的道理,最后还得靠实力说话。

谁有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资料?

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1856年)

19世纪沙俄继续黑海地区进行扩张,企图夺取黑海海峡,引起了英、法等列强的不满,1852年土耳其将耶路撒冷圣地的伯利恒教堂交给天主教掌管,俄国借机要求对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徒拥有特别保护权,被土耳其拒绝,1853年7月俄军占领土耳其保护国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10月俄土战争爆发,英、法、萨丁先后加入土耳其一方。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故称克里米亚战争。

战争爆发后英法按兵不动,土军单独在巴尔干、黑海、高加索与俄交战,在巴尔干,土军凭借兵力优势击败俄军,1854年6月俄军在普奥压力下撤出侵占的摩尔多瓦瓦拉几亚两公国。在高加索,土军1853年于10月27日对圣尼古拉发动进攻,11月土军受挫,12月俄军击败土军。在黑海方向,两国爆发了海战,1853年11月俄黑海舰队在锡诺普海战中全歼土耳其分舰队,俄国获得黑海制海权。

1854年1月英法舰队进入黑海,俄对英法宣战,6月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的瓦尔纳登陆,海军将俄舰队封锁在塞瓦斯托波尔。7月俄军在高加索击溃土军主力。9月,英、法、土联军在克里木半岛登陆,20日,联军突破俄军防线,逼近塞瓦斯托波尔,俄军尽一切可能迅速加强了防线,10月17日联军开始进攻塞瓦斯托波尔。10月25日,俄军袭击了联军后方,11月5日,俄军对联军发动反攻被击败,第二年6月18日联军强攻塞城,被击退。8月16日,俄军再次发动大规模反击被击退,联军随后进行了大规模炮击,9月8日,联军攻占塞瓦斯托波尔,此战进行了11个月,双方损失惨重。

1855年双方在高加索卡斯进行激战,6月俄军包围卡斯,9月攻城受挫,围困致11月土军投降。1856年3月俄法签定「巴黎和约」,黑海中立化,俄国失去了在黑海拥有舰队的权力,俄国对黑海扩张的长期努力前功尽弃。

这场战争中落后的农奴制俄国损失惨重,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使用了线膛枪、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陆海军作战效能,铁路和电报也使军事行动的后勤指挥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1856年)

19世纪沙皇俄国继续黑海地区进行扩张,企图夺取黑海海峡,引起了英、法等列强的不满,1852年土耳其将耶路撒冷圣地的伯利恒教堂交给天主教掌管,俄国借机要求对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徒拥有特别保护权,被土耳其拒绝,1853年7月俄军占领土耳其保护国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10月俄土战争爆发,英、法、萨丁先后加入土耳其一方。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故称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战争”),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使用了线膛枪、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陆海军作战效能,铁路和电报也使军事行动的后勤指挥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