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线路 >

金山岭长城走到司马台 金山岭长城走到司马台长城

关于金山岭走到司马台的行程

【1.请问司马台长城开放了吗?】

金山岭长城走到司马台 金山岭长城走到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走到司马台 金山岭长城走到司马台长城


开放了,去年11月份去就已经开放了。另外,旁边的古北水镇也在营业,传说不错,不过我没去过。

【2.从金山岭走到司马台能走过去吗?中间通吗?】

中间是通的,但是上了司马台时,需要支付司马台的门票。另外,金山岭有一段路很破旧,有些危险,亲亲如果真的去穿,要小心,注意安全。

【3.从金山岭走到司马台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只是走路,很快,大概两三个小时就可以搞定。

如果还要走走停停,拍照,看看风景,那么得四五个小时。

【4.如果当天早晨乘公交从北京到金山岭,穿过司马台,再回北京,能实现吗?】

说实话,不太现实,早晨坐公交过去,折腾来折腾去,到了金山岭也得三四个小时,穿越也得四个小时,回去是否还有末班车这个确实不好说,尽量不要冒险,还是修整一天,第二天逛逛别的地方回北京比较现实。

想爬长城,从金山岭到司马台这一段。是从金山岭开始,司马台下呢?还是反过来好?大概要多长时间?6个小

建议先去司马台,后去金山岭,因为下午从金山岭比从司马台回京方便。早上从东直门长途汽车站坐970或980到密云汽车站,转开往新城子或大角峪方向的小公共,在马场下车,马场离司马台长城还有7公里,需要打车前往,15元左右。 从司马台走到金山岭需要4-5小时的时间,之间跨越北京与河北的省界。金山岭长城距离101国道金山岭景区大门4公里,打车到国道10元左右。在101国道金山岭大门可以坐承德-北京的过路车回北京,车很多,晚上6、7点还有回北京的过路车。

黄崖关金山岭和司马台游玩攻略

黄崖关金山岭和司马台都是我们在长城游玩的时候必须经过的地方,这里留下了古人的英魂和气魄,在这里见证一个个历史典故和传奇的时代,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介绍。

游长城感悟

工程浩大不管是到那一段长城,我常惊叹于工程量的浩大和艰辛!

长城在崇山峻岭中,随山势蜿蜒爬升,如今的游客即便是爬上一段,已然气喘吁吁了,面对这壮观雄奇的人造奇观,不免常常脑补一幅幅画面:

在当年的条件下,修建过程得有多艰难?

建城场面得有多宏大?有多少人为此毕生奉献,甚至是生命?

长城建成后的几百年间,又有多少兵士在这一座座寂寥的烽火台上孤独守边?

修建长城很有必要吗?

感叹于工程的浩大之余,我不免又想,这种劳民伤财的工事,真的是必须吗?在历史长河中,发挥过多大作用呢?投入与收获相匹配吗?

如果把修建长城的成本,人力和物力,转投于增强国力,训练精兵上,会不会效果更佳呢?历史也反复证明,当王朝濒临灭亡时,再高大的关楼,再雄伟的城墙,也挡不住外敌入侵。

从长城看民族性格

长城是保守的,因为它从选址那天起,就意味着对长城以北土地的默认放弃!它默默矗立,潜台词是:我不稀罕你们北边的山川草原,你们也别到我们南边来,咱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往往是打脸的!明末,在长城防御体系日臻完善后,后金大军却一次次越墙而入,闹腾的比任何时候都欢实,历史就是这么吊诡!

一个奔放自由,大开大合的王朝是不会做此选择的,例如唐朝。

其实,几千年来,长城,才是我们民族性格的最佳体现。为了应对的炒作,我们常宣讲强大了也不会称霸,倒不如在国际上好好宣传一下长城几千年的建造史。

我们爱好和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长城,就是岁月积淀下来的证明!

长城有必要修这么完美无缺吗?

长城是美丽的!美丽在它的绵长和完整。

它翻山越岭,绵延上千公里,一望无际,无穷无尽,严密护卫着京畿内地。我看到,有好多陡峭的顶峰,敌人完全不可能攀越,为什么还要修建那么墩实的城墙?换句话说,这万里长城,果真非得严丝合缝地连成一线吗?

我看未必!也许,当年建城的策划者,也有些强迫症了,当长城越修越长,初具规模后,愈发把它当成了艺术品看待,建城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必须要修到完美才行!此时,修长城已然不是为了防御,而是为了---艺术!如此,才成就了千百年后的旅游奇观。

北京地区的明长城示意图

我的自驾路线

我是从天津自驾去的金山岭长城。

去程路线,根据高德地图,选择绕道北京东六环,路遇堵车,变更路线,在常屯桥下高速,在乡镇公路上绕来绕去,最后在密云上大广高速。

在金山岭下高速(巴克什营),走G101国道,有一段泥泞路面特别难走,大概2,3公里左右,过去这一段就好走多了。到达金山岭长城停车场大概用时4个多小时(刨去吃饭休息时间)。

游玩金山岭长城后,仍沿G101国道西行,折向南,转X104县道到了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全程二三十公里,但中途会有严格的安检,比较耽误时间。

我的自驾路线图

从古北水镇出来,上高速很方便,五分钟即能上大广高速。回天津我按百度地图导航,走的平程路,转津蓟高速,一路南下,不到4个小时即回津。

建议:

我这次是被高德地图坑了一把,以本人的经验教训,由天津去金山岭,完全没必要绕道北京东六环,可选择走津蓟高速,再走五十公里左右的平程线。

平程线,双向国道,路窄一些,但路况很好,多盘山弯道,我倒挺喜欢这种方向盘的操控感,沿途林荫小道,密林葱郁,风景也不错。

住宿

强烈不建议在古北水镇景区住宿,价格贵的离谱,我没有网上预订,游客中心服务台一问价,标间六百多。

景区的住宿规定很坑爹,是由景区管理中心统一调配的,并不像常见的游客自主选择模式。也就是说,客栈即便有房间,也不能违规接待游客,必须接受管理中心的分配,说白了就是统一定价,当然,是定高价,不是定低价。

后来,我来到古北水镇附近2公里的司马台民俗村住宿,这边也是统一定价,统一调配,但在路口遇见有招揽拉客的,讲价到160元住下。既然有拉客的,说明客源不足,在此情况下,景区仍统一拔高价格,且不允许客栈私自接客,这规定我看实在是不合理。

司马台长城上,俯瞰古北水镇

哪一段长城好

1、个人感觉,若只是想看一看长城,则金山岭属。这里是现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长城,被誉为明长城之精华,也是万里长城最险要的一段,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等美誉。

金山岭是名不虚传的,这段长城,距离较长,有十公里之多,若你想挑战一力,这个长度也足够你体力发挥,这是司马台和黄崖关长城比不了的。沿线视野开阔,敌楼密集,景观奇特,建筑艺术精美。登山北观群山似涛,东望司马台水库如镜,南眺密云水库碧波粼粼。

金山岭长城

2、司马台长城的特色是可以夜游长城,看夜色中的长城,在灯带的映衬下,如一条巨龙,凌空盘旋,蜿蜒爬升。并能俯瞰灯火通明的古北水镇,在无数灯光映衬下,如梦似幻,体验还是很独特的。

司马台长城的地势更高,全程爬下来很考验体力,建议买单程索道,坐索道上山,步行下山,单程索道90元。再加上古北水镇的食宿价位较高,所以,想看长城,来司马台长城是花钱最多的,想夜游长城,并夜宿古镇,花销更是不菲。

古北水镇夜景

三点提示

1、古北水镇的夜景不错,白天就逊色很多,大多是人造景观,不看也罢!司马台长城的门票可单买,售票处就在水镇游客中心附近,坐旅游车进去,穿过古北水镇,直达长城脚下。下山后,也是走单游长城通道,扫码出去,坐旅游车回售票处。

2、夜游长城下午5点多即可进去,到晚8点停止放行,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提前把食宿问题解决妥当。

3、坐缆车上司马台长城,下缆车后走几十米,有一个三岔路口,记着要走右边的上山路,去往东8楼,不要去东5楼,那样的话就到了中间地带,位置很尴尬,上山的话等会还得回来,下山的话精华段还没看到,这虽是小细节,但现实中我还真见到有人走错过。

司马台长城景区示意图

古北水镇,仰望山顶的司马台长城

金山岭徒步至司马台应如何安排?

去金山岭从六里桥长途车站坐到承德的长途车(可以到三元桥或大山子拦车),途径金山岭时下车(还要走一段路或打车) 去司马台在东直门坐970、980路到密云,换乘到大角峪的中巴或小面到司马台。 从金山岭到司马台要走4-5个小时。一天之内基本可以,如果太晚可选择住在司马台。

『云 . 游』长城随笔② 三去,司马台

01

那是在许多年前,曾看过一幅摄影作品,画面中在白纱般的云雾浓浓淡淡地遮掩下,一段残破的城垣如垂链般悬挂在一座接近90°陡壁上。

那幅图片的主旨,意在诠释人类文明的脚步是如此的无所畏惧,而我也确为图片中喷薄出的气势所震撼了,以至疑惑,人们为什么要修建这么一座建筑在这样的陡壁上?人们怎么能修建这么一座建筑在这样的陡壁上?

后来知道,那段残破的城垣原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而那段长城的位置,就在司马台。

去过三次司马台长城——就算三次吧,第一次去那里时是03年,那年北京在闹非典,五一黄金周时也没敢去到外地,怕被隔离,于是便开车带着父母去了司马台。

从北京上京承高速,到司马台得有120多公里的样子,这距离不算近,当时已经风传一些景区被关闭的消息,但不见媒体,以为总要给大家留一些能散散心的地方,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了。

过密云县城后心里便开始打鼓了,一路寻找相关公告,结果没有。一度以为自己得了便宜,然而车到101国道小汤河路口,在去往司马台长城的公路上,迎接我们的却是一根档在道路上的横杆,那里也被管控了,而路标显示,那里距离司马台长城仅剩下了最后9公里。

120:9,当时缺乏公开的透明机制,确是害人不浅!

不能去司马台,我们就沿着101国道继续北行,九至十公里的样子到了古北口,在快进古北口隧道前,向东眺望,可见一座座烽燧傲立于峰巅,一道城墙将它们串联,高高在上地游走于连绵的山脊之间。

从走势来看,那段长城应属于蟠龙山长城的一部份,它与司马台、卧虎岭长城,共同构筑起了古北口长城。1933年,为抵御日军进犯华北,打响了的长城抗战,古北口便是其中最是艰苦卓绝的主战场之一。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的将士们,用他们的热血之躯,在这里的崇山峻岭之上铸就了中华民族宁折不屈的脊梁。

那时本想着去到镇里,去寻找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的公墓祭扫,但由于那个时期的尴尬,当地人避我们如瘟神,我们自也就不便满处招摇,如此慕名而来,却铩羽而归,难说不遗憾,这就是我与司马台的第一次经历。

02

再次去是第二年春天,那次我是一个人坐公交车去的,由于不是周末,北京市区没有直达那里的班车,所以不得不先到东直门客运站坐车到密云。不常去密云,所以在郊区车上冲动着想约上几位密云的同学小聚,并且给大学时隔壁宿舍的老大拨去了电话,热聊了些多年不见的是是非非,但最终没有告诉他我在奔往密云的路上。

大家都有太多各自的事情,而我们也不再是操场上弹着吉他唱到天亮的我们了。只这一个凭空的电话和客套,也让自己多了许多无妄的烦恼,下车走在密云的街道上如做贼一般,生怕在这个不大的县城里撞见谁,或被谁撞见。

密云县城也没有直达司马台的车子,这让我没有想到,还好路遇好心人指点,再坐车慢慢悠悠地过了太师屯,到了马场。那是一个山脚下的小村庄。那里的人们对于司马台的旅游业务驾轻就熟,有许多三蹦子就停在村子的路口上,见到背包客下车,就蜂拥上来问要不要去司马台。

从马场到司马台大概还有五、六公里,这是司机告诉我的,也是与乘车价格相关联的数据,和我事后从地图上测量的距离差不多。那一路都在上山,虽算不上陡,却也难为了那辆三蹦子。

力不从心的三蹦子发出震耳欲聋的噪声,与掺着机油味的冷风一道排山倒海地涌入车厢,让人不觉地裹紧薄羽绒服的领口和袖口,并盼着这个行程赶紧结束。在车子缩着脖子隔着小窗,望向司马台村后边的山,那里多半是光秃秃的,就山上的风景而言,让人失望的一般。

司马台水库在司马台长城的山脚下,上山的盘山路从那里经过,那里周边的植被还算繁茂,但也是被装点出的强颜欢笑。早春的绿意还欠单薄,浅浅地浮在干枯的树冠上,似乎一阵山里的风,就能把它给吹走了。不过随着山路走过去,却能见到几树山桃,花开得纵情的灿烂,那是春天留给那片荒凉的大山最是动人的记忆。

以水库做分隔,山脊上的那道长城被分为东西两段,西段长城翻过一道山梁进入到河北承德滦平县,在那里它被叫做金山岭长城。东段长城便是司马台长城,它最终要通到仙女楼。之所以这么分割,那不是古时长城的意愿,因为今世的长城不再是一个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它已经成为一个个景点,被各个管理机构分段占据,这点倒是有些像是古时管理各段长城的卫所。

那位好心的三蹦子司机告诉我,如嫌回京绕路,可以偷着从金山岭长城上穿过去,出北门就能上到101国道,那里是滦平县的花楼沟,如果运气好,在那里能拦到承德到北京大巴车,直接回京。

不过,游过司马台长城后我就已经腿酸脚痛了,连水库上边的索桥都懒得下去,更别说,翻越金山岭去试试逃票的运气。于是,依旧是原路返回,把金山岭留给了将来,这是第二次司马台之旅。

03

第三次去司马台,依旧是全家总动员,只父亲因有工作未能参加,他的名额让给了另一个小男子汉,那就是还小的同同。那时他真的还小,大概就五岁多的样子,当然,这也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爬长城,我对他说,“第一次爬长城,就上司马台,你还是很厉害的”。

和他说这话时,鼓励有一些,嫉妒也是有一些的。

与前两次不同,京承高速那时已全线通车,因而从市区开车去到司马台就快捷许多。京承高速上专门设有司马台的出口,从那里出来,也要经过司马台村的,但到长城也就只剩下了三四公里的样子,很方便。

这次是秋游,司马台水库周边的植被已经层林尽染了,景色却是动人。但看红叶来司马台不是什么太好的选择,这里的山依旧是光秃秃的,着花岗岩峭壁,大凡有些植被,也都是些低矮的灌木,远远看去灰土土的。这片群山是燕山山脉的一部分,其主峰雾灵峰就在离此不到20公里的地方。

这次我做向导,还是负责任地带领大家走了东段,我相信同同行。同同也却是表现不错,一路都走在我们前边,还时不时地站在远处催促我们,而我从东2爬到东4就已经汗流浃背,呼哧带喘了。

在东4露天的敌楼上吃过午餐,我们向更高处进发,那里要经过一段高耸陡峭的石路,需要手脚并用地攀爬,石路的一边便是单边墙了。

所谓单边墙,是因为山脊狭窄峻拔,容不下建宽厚城墙的空间,因而古代匠人因势利导,在山梁一侧上筑起坚固的防御高墙。虽与我们想象中的长城模样大相径庭,但它依旧是长城,是长城形态的一部分,它是古人因地制宜又奇思妙想的智慧体现。

司马台长城也因长城形态的多样而成为典范。

司马台长城,就是因为融会了众多如此的多样形态,而成为了长城典范。我国古建筑学家、原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先生,生前曾赞誉说,“长城是世界之最,司马台长城堪称长城之最”。1987年,司马台长城因它是保留明代原貌的建筑遗址,被确定为原始长城,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04

过东5,长城城墙两侧基本上就没有城垛保护了,城墙尤如一条大道,随山势起伏,将一座高过一座的敌楼链接起来。每走完一座,都是精疲力竭,不想再爬下一座了,可看到了不远处的另一座,就又像听到了前进的号角。

而只要你适时回首,就会发现自己所积累起的高度,已经可以俯瞰群山。从这个高度望向对面蜿蜒游走的金山岭长城,就如沧凉起伏的群山间暴起的一根青筋,群山漫无尽头,长城也漫无尽头,群山漫延到天边,长城也漫延到天边。那是一幅宏大视野的画卷,因为长城游龙般的盘行,而使得并无姿色的山变得灵动飞扬,恢宏壮丽。

我在想,如真有这样一幅画,是不是应该给它起个名字,叫做《江山》!

同同也累了,但他还在坚持,他更感兴趣敌楼旁小摊上挂着的,我说爬到就能得到。此程的点我设在了白云楼,其后还有望海楼,虽也有提升,但地势已平缓许多。

在望海楼我们举办了一个小小的仪式,将登上长城的授予了五岁的同同,波和奶奶在一旁热烈鼓掌,同同很羞涩,说自己最多也就应该得到一块银牌,他说爸爸应该得。波淘气地说,“家里没钱了,不能给爸爸买了,而且这里也不卖银牌呀,咱就凑活得个吧,加油,小孩儿,你很棒的”。

随后他们娘仨下山,我继续爬向更高的东12,那段路并不好走,原本的长城已经坍塌成了碎石堆,只能从一块块碎石上攀上去。东12又叫做将军楼,过去不远,到更高处有一座平台,那里就是游人所能合法到达的最东端了。

我第二回来似乎还能去到东13,这回连那里也不能去了。这里有保安大叔拦着,说前边长城太危险了,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家返回,他们说就在山下望着呢,过一个人就要扣工资,好吧,那我就别惹人嫌,就走到这里吧。

长城不惧保安大爷的阻拦,它沿着危岩峭壁继续前行。就在不远的前方,长城陡然提升,爬向至高处的仙女楼。而那段陡然升起的城墙,就叫做天梯,它高程达一百米,坡度达85度,我开篇所见到的那副让人心灵震撼的摄影作品,就拍摄于此。

好了,三次游司马台长城就说到这里吧。返京的路上我曾想,如果自己来,是不是应该留宿一晚,然后第二天去爬爬金山岭长城呢?

或许应该吧,但看到后视镜中,已倒在后排座上熟睡的同同,我又觉得那选择或也不重要了。金山岭,我会和同同一起爬上去的。

----------------------------

我是云行笔记,在此潜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让我们来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

古北口-金山岭-司马台长城穿越(请有经验的人回答)

我于04年6月花2天穿越这条路线。早上西直门坐火车中午抵达古北口站,爬5/6小时山路当日黄昏抵达金山岭,夜宿金山岭民宿30元/人。第二日早6点起,7天从金山岭出发,12天前到达司马台的望京楼。攀天梯到15号仙女楼,后面过天桥到达16号望京楼异常险峻,当时带的sony相机只能放背包里手脚并用过天桥,很遗憾没有过天桥的照片!到达望京楼后翻个山坡就下山了,坐个到火车站乘当日火车回西直门!惊险的两天。为啥6点多从金山岭出发是为了躲避门票,疯狂的学生时代!

蓝屏,就是内存的问题可能性大些

不能READ和written,很可能是系统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