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景区景点 >

承德避暑山庄景区讲解词 承德避暑山庄讲解稿

承德避暑山庄精辟导游词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皇家避暑行宫

承德避暑山庄景区讲解词 承德避暑山庄讲解稿承德避暑山庄景区讲解词 承德避暑山庄讲解稿


承德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1703年清康熙修建避暑山庄,成为清王朝的第二个中心;1723年设热河厅;1733年雍正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赐字“皇承天德”释义先皇秉承天地化育万物的恩德;并设承德直隶州,始称“承德”;和解放初期为原热河省省会;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承德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

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重点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皇家避暑行宫”,是世界文化遗产、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大名园之一。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89年于1792年建成,占地564万平方米,是世界现存皇家园林。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避暑山庄按地理形貌选址设计,以西北山区、东南湖区、北部平原区之地形地貌构成版图的缩影。

避暑山庄景点详细介绍

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曾是清朝的夏宫,也是现存的古典皇家园林。始建于1703年。分为宫殿区、湖区,山区、平原区四大区域,其中宫殿区和湖区是避暑山庄的精华所在。园中有不同规格的28座蒙古包,皇家藏书阁文津阁,永佑寺、春好轩、宿云檐等建筑,非常值得游览。

承德避暑山庄是的文化遗产,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大名园之一。承德山庄是位于承德市北部的一个狭长的谷地上,地理位置很是特殊,却又非常优越,始建于16世纪,经历了三代大约九十年才修建完成。是清代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

承德避暑山庄是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自然地貌的缩影,是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古典园林之范例。从这些可以知道在这里不只是一个办公的避暑场所,也是清的娱乐场所,在这里可以打猎、游山玩水等。

扩展资料避暑山庄在承德市区内,交通方便。出租车5元起步,当地人不习惯打表,一般市区内任何一点到避暑山庄都不超过10元。

公交:

1路、2路、7路、8路、11路、29路“火神庙”站下。

5路、6路、6路区间、10路、15路“避暑山庄”站下。

注:距离承德火车站大约3公里,火车站出来,“火车站”公交站上的每一辆公交车(1路、2路、5路、7路、15路、29路)都能到达避暑山庄。

内部交通:

1、环湖电瓶车50元,不建议坐,湖区周边景点集中,环湖步行,可以慢慢欣赏各个景点。

2、游船50元,摆渡性质的船,就是把游客从湖的一边渡到另一边,意义不大,自己可以用脚走过去的。

3、环山车50元,避暑山庄里的山区还是很大的,建议坐一下。

参考资料来源:

承德避暑山庄详细介绍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现存的皇家宫苑,清朝康熙、乾隆等多位于夏、秋两季在这里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国内各民族政教首领和外国使节,并由此北上木兰围场进行秋狝围猎训练。发生于此的诸多清代重要历史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见证了多民族统一、巩固、发展的历史。

庭院风格

承德避暑山庄是宫殿建筑、园林的代表性范例,在结合自然山水构建景观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了皇家园林的传统,是自然山水宫苑的杰出代表,是传统“”学说的成功实践;其高超的造园、建筑艺术与成熟精致的营造技术反映了文化特征,同时体现了大一统的传统礼制思想和18-19世纪的审美趣味。作为古典园林的代表,承德避暑山庄的造园艺术曾经影响欧洲,在18世纪世界园林设计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

庭院具体格局

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直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竣工,前后长达89年的时间。整座园林由宫殿区和苑景区组成,占地面积约564公顷。避暑山庄宫殿区是当年处理朝政、生活起居的场所,它采用九进院落、层层递进、纵深发展的布局,来彰显皇权的至上。

从功用上可划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宫殿区的建筑体量不追求宏大,以灰色基调为主,青砖布瓦,廊柱古朴,与整个山庄的朴野气息相吻合。前朝的主体建筑是澹泊敬诚殿,俗称“楠木殿”,座北朝南,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卷棚歇山顶,全部为楠木结构,不施彩绘,每到细雨时节,檀木的芳香阵阵扑鼻,清幽典雅。取“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之意境而命名。

其后有一排十九间平房,叫“万岁照房”,是前朝和后寝的分界。如果说前朝部分的建筑群具有庭院宽敞、建筑宏伟、气氛庄严的特点,那么后寝部分则以建筑紧凑、环境清幽为特色。后寝的主体建筑是“烟波致爽”殿,这是一座面阔五间、宏敞明朗、布置堂皇的建筑。当中两间设宝座,最西间为下榻之处。寝宫的东西各有一个小院落,称东、西所,与寝宫有侧门相通,是后妃的住所。正宫的最后一进是“云山胜地”楼,是一座面阔五间的两层楼,楼前有人工堆叠的假山,上有蹬道代替楼体通向二楼,设计精巧,富于变化。云山胜地楼作为正宫的终点,充当了正宫和苑景两个不同特色景观意境的过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