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景区景点 >

霍尔瓦特照片(霍尔瓦特是什么意思)

哈尔滨市从前有霍尔瓦特大街吗?现在叫什么名?

有,现在叫红军街。

霍尔瓦特照片(霍尔瓦特是什么意思)霍尔瓦特照片(霍尔瓦特是什么意思)


霍尔瓦特大街建于清光绪24年(1898年),它北起哈尔滨火车站广场,南至马家沟中山桥,全长1266米。

1925年改称车站街;日伪统治时期此街一度被称三公街,三公指土肥原贤二(当时日本在华特务机关头子)、多门(抗战时期侵华日军第二师团师团长)、张景惠(满洲国总理大臣);该街与大直街在博物馆广场交汇。

有观点认为霍尔瓦特大街还包括现在中山路,当时是打通南岗到香坊的道路,中国人习惯称通道大街,俄文原名:老哈尔滨公路,即香坊大路。

三公街是不是分三段?所以才有土肥原路才对,霍尔瓦特大街至少要分为中山路段与红军街段。

霍尔瓦特的公馆与火车站之间,也就是能把现在南岗区与香坊区相连,才是建设霍尔瓦特大街的目的,才配得上霍尔瓦特以“白毛将军府”作为哈尔滨权力中心的地位。

1949年,霍尔瓦特大街,为纪念苏联红军解放全东北而又改称为红军街。

红军街基础景点介绍

1、莫斯科商场(现为黑龙江省博物馆)

莫斯科商场是大街的最高处则,建于1906年,是反映新艺术运动思潮的建筑。1922年改为东省文物研究会陈列馆,现为黑龙江省博物馆,位于红军街44号。

全馆固定的基本陈列有《黑龙江古代历史文物陈列》、《动物陈列》、《古生物陈列》、《邓散木艺术陈列》,每年还有非固定的展览多次。

黑龙江省博物馆现已成为展示龙江古老文明和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窗口,是国内外游客到黑龙江参观的必到地之一。

2、颐园街1号私邸(现为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

该私邸建于1909年,1923年落成,是一栋体现古典主义思潮的建筑。其造型别致,布局合理有序,外观气势宏伟,典雅豪华,外墙体辅以秋林斯巨型壁柱,孟沙式双折高屋顶,阁楼的老虎窗,檐口的内花烘托着整体建筑。

室内悬挂着毛泽东主席当年为松江省委的题词:"学习"、"奋斗"、"发展生产"、"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和"学习马列主义"的复印件。

一楼开辟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领导人不同时期来我省视察时候的照片和文物等。目前该馆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3、哈尔滨火车站老站舍(现为哈尔滨火车站)

该站位于红军街起点上的哈尔滨火车站老站舍建于1903年,1904年竣工。据记载,哈尔滨老火车站的设计是在俄国完成的。

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重要枢纽,其站舍成为沙俄借以炫耀其所谓进步文化及强大国力的手段,因而建筑风格采用西欧及俄罗斯盛行的"新艺术"风格,也属于埃尔诺贝建筑风格。

4、圣尼古拉大教堂

圣尼古拉大教堂是一座由圆木垒成的典型的哥特式八面体木结构建筑。位于哈尔滨南岗区黑龙江省博物馆广场中心。俗称喇嘛台,东北沦陷时期称“中央大寺院”,以其规模宏伟,造型优美,建筑精巧而闻名。

设计方案是在俄国彼得堡专为建筑这座教堂举办的“设计竞赛会”上选中的。设计者是俄国彼得堡建筑专家鲍德列夫斯基,负责施工的是民用工程师阿克?列夫吉夫等。

1899年10月13日举行奠基,1900年春开工,动工兴建,同年12月7日建成。总耗资20万卢布。

5、苏联红军纪念碑

一座为"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1990年,哈站扩建改造时迁走),一座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该碑位于博物馆广场,是苏联红军指挥部于1945年为纪念对日本侵略者作战中阵亡的苏军战士修建的。

2000年曾对纪念碑周围环境进行了改造,修建了护栏,种植了花草树木。

前苏联总统叶利钦来哈访问时曾到此敬献了花圈。每年2月的前苏联建军节,地方党、政、军领导均来此祭扫。

6、颐园街3号(现为省老干部活动中心)

颐园街3号是犹太巨商斯基德尔斯基私邸。该私邸建于1914年,具有古典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

1950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毛泽东主席访苏归来曾与同行的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同志下榻于此,现为省老干部活动中心。

以上内容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