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景区景点 >

西南财经政法大学_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哪个好

关于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两所财经类大学,哪所更好的问题,我整理了两所学校的资料数据,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方便大家进行比较,从而做出最优的选择。

西南财经政法大学_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哪西南财经政法大学_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哪


(一)学校的办学层级对比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 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分析比较: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普通高等学校,西南财经大学的办学层级更高。

(二)学校的地理位置对比

西南财经大学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分析比较:两所学校都地处一线城市,武汉市地处我国中南地区,成都市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中南地区优于西南地区,因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地理位置优于西南财经大学。

(三)学校的占地面积对比

西南财经大学的占地面积2300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占地面积2800亩分析比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占地面积比西南财经大学多500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占地面积占有明显优势。

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分数线

588分。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是西南财经大学二级学院,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院。2022年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分数线是588分。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历史,可上溯至1925年光华大学的法学教育。2001年10月,由原法学系与人口研究所合并组建法学院,2007年5月人口研究所并入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回事情吗

分类: 教育/科学 >> 院校信息

问题描述:

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不是附属关系?

同时西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不是黄鹤楼附近也有个校区啊?

解析:

不是的,你说的那个学校是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吧

它由原来的中南财大和中南政法合并而成。

西南财大和中南财经政法不是一个学校。。

西南财经大学介绍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

天府之国,钟灵毓秀;巴山蜀水,俊采星驰。学校坐落在成都平原,携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校园湖光柳影,芳草绿树,翩翩学者,蔚为大观,是的“园林式院校”。

学校始于1925年创建的上海光华大学,至今有近90年的办学历史。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爱国怒潮中,爱国师生从圣约翰大学脱离,戴张寿镛先生创办光华大学,校名取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卿云歌》),象征着复兴中华,反抗帝国主义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80年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2010年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201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建校87年来,历代西财人与国家民族共命运,为天下苍生谋幸福,奋发图强,学以报国,铸就了“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成就了西南财经大学在大众心中的地位和声誉。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4126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6269人;硕士研究生6113人,博士研究生1211人,留学生533人。

学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金融创新实验教学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实验室”,以及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等一批教学与科研机构。

学校主办的《经济学家》为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期刊,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财经科学》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图书馆馆藏文献232万册(含电子图书),是西南地区的财经文献中心。

学校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战略主题,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发展主线,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着力重点,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

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13万多友中有一大批金融行业领军人物,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深厚的金融行业背景、独特的金融学科优势、出色的金融行业影响力是学校的显著标志。走特色发展之路,建好财经大学,彰显金融特色,着力构建大金融学科群,着力建设中国西部财经智库,是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坚持走人才强校之路。大学聚大师,大师铸大器。在学校波澜壮阔的历程中,胡适、周有光、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谢霖、陈豹隐等大师曾于此著述立言;彭迪先、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王叔云、刘诗白、曾康霖等经济学家于此传道授业。学校以“普天之下是我的领地,世界学者是我的知音”的气度和胸怀,以超常规举措面向全球广揽英才,引进全职海归博士150余名,特聘海外院长9名,特聘讲座教授和课程教授100余名,形成了海外人才的“群聚效应”。

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学校成立通识教育学院,构建有财经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实施国际化创新人才和光华创新人才培养等项目;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和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深彻转变课程教学范式”行动计划;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以新机制组建四大学科特区;大力推进内部管理综合改革,完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构建新型的人事及分配制度;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这些改革举措有力地推进了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

坚持走开放和国际化之路。学校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多渠道地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构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平台。罗伯特A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 Engle),莱因哈德施尔顿(Reinhatd Selten),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 Mirrlees),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先后到访我校,与师生展开高层次、前沿性对话与研讨。

西财一路走来,波澜壮阔,虽经风雨,但勇敢前行,坚定执着。在这个机遇无限、跨越发展、高度竞争的时代,西财人秉持“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发扬“严谨 勤俭 求实 开拓”的校训,弘扬优良传统,永葆大学理想,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携手同心,砥砺奋进,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

2历史沿革

我西南财经大学始于1925年创建的上海光华大学。

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爱国怒潮中,爱国师生从圣约

光华大学三重门(西财复建)

光华大学三重门(西财复建)

翰大学脱离,象征着复兴中华,反抗帝国主义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

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由上海内迁四川成都办学,后定名为光华大学成都分部。

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

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

1952至1953年并入西南地区16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财经系科,更名为四川财经学院。

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期间历尽沧桑。

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

1980年1月,学校正式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主管并被确定为央行直属的一所重点院校。

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

1995年3月,在全国文科类院校中第一个通过了国家“211工程”建设预审,接着进入正式立项程序。

1998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人民大学、西南财大等13所院校建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2000年2月,学校以独立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私立光华大学校徽

私立光华大学校徽

2000年9月,组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2002年,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一,被评为首批重点学科。

2006年12月,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成立,正式拉开了西南财经大学大规模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的序幕。

2010年10月,进入首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行列。

2011年6月,985工程“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正式立项建设。

2011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研究生部升格为研究生院。

2012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三所院校联合组建国内首个经济学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8月,由西南财经大学牵头,国家审计署、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大学及武汉大学等共同发起组建“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2]

3校园环境

我学校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携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湖光柳影,芳草绿树,翩翩学者,蔚为大观,是的“园林式院校”。[3]

西南财经大学风光

西南财经大学风光(32张)

西南财经大学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体育运动和后勤生活服务设施,教学场地充足、设施齐全,学生住宿条件好;学生食堂为四川省高校示范食堂。图书馆馆藏文献已达232万册(含电子图书),现拥有各类型及自建数据库50个,生均图书馆面积在部属院校中排名第一,文献资源中心是西南的财经文献中心,货币证券博物馆是全国直属高校和西南地区的货币证券博物馆。中国金融数据中心采用美国甲骨文公司提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密歇根大学提供的数据应用软件,收集了近20年的国家金融数据,创建了金融学科门户网站-“中国金融信息港”,成为服务于我国金融研究与教学的综合金融信息系统和国际金融数据共享平台。学校构建了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库和集成化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校园网光纤到户,网上教学科研资源丰富,整体信息化居于全国财经类院校先进水平。体育设施完备,建有2座体育馆,3个标准田径运动场、57个球类运动场及2个标准游泳池。

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哪个好

应该说西南财经大学在金融方面是很强的。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原先是人民银行直属学校。学校的名气在金融界应该是很响的了,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银行学的研究在全国被视为数一数二,拥有像曾康霖、刘锡良、殷孟波这样的著名学者。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是全国第5个国家重点学科。但是,由于成都这座城市地处西部,本身的吸引力不够,再加上前两年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走下坡路的迹象。再加上招生规模与日俱增,几乎有些过于饱和了。 我个人建议,要学金融学就报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是强势,老早就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了,当然现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学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了(西南财经在人行院校中算是老大级别,国家首批211,中南财经在财政部院校中只能算老三,比西财晚了10年才进211的)。

要学会计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早就是重点学科了,当然西南财经大学的会计学也获得了国家级重点学科,只是还年轻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财政学也很牛,也老早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要学法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比西南财经大学好。 另外西南财经大学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和民商法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法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从就业来看,西南财经大学不错,在西南地区以及一些中东部地区不错的,但是地处西南边陲,受到一定限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中南地区都很吃香,特别是在两广和海南地区。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