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景区景点 >

广东湛江红树林修复(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广东著名红树林导游词

广东著名红树林导游词

广东湛江红树林修复(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修复(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整理的广东著名红树林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东著名红树林导游词1 红树林沼泽起源于天然海岸沼泽湿地。河流有鉴江、九洲河和南渡河。各条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淡水和陆地上流失的营养物质及泥沙流入大海,河流淡水与潮汐咸水交汇处的水质盐度呈梯度变化,大致在1% ~ 3%之间,咸淡程度主要受潮汐周期性变化及降雨季节影响,河口湾处的不同盐度海滩为耐盐能力不同的红树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立地。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潮汐类型不同,东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西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日潮。

红树林沼泽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湛江保护区在抗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1990:广东省政府于1月1日批准成立湛江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旨在保护红树林相关的鸟类资源,地点为廉江高桥,面积为20多公顷。

1992:经广东省林业局批准,省级保护区管理站在廉江高桥成立。

1995:湛江市政府申请将保护区面积扩大,并申请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

1997:国务院批准该保护区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同年11月7日更名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年起,中荷两国政府通过中荷合作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以下简称IMMCP项目)对该保护区及其海岸带自然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IMMCP项目协助保护区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湿地以及相关沿海自然资源,项目涉及许多内容,重点是红树林的恢复、保护、教育和共管等方面。

20: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被拉姆萨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20:保护区局长(1人)和副局长(2人)正式任命到位,保护区员工聘任全面展开。

广东著名红树林导游词2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建于1997年,保护面积208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保护区域,而是由散布在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1,556公里海岸线上72个保护小区组成,这些保护小区由红树林群落、滩涂以及相关的潮间带栖息地组成保护区于20年加入拉姆萨公约,成为国际重要湿地自20年起,中荷两国政府通过中荷合作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以下简称IMMCP项目)对该保护区及其海岸带自然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IMMCP项目协助保护区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湿地以及相关沿海自然资源,项目涉及许多内容,重点是红树林的恢复、保护、教育和共管等方面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总面积20xxhm,其中有林面积7800多公顷红树林种类有15科24种,是我国红树林面积分布最多的保护区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既是留鸟的栖息、繁殖地,又是候鸟的加油站、停留地,成为国际候鸟通道除了众多的鸥形目、雀形目等留鸟外,每年秋冬季,还有大量的候鸟(包括鹤类、鹳类、鹭类、猛禽类等)在从日本、西伯利亚或中国的北方地区飞往澳大利亚的途中需要在保护区停留,使保护区成为中日、中澳国际候鸟的通道据初步调查,红树林中的鸟类达19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有7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名录34种,国家“三有”保护名录149种,中日候鸟条约80种,中澳候鸟条约34种,中美候鸟条约50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1种,附录Ⅱ7种,列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易危鸟类4种。

广东著名红树林导游词3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为林内和海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20年9月湛江海洋大学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调查队对雷州半岛6个红树林区的鱼类和贝类进行了清查,清查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红树林区有贝类3纲38科76属110种,有鱼类15目58科100属127种贝类以帘蛤科种类最多,达20种;发现我国大陆沿海为首次记录的有皱纹文蛤、绿螂、帽无序织纹螺、鼬耳螺4种鱼类以鲈形目居绝对优势,有27科49属65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中贝类有28种、鱼类有32种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滩涂上的木本常绿植物群落,形态婀娜多姿,在潮起潮落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由于其长期生长在海潮浸淹的盐渍土壤上,所以它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独一无二的生态学特性:具有胎生现象,奇形怪状的呼吸根、支柱根和板根,叶子有泌盐现象等红树林下荫凉,浮游生物丰富,栖息着大量鸟类及鱼、虾、蟹、贝类可见红树林的森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广东著名红树林导游词4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Zhanjiang M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呈带状散式分布在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沿海滩涂上,跨湛江市的徐闻、雷州、遂溪、廉江四县(市)及麻章、坡头、东海、霞山四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0′—110°35′,北纬20°14′—21°35′。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分为72个保护小区,状分散分布于广东省雷州半岛沿海滩涂,总面积208。8公顷。

保护区西北以高桥片(高桥红树林)为主地理坐标为东经109 °44 ′ 9〃 — 109 °56 ′ 10〃,北纬21 ° 9 ′ 19〃 —21 o°34 ′ 15〃;

东北以官渡片为主地理坐标为东经11 0°21 ′ 51〃 — 110 °38 ′ 19〃,北纬21 °6 ′ 29〃 — 21 °27 ′27〃;

最东以湖光片为主地理坐标为东经110 °6 ′ 35〃 — 110 °30 ′ 19〃,北纬20 ° 48 ′ 5〃 — 21 °7 ′53〃;

东南以和安片为主地理坐标为东经110 °17 ′ 49〃 — 110 °27 ′ 40〃,北纬20 °34 ′ 11〃 — 20 °43 ′48〃;

西南片以角尾片为主地理坐标为东经109 ° 41 ′ 20〃 — 110 °12 ′ 15〃,北纬20 ° 14 ′ 6〃 — 20 ° 52′ 19〃。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东著名红树林导游词5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湛江的淇澳岛有一片连湛江人都很少知道的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区。虽然鲜为人知,但它却是全国少有的紧靠大城市的`海上森林之一。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滩涂上特有的常绿灌木、乔木的植物群落,是唯一能生长于海水中的绿色植物。红树林是表现最为明显、最为丰富、最为完整的生态链条系统。其叶面的表面值要比其它树林要多出25%—40%,光合能力最强。其落叶和花果是浮游生物的天然饲料,由此形成浮游生物—小鱼小虾—大鱼和鸟的“海陆空”式生物链。

到了湛江,我的同学就特兴奋地告诉我这一消息,并说下午就带我们去那里看看。尽管我的同学已经远离环环保这个行业很多年了,但到底还是曾经学环保专业的,对环保的关注发自内心。

开车去淇澳岛的路上,同学就给我介绍,原来1995年一位香港人王秋明先生,出于对湿地环保的浓厚兴趣,来到淇澳岛,几经波折在这里建立了湿地公园。当时这里的红树林只有300多亩,经过几年的辛苦,现在已经达到1200多亩。

到了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后,这里略显破败的大门实在让我觉得有些意外。看来知道这里的人的确是太少了,我们在这里呆的几个小时里,没遇到一个游客。

租了一条游船,我们在水中慢慢欣赏这里的风景。其实红树林看起来根本不红,全是绿色,于是我们就问摇船的工人,他告诉我们,划开树皮不久,伤口处就会呈现红色,“红树”因而得名。红树其实不是一种树,而是一个树科,包括很多种熟。据调查,淇澳岛的红树林中生长着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海漆(Excoecariaagallocha)、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老鼠勒(Acanthus ilicifolius)、卤蕨(Acrostichumaureum)、海芒果(Cerbera manghas)、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许树(Clerodendruminerme)、阔苞菊(Plucheaindica)等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林下及周围适应本区域咸淡水交迭环境的鱼、虾、蟹、贝类资源十分丰富,尤为突出的是,本区是珠江口海域蓝蛤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海区,平均栖息密度为1642。9个/m2,还有依赖红树林的鹭科(Ardeidae)、鸭科(Anatidae)等鸟类100多种,可见,它是一个丰富的生物种聚集地。

红树林之间的水道,不时可以发现鸟巢。小岛上是如此安静,方圆几公里内都望不见一个人。也许是由于太安静了,我们机动船的发动机声音显得十分嘈杂,不时有小鸟被惊飞,让我们于心不忍。儿子说,我们应该划船来,这样就不会惊动那些小鸟了。据说这里到了夏天鸟就更多了,在淇澳30多公顷红树林母林中,平均每5平方米就有一个鸟巢,初步统计约有6万个鸟巢,有白鹭、八哥、鹰、翠鸟等32种鸟在此居留,每年有10万只候鸟经过此地。这里为了观鸟方便,在小岛上有观鸟亭,如果有时间,可是在这里呆上一整天,静静地体味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富感受。

由于红树林独特的净化海水功能,近年来淇澳海域周围从未发生过赤潮,鱼虾在此能自由地生长繁殖。

几个小时的游览,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他们在这里见到了野鸭,白鹭,认识了红树林。也许我们都该向王先生学习,真正为环保做些最具体,同时也是最有效的实事。

;

红树林的哪些特点能够体现湛江红树林中激浊扬清的正气的一面

湛江红树林是广东省珍贵的自然资源,它体现了激浊扬清的正气,具有以下特点:

1. 耐盐碱性强:红树林生长在海水淡化的河口地带,能够耐受高盐、高碱的环境,这表明红树林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生命力。

2. 水文条件复杂:红树林生长在潮间带,需要承受潮汐涨落的影响,同时也需要适应淹水和干旱的环境,这表明红树林具有强大的生态平衡能力。

3. 生物多样性丰富:红树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有许多珍稀濒危的动植物,例如红树林蟹、白鹭等,这表明红树林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

4. 为海洋生态系统做出贡献:红树林可以减少海岸线侵蚀和海水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这表明红树林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总之,湛江红树林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能够体现激浊扬清的正气,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生态平衡能力和生态保护价值,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湛江红树林是中国最大的红树林之一,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其特点包括:

1.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红树林是海洋与陆地交界处的特殊生态系统,包括河流、河口、海洋、沙滩等多种生态类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 红树林植物的适应性:红树林植物能够适应潮汐、盐碱、缺氧等极端环境,具有很高的生存力和适应力。

3.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红树林中有大量的鱼类、贝类、蟹类等海洋生物,也有很多陆生动物如鸟类、爬行动物等,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

4. 红树林的环境保护性:红树林能够净化海水、固定土壤、防止海岸侵蚀等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特点都体现了湛江红树林中激浊扬清的正气,即在复杂环境中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力,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积极维护和保护。

湛江红树林是一个典型的珍稀生态系统,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首先,红树林生长在沿海盐碱地带,它能够抵御海水侵蚀和波浪冲击,有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其次,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生态平衡系统。这种生态系统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减少大气中的气体污染,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此外,红树林还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它能够净化水源,减少水污染,维护当地水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红树林的生态系统不仅仅是一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象征。红树林中激浊扬清的正气,体现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的高度认识和责任感。

湛江红树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之一,其特点在于其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和恢复,同时也是众多物种的栖息地。红树林的树冠呈现出一片茂密的绿色,这与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生态平衡密不可分。红树林还是一个具有极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其植被能够吸收和稳定海岸侵蚀,保护沿海渔业资源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够减少风暴潮的破坏。而湛江红树林中激浊扬清的正气,则体现在其对环境和生态资源的积极保护和恢复上。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既是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人类的责任和担当。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湛江市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