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景区景点 >

淄博山川画家有哪些人名_山东淄博淄川区画家

山东有名的山水画家

1、 孔维克。现任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院长,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淄博山川画家有哪些人名_山东淄博淄川区画家淄博山川画家有哪些人名_山东淄博淄川区画家


2、吕建德。1951年12月生于山东曹县。现为书法家协会会员、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一级美术师。

3、尹延新。原济南画院副院长,济南市美协副主席。现为一级美术师、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画院名誉院长。

4、赵文成。美术家,现为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山东省临沂市美协副主席。

5、李振凯。毕业于美术学院,一级美术师,五学学术研究院创办人,李振凯慈善爱心基金会发起人。

擅长画青绿山水的画家有哪些?

南宋画家赵伯驹

南宋时期,青绿山水画风复兴。以赵伯驹兄弟俩的作品代表性。传赵伯驹《江山秋色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图中写秋日的山川景色,峰峦、河流、飞瀑、村落、长桥、栈道、松柏、修竹、车马、舟船、行人、渡者,画面极为丰富。从技法上看,用笔精细而不琐碎。用色瑰丽而不火燥,画中渗以水墨皴法,既有青绿山水的明丽,也有文人画的'气韵'把唐之青绿山水画法,向前推进了一步,赵伯啸的画风与伯驹相近,从年龄上看也大至相仿,可以推测在当时他们一定是通力合作,相互研究,互为发展的。二赵山水的表现万法也多有变化。工整而无匠气,紧密而不纤弱,雄伟而又典雅。明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李昭道一派,为赵伯驹、赵伯精工之极,又有士气。后人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又则,宋代绘画,主要是以宫廷院画为主导。我们从现存的宋人册页中,可以看到一些风格不同的青绿山水作品,虽是吉光片羽,但精彩纷呈。如《千里江山图》、《云山殿阁图》、《澄江碧岫图》、《江天春色图》、《悬圃春深图》、《曲院莲香图》,虽然这些作品都没能留下作者的姓名,可足以证明当时面青绿山水的高手很多,从中也管窥出宋代青绿山水画多种风格和多样技法。

元代画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赵孟頫画有两种风格,一是工整,二是粗放。工整一类即继承了青绿山水一派的画法,直取唐人的遗意,颇见功力。这个时期,还有钱选作青绿山水独具风格。

明代画家张宏

张宏(公元1577年—1652年后)字君度,号鹤涧,明代画家,江苏苏州人。善画山水,重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画以石面连皴带染为特色。画面的上层是村落后面起伏连绵的高山,峰群绵延无尽,云烟缭绕,驻目其间,观者仿佛置身千岩万壑之间,不知其有几许遥远。

主要宗法沈周、文征明,并上追元四家和米芾、董源、巨然,又兼学北宋李、郭和南宋李、夏融合而成自身风格。又能画写意人物,形神俱佳,散聚得宜,是明末吴门画坛的中坚人物。吴门学者尊崇之。另据史书称,张宏92岁尚健,仍在作画。张宏的《青绿山水图》作为青绿山水的重要代表作,为后世所推崇。此图中峰峦挺秀,烟雾弥漫,云光翠影,意境清新。岩头水边,古树丛生。一隐士临溪席地而坐,仰视对山飞泉,一仆捧物而来。人物勾勒简明,形神兼备。用笔筒中见工,色彩清丽。此画构图深远壮阔,笔法苍劲古拙,墨法苍润,格调苍劲秀雅,布局含蓄谨严,峰恋挺秀,烟雾弥漫,云光翠影,意境清新。

擅长青绿山水的画家有:唐代画家李思训、李昭道,北宋画家赵佶,南宋画家赵伯驹、赵伯骕,明代画家张宏、文徵明、仇英。

明代画家张宏以实景青绿山水闻名画坛,开创了青绿山水画的新格局。青绿山水传至明代,形成了一个发展高峰,涌现出了很多的山水画家,画法不断推陈出新,使青绿山水这一国画经典题材得到了长足发展。

擅长画山水画的画家有蔡铁军。还有一位近代画家为张大千。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以“四绝”著称于世,即泼墨泼彩山水、大千荷花、仕女画和青绿山水著称。

当代画家林容生,祁恩进等开创了青绿山水画的新格局。青绿山水传至当代,形成了一个发展高峰,涌现出了很多的山水画家,画法不断推陈出新,使青绿山水这一国画经典题材得到了长足发展。当代其他青绿山水画名家有:杨启舆、卢禹舜、方骏、朱葵、范扬、许俊等。

唐代画家李思训,李昭道,北宋画家赵佶,南宋画家赵伯驹,明代画家张宏

一级国画画家有哪些?

一级国画画家较多,具体有:何家英,男,河北任丘人,1967年生于天津,其绘画水平高超,注重对人物进行画像,已出版的画册有《何家英作品集》《何家英画集》《当代工笔画精英作品集》《名家手稿》《当代国画代表作品集》等。樊萍,女,山东淄博人,多次参加、、省部级国画展览并多次获奖,其绘画水平较高,多篇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其出版画册有《近代淄博民间陶瓷艺术》《花鸟画技法》《群雅图》《和谐图》等。

一些画家有很多吧,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李可染傅抱石,林风眠,吴冠中都是很有名的画家呀。

以及国画画家有韩美丽,宋昌杰,杨晓阳,雪林信江,城南才遇水庄小蕾,周俊生,赵晓时,王文普等等等等好多好多的。

堪称绝世的宋代书画,李成,山水画欣赏

李成(公元 919年 -967年),字咸熙,北宋初年营丘(今山东淄博临淄)人,世称李营丘。擅画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后师造化,自成一家。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平远寒林,画法简练,气象萧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如卷动的云,后人称为“卷云皴”;画寒林创“蟹爪”法。为山水画大家,被誉为山水画之父。他不但开创了齐鲁画派,在宋初画坛独树一帜;而且由其独创的营丘山水画法成为后世山水画家的楷模。《圣朝名画评》把李成的画列为“神品”,并称其“思清格老,古无其人”。《宣和画谱》谓“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

李成有极高的文化素养,琴棋书画无不洞晓,博涉经史,胸怀大志,会作诗,善饮酒,性情孤傲。他喜爱青州的山水,经常独自在山间徜徉,并以此为绘画创作素材。李成是败落家族中的子弟,人世炎凉在他的心灵上投下了厚厚的阴影。不平、愤懑、无奈使他感到生如梦幻,命运渺不可测。这种扭曲了的心态必然会反映到他的绘画创作中。所以,他用极淡的墨痕,轻飘的笔触来勾画山水,给人一种似梦似雾的感觉。

李成 -艺术特点

李成作画多用淡墨,故在画坛上留下了“惜墨如金”的典故。这种迥异于当时画风的作品引起了失意士大夫的强烈共鸣,震惊了画坛。的山水画当时刚刚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不可能突然间变得成熟。所以李成的作品仍然以写实为主,以齐鲁大地的真山实水为创作依据。青州一带无高山大川,故他的作品也以“烟林平远”见长。而同时期的山水画家荆浩以画太行山,关仝以画秦岭华山。他们的构图峰峦突兀、奇绝险怪,是典型的北方画派的作品。宋·郭若虚《论三家山水》中说:“烟林平远之妙,始自营邱。画松叶谓之攒针,笔不染淡,自有荣茂之色”“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邱之制也“由此可知,在山水画肇始之际,由于画家摹写的自然物象不同而存在巨大异。

李成特具笔墨功夫,用笔瘦硬清淡,墨色特别讲究,又创寒树“蟹爪”画法及山石“卷云皴”,画作简笔淡墨,气象萧疏。米芾《画史》说:“李成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邓椿《画继》说:“尝见营邱所作雪图,峰峦林屋,皆以淡墨为主,而天水空处,全无粉填,亦一奇也”宋·董廻在《广川画跋论山水画》中说,李成“画妙人三味,至于无蹊辙可求,亦不知下笔处……山水木石,烟霞岚雾间,其天机之动,阳开阴阖,迅发警绝,也不得而知。”由之可见,李成山水画技法之高妙。

李成 -艺术成就

有的美术评论家认为李成初师荆诰、关仝,后师造化,自成一家。为李郭(熙)画派的始祖。但元明之际的书画名家几乎都认为李成师从王维。自从董其昌提出山水画南北宗之说以后,王维即推为南宗之首。他们的着眼点是画家的风格,而非居住的地域。此说亦不无道理。

祝允明《跋王维万峰积雪图》写道:“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墨,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者,盖欲假此以寄其孤高绝俗之意耳。若李成之《万山飞雪》,李唐之《雪山楼阁》......予皆及见之,但恨未睹王维雪景如何耳。弘治已卯春,偶于都下钱太常处阅此……真摩诘平生得意之笔也,始知李成辈皆宗摩诘也。”

李成在世时已经声誉很高。北宋的山水画几乎都宗李成,可见他影响之大。入元,黄公望说:“近作画多宗董源,李成二家”。明清之际,声名依然,但风格随时代而变。李成画风的影响已臻尾声。其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战乱李成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北宋时已所剩无几,难怪米芾在《画史》中说,他见到的李成真迹只有两幅,膺作竞有三百幅。流传至今的尚有《读碑窠石图》、《晴峦萧寺图》、《乔松平远图》、《茂林远岫图》,多被国外的博物馆收藏。其真伪争议也很大。

以今藏日本的《读碑窠石图》为例,有的专家认为此画是李成真迹,有的专家认为是宋代摹本,但一致意见是即便摹本也与李成的画风相去不远。这幅名画是李成与王晓合作的,李画树石,王画人物。画中的土岗之上枯树蟠虬,占据了画面的一半,树枝掩映中是一座巨碑,一老翁头戴竹笠骑在骡上观碑,一侍者持杖立于老翁之傍。整幅画墨色清淡,冷旷萧疏,气韵雅致,充分体现了李成画作的笔墨功力和风格特点。

李成 -代表作品

《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乔松平远图》、《小寒林图》、《群峰雪霁图》、《寒林骑驴图》

作品欣赏:

《乔松平远图》,宋代,李成,绢本墨笔,纵205.5厘米,横126.1厘米,日本澄怀堂文库藏

本图表现冬日寒冽窠石坡陀上挺然生长着的长松老树,背后映衬平川远山,坡石壮如云头,送针细利,笔墨清润,树根部隐然可见李成款识,识者以为系后世添写,但本图鲜明地显示李成画风本色,处于宋元李郭画派中之高手当无疑议。画上钤有“怡亲王宝”、“明善堂览书画印记”、“淮阴鲍氏所藏”等印。

《寒林骑驴图》,宋代,李成,绢本设淡色,纵162厘米,横100.4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寒林骑驴图》是张大千氏大风堂旧藏,在大立轴上画文人骑驴行于郊野,前后有童仆相随。画上古松有凌云之势,间有枯树寒溪,颇有意趣。诗堂处张大千题以“大风堂供养天下第一李成画”。画幅下端又缀有长题,其中云:“米元章《画史》云宝月李成四幅,路上一才子骑马,一童随,清秀如摩诘(王维)画《孟浩然骑驴图》,此云骑马,一时误书耳。”又云“松枝劲挺,松叶郁然有阴,荆棘小木无冗笔,不作龙蛇贵神之状,即此图也。”图中老松勾皴兼用,刻画细腻,笔势苍劲。山石仅侧面作皴,上部留白并以白色略加渲染,表现出白雪覆盖的效果。画面气象萧瑟,境界幽深。

《晴峦萧寺图》,宋代,李成,绢本淡设色,纵111.4厘米,横56厘米,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美术馆藏

《晴峦萧寺图》以直幅方式画冬天的山沟风光,画中群峰兀立,瀑布飞泻而下,中景山丘上建有寺塔楼阁,山麓水滨筑以水榭、茅屋、板桥,间有行旅人物活动。山石宏伟而俊美,皴染用笔多有改变,兼具关仝之雄壮与李成之清润。画家以尖锐笔致画寒林枯木,风光清幽静寂,虽非平远之景,但仍然具有李成画风特征。估量此图当完结于北宋前期,至少是李成传派的著作。

《读碑窠石图》,宋代,李成,绢本水墨,纵126.3厘米,横104.9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此图不禁使人陷入一种苍凉冷落的情境之中,一块残碑,几株枯树,原野凄凉。作者表现出人世沧桑,往事如烟,不堪回首之感,表现出他愤世嫉俗、高傲孤寂之品格。画中残碑以淡墨染正侧面,斑驳漫漶;环绕残碑周围的枯树盘复,枝干下垂如蟹爪。荒石孤立、荆棘枯草,所有的景物都烘托出无限凄怆之气氛。

宋初有所谓“三家山水”,这三家是山东营丘人李成、陕西长安人关仝和陕西华原人范宽。从画面碑侧有款题:“王晓人物,李成树石。”可以看出,《读碑窠石图》是李成与人物画家王晓的合作,画家在寒林平野中描写了几株历尽沧桑的老树和一座古碑。此图置境幽凄,气象萧瑟,古树枝桠奇劲参,背景空无一物,杳冥深远,寓无限悲凉于其中。另外,此画画树石时先勾后染,清淡明润,饶有韵致。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李成艺术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无不与他企图展示其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紧密相关。

荒寒的原野、劲拔的枯树和矗立的石碑,使人产生对逝去历史的追忆和时代变迁的感慨。景物气氛寂寥凝重,在山水画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画中的寒林枯树变化多姿,用笔尖利,窠石土坡圆浑秀润,符合李成“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端颖脱,墨法精微”的特色。碑侧写有“王晓人物李成树石”字样。此画清初曾为收藏家安歧、梁清标等人收藏,后进入清宫,画上铃有“安仪周家收藏”、“蕉林居士”、“孙承泽印” 及乾隆收藏诸印十余方,并经《珊瑚木难》、《清河书画舫》、《大观录》、《墨缘汇观》等书著录,被公认为是能代表李成画风的传世名作。

《茂林远岫图》,北宋,李成,绢本水墨,纵45.4厘米,横141.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茂林远岫图》近景轻舟泊渡、行人车马往来其间,远景宫殿密布,塔影隐现,知去城郭未远。飞泉水口,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李成的艺术对后世的山水画画家影响很大,把李成画派推向一个新阶段的画家是宋神宗时期画院的名家郭熙。此画历经南宋贾似道、元代鲜于枢、明项元汴等名流收藏,后入清宫内府,上有百多方收藏印迹。

《茂林远岫图》画山涧溪流,行人搀扶涉水,周围山石间郁郁葱葱,杂草丛生,远处山峦耸立,烟云缭绕,寺庙殿堂或隐或现。画家用披麻皴勾擦、渲染山石,苍劲厚重,衬托出淡色勾画的树干,树叶则浓淡相宜,疏密有致,颇具李成山水画的风貌。拖尾跋文称此画为李成作品,李成画作传世极少,此卷弥显珍贵,但有绘画史家认为可能是北宋另一山水画家燕文贵之作。

《群峰雪霁图》,宋代,李成,绢本设淡色,纵77.3厘米,横31.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群峰雪霁图》无款,表现山高雪密瀑布寒泉,冈阜一亭翼然,左方飘绫上有高士奇题诗,中有“毫端师造化,画史重营丘”句。画上钤有乾隆、嘉庆、宣统等印。李成善于通过用淡墨涂抹,所作雪景,峰峦林层,凡烟支变灭,水石幽涧,树木萧森,山川险易,莫不曲尽其妙。民载中说他的画:“扫千里于咫尺,写万趣于指下”。

寒鸦图 宋代 寒鸦图相传为宋代李成所画

雪山行旅图波士顿美术馆

寒林高士图轴弗利尔美术馆,伪

采图轴弗利尔美术馆,伪,明人画

《寒林平野图》,宋代,李成,绢本墨笔,纵120厘米,横70.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寒林平野图》为李成传世的精品,图绘萧瑟的隆冬平野中,长松亭立,古柏苍虬,枝干交柯,老根盘结,河道曲折,似冰冻凝固,烟霭空蒙而至天际。这正是李成擅长表现的场景。宋人用的绢,极宜于勾线。李成用硬笔锐锋,在绢上勾画的松针、粗干细枝、土坡石廓,线条瘦硬坚韧,即使不染墨,也神完气足。所以他的画,仅用淡墨作少量的烘染,给人以一种秀润淡雅的享受。勾线,在山水画的勾、皴、擦、点、染的技法中是首要的。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已臻于成熟。李成将勾线作为其表现对象的主要的手段,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寒林平野图》中的松针,线条挺直,极具功力。

柳荫渔父图轴弗利尔美术馆,伪,明人画

《小寒林图》,宋代,李成,绢本水墨,纵40厘米,横72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近景画坡陀上生有松树数株,松干挺直,枝杈虬曲多姿,林木笼罩于烟霭雾气之中,其后为平远景色。前隔水有行书“李成小寒林图”题识,接缝处钤有宋高宗乾卦印,画心处有明纪察司半印,前后有梁蕉林收藏印多方。《小寒林图》的近处是山涧,涧水不深,有人相互扶助着涉水而过。四周山石间杂树丛生,郁郁葱葱;远处山峦耸峙,隐现在烟云中的寺庙殿堂,屋脊犬牙交错。尽管此图为后世摹本,但也能反映李成山水画的气势和风貌。画山石多用披麻皴,重于勾擦和渲染,“皴擦甚少面骨干自坚”;画树干用线勾,色淡,由山石的深色衬出,画树叶多用点虱法,浓淡得宜,疏密有致,不过,此图不用蟹爪画法(也是摹本的缘故)。此图与其他的诸如《晴峦萧寺图》的“寒林”之作还有所区别,严格说来,称之为“小寒林”是不确的。

感谢收看,阳阳说画致力于为您呈现精美画卷。

欢迎收藏转发,如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处留言。

敬请关注“阳阳说画”,谢谢!

张金辉画家的作品有收藏价值吗

有。张金辉,汉族,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南镇南石谷村476号人,重要参展:2012年,画《富春遗韵》2012全国工笔画展入选2012年,画《静观六合》“画说武当”全国画作品展入选。

威海前十名画家

现代山东画家有: 1、石伟: 石伟,1963年出生,山东省淄博人,职业画家。作品风格崇尚写实,讲究艺术感受,融感情于作品之中。作品后重感强,重彩写意山水别具风格,多次入编辞书和文献资料。

淄博历史上的文学家画家有哪些?

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的文言文短篇集《聊斋志异》。

2.左思是太康年间成就的作家。西晋文学家。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

3.明清文学家诗人:王象晋

王象晋(1561~1653) 明桓台人,字康侯,小字金魁,号康宇,又字荩臣,明万历甲辰进士,历官浙江布政使,寿九十三岁,卒于顺治十年。

4.孙武:古代兵书第一人

孙 武 春秋齐人,以兵法见吴王阖闾,王出宫中美人百八十人,使武教之战。

5.段成式,唐代晚期的文学家,在文坛上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号称“三十六”(三人均排行十六)。临淄人,字柯古,官至太常少卿,笃志好学,强记博览,能诗善文。

6.薛凤祚,清代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清史稿·畴人传》把他列为首位,称他“不愧为一代畴人之功首”。字仪甫,号寄斋,临淄金岭人。

7.王士祯,清初的文坛。与浙江朱彝尊齐名,时有“南朱北王”之称。字子真,一字贴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桓台新城人

8.赵执信,清初有影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

9。其他还有:房玄龄;郭于意;扁鹊;孙膑;管仲齐;邓洪山;姜尚;岳含珍;孙化熙;齐桓公等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