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精彩游记 >

鞍山市城市人口多少_鞍山市城市人口多少万

辽宁省各地级市县级市人口都是多少?

你好辽宁14城市人口数如下:沈阳市,739.4万人;大连市,580.1万人;鞍山市,354.1万人;抚顺市,227万人;本溪市,156.7万人;丹东市,240万人;营口市,230万人;盘锦市,150万人:锦州市,307万人;辽阳市,127万人;阜新市,190万人;朝阳市,330万人;葫芦岛,293万人;铁岭市,316.99万人

鞍山市城市人口多少_鞍山市城市人口多少万鞍山市城市人口多少_鞍山市城市人口多少万


辽宁省各地级市城区人口排

题主是否想询问“辽宁省各地级市城区人口排名情况”第一名沈阳市、第二名大连市、第三名鞍山市。

1、截止到2022年辽宁省各地级市城区人口排名为第一的沈阳市常住人口数为9027781人占辽宁省人口比重为21.2%。辽宁省人口最多的是沈阳市。

2、第二名大连市常住人口数为7450785人占辽宁省人口比重为17.49%。

3、第二名鞍山市常住人口数为332537人占辽宁省人口比重为7.81%。

鞍山人口总数2022

2021年6月10日

鞍山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1](第1号)

——全市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人口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市人口[2]3325372人,其中铁东区(含景区)511574人,铁西区309397人,立山区406680人,千山区94729人,海城1067905人,台安县300764人,岫岩县413007人,高新区1200人。

二。人口增长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3645884人相比,10年间全市人口减少了320512人,降幅为8.79%。年均增长率为-0.92%。

第三,家庭人口

全市共有1411251户[3],集体户38026户,户均人口3177319人,集体人口148053人。每户平均人口2.2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2.88人减少了0.63人。

注意事项:

[1]本公报中的数据是初步汇总数据。

[2]全市人口指全市10个县(市)、区和开发区的人口,不包括现役、港澳台居民和居住在本市的外国人。

[3]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关系,由居住在同一地点的人组成的住户。

辽宁省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

辽宁省统计局

辽宁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小组办公室

2021年5月30日

辽宁省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1](第1号)

——全省人口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人口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该省[2]的人口为42,591,407人。

二。人口增长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43746323人相比,10年间全省人口减少了1154916人,降幅为2.64%。年均增长率为-0.27%。

第三,家庭人口

全省共有17467111户,集体户701282户,户均人口39914651人,集体人口2676756人。每户平均人口为2.29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78人减少了0.49人。

鞍山市属于哪个省 鞍山市是在哪个省

1、鞍山鞍山市属于辽宁省,简称“鞍”,别称钢都、玉都,辽宁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2、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4个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和1个自治县,总面积9255.4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鞍山市常住人口为3325372人。

鞍山是几线城市

鞍山为三线城市。

鞍山市,别称钢都,辽宁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目前为三线城市。截至2023年5月,全市下辖4个区,1个县级市,2个自治县,总面积925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30.6万人。

鞍山东西最宽133公里,南北最长175公里。地处辽东半岛几何中心,是沈大黄金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是沈阳经济区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连接带,是沈阳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和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鞍山因钢而立、因钢而兴,具有百年工业历史。

鞍山历史文化

鞍山市最早的文明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在距今约两万年前,人类就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有确切文献记载始于战国时期的燕国,隶属于辽东郡;汉代开始土法冶铁,辽金进入极盛时期,冶铁文化历史久远。

鞍山因市区南部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而得名,因盛产岫玉,故而又有“玉都”之称,拥有世界第一玉佛、温泉、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都和祖国钢铁之都旅游品牌。

鞍山市是旅游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12月,鞍山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二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2年3月,奥委会授予鞍山“奥运冠军之城”纪念奖杯。

以上内容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