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精彩游记 >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的由来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历史故事

圣·索菲亚教堂的历史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道里区透笼街95号,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的由来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历史故事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的由来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历史故事


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最初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一座随军教堂。

同年,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以随军教堂为基础,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

1911年,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

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的堂。

索菲亚教堂是俄国建筑师科亚西克夫设计,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通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

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要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才能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

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有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

讲解器讲述哈尔滨的前世今生——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建于1907年,是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其突出特点是屋顶的圆形,圣索菲亚大教堂绿色的洋葱头式大穹顶十分引人注目,红砖墙、绿穹顶,教堂有着雄浑壮阔的外貌和华丽多彩的细部。

采用了罗马式连续拱券的处理方法,窗两侧是方圆相同的壁柱,帐篷上的火焰型尖券,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宏伟多姿的色彩。

圣索菲亚大教堂目前是保存最完整的拜占庭式建筑,是当时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的随军教堂,当时沙俄借修中东路之名入侵东北地区,修建了22座教堂,索菲亚教堂,是现存的堂,与原坐落于南岗区的尼古拉教堂(又称台)、原坐落于大街松花江畔的布拉维因斯卡亚教堂并称为哈尔滨市三大堂。

教堂前的广场鸽自由飞、栖,大型系列音乐喷泉,欧式风格设计的座椅、围栏,与教堂交相辉映,具有浓郁的欧洲风情,吸引着众多新人来此拍婚纱照。

圣·索菲亚教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美的建筑艺术风格引起中众多游客,风格典雅、富丽堂皇、深受拜占庭风格影响的建筑也与现在哈尔病的独有的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反映着哈尔滨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了解哈尔滨前世今生使用扩音器便与这异国风情十分不搭,科音达无线讲解器,拥有精致小巧的外观,耳挂式设计佩戴方便,也不会产生回音,与你以前穿越历史了解圣索菲亚大教堂,了解哈尔滨的故事。

哈尔滨市索菲亚教堂的历史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坐落在东北名城哈尔滨,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全木结构,占地面积为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

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是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建成于1907年3月。景区总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由索菲亚教堂展馆、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建筑艺术广场、中心休闲广场、地下多功能厅五个部分构成,是哈尔滨市新兴的旅游景区。标志性建筑是索菲亚教堂,原是沙俄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建筑风格上整体属拜占庭风格,主穹顶、钟楼又有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