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当地分享 >

普陀山景点介绍 普陀山风景区旅游

普陀山简介 关于普陀山的介绍

1、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地处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相传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

普陀山景点介绍 普陀山风景区旅游普陀山景点介绍 普陀山风景区旅游


2、普陀山地形呈菱形状,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12.52平方千米,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南北长8.6千米,东西宽约3.5千米,岸线长30千米。中部佛顶山天灯台最高,海拔291.2米,向四面延伸,西为茶山,北为伏龙山,东为青鼓垒山,东南为锦屏山、莲台山、白华山,西南为梅岑山,主峰均在100至200米间,连绵起伏。

3、1982年,普陀山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4年,普陀山被评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原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普陀山景点介绍

(1)南天门景区:以轮船码头为核心,有正山门广场、海岸牌坊、短姑道头、南天门

(2)普济寺景区:以普济寺为核心,有海印池、菩萨墙、文昌阁、多宝塔、百步沙、法华洞、仙人井、朝阳洞、朝阳阁等。

(3)法雨寺景区:以法雨寺为核心,有千步沙、望海亭、杨枝庵 大乘庵、文物馆等。

(4)佛顶山景区:以慧济寺为核心,有海天佛国崖、 普陀鹅耳枥树、刀劈石、天灯台等。

(5)西天景区:以自然风貌为主:有心字石、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千年古樟树、炼丹洞(梅福庵)、观音洞等。

(6)梵音洞景区:有梵音洞、飞沙岙、善财洞等。

(7)紫竹林景区:有南海观音露天大佛、潮音洞、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等。

(8)洛迦山景区:洛迦山是普陀山的邻岛,远观如海上睡佛。需要从普陀山坐船前往,轮船一天有三班,分别为早上7点,8点以及下午13:00,航行时间约为30分钟,在洛迦山上停留时间为1个半小时,需坐同班船返回。

(9)普陀山冷门景点推荐:①朝阳洞、朝阳阁,位于分隔千步沙和百步沙的小山头上,是观沧海,看日出的绝佳点。②千步沙,普陀山上最长、最大、最好的沙滩,海水干净,沙质细腻,游人稀少,是小情侣们谈情说爱的好去处。③梵音洞,位于普陀山的最东面,实际上是建于海边石缝间的空中楼阁,是听潮看海的好地方,据说虔诚的佛教徒在此还能看到观音菩萨显灵。④佛顶山顶峰的天灯台,这是普陀山全岛的最高点,建有军事哨所,可以鸟瞰舟山群岛海天风光,视野绝佳。⑤南天门,位于轮船码头右侧200米,可看海景。

转载。

“十里金沙”南沙海滨浴场-沙雕精品-游览白山观音文化苑。

普陀山-游玩西天景区,观音古洞二龟听法石,灵石庵,磐陀石,梅福庵,心字石,普济寺,多宝塔,观西游记里的百步沙,紫竹林,观音跳,南海观音等。

佛顶山,惠济寺,求子观音殿,海天佛国崖、 普陀鹅耳枥树、刀劈石、天灯台,法雨寺,九龙藻井,千步沙等等。【摘要】

南海覌音

普陀山旅游景点介绍

普陀山的旅游景点有南海观音立像、法雨禅寺、慧济禅寺、紫竹禅林、多宝塔等。

1、南海观音立像

南海观音立像,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总高33米,其中台基高13米,铜像高18米,莲花座为2米,重70多吨。由河南洛阳铜加工厂承建,基本采用飘海观音形像,慈悲安详,妙相庄严。大佛材料采用仿金铜精密铸造,由96块铜壁板组成,溶入佛面黄金6500克。

南海观音立像处,恰是当年慧锷留不肯去观音之新罗礁上首龙湾岗墩。南海观音铜像始建于1996年,虽时间不长,但已成为普陀山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为观音信仰文化的显性表现。

2、法雨禅寺

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法雨寺又称后寺,初名海潮庵,清康熙三十八年赐天华法雨匾额,遂称法雨禅寺。其中九龙殿最为辉煌,该佛殿是从南京明故宫整体搬迁而来的,为中国寺院建筑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殿。殿内有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三宝之一的九龙藻井,精工巧作,栩栩如生,艺术价值极高,为国家级文物。

3、慧济禅寺

慧济禅寺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最高处佛顶山上,又称佛顶山寺。全寺布局为其它禅林所少见,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条平行线上,颇具浙东园林建筑风格。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其他寺院不同,慧济寺主殿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右侧大悲殿供奉的唐代观音像,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最古老佛像艺术。

慧济寺主殿屋顶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琉璃瓦盖成,阳光下映出万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的绚丽景象。

4、紫竹禅林

竹林庵位于百步沙南、潮音洞西上,正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与洛迦山隔海相望。寺院背山面海,古朴典雅,其庵额“补袒紫竹林”字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为亲笔所题。紫竹林庵大殿主供汉白玉紫竹观音像,应化各异形象,启得种种善根。

5、多宝塔

多宝塔又名太子塔,元代建筑。塔呈方形5层,高18米,太湖美石筑成。多宝塔边角雕塑四天王立像,沿栏饰观音二十四圆通浮雕,栏下四周有龙首20只,塔上三层四面镂古佛像,整体融元代建筑风格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观音道场特色为一体,为国家级文物。其中宝塔闻钟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

普陀山主要景点介绍

普陀山主要景点介绍

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下是我整理的普陀山主要景点介绍,欢迎阅读。

震旦第一佛国

普陀山是世界闻名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其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至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传至东南亚及日、韩等国。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禅院、128茅蓬,僧众数千。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逢僧,史称震旦第一佛国山上每逢佛事,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时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灵验屡现。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被世人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人间第一清净地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自古被誉为人间第一清净地。山上金沙、奇石、洞壑、潮音、幻景浑然一体,形成山海兼胜、水天一色的独特景观。景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潮涨潮落,岛上常年空气清新,质量优级世所罕见,富含负氧离子,仿佛天然的大氧吧。森林覆盖率达80%,古树名木繁多,香花异草遍野,尤以普陀鹅耳枥为世界独存,属珍稀濒危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山上有国家二级以上动物30多种,是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

十二景观

普陀以山兼海之胜,风光独特,四时景变,晨昏物异。其风景点数以百计,可谓风光无限。如其他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一样,普陀山也有它的景中之景。游览普陀山的历代名人曾凭各自的观感,分别有普陀八景、普陀十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六景之颂赞。明代文学家屠隆有咏普陀十二景诗:梅湾春晓、茶山夙雾、古洞潮音、龟潭寒碧、大门清梵、千步金沙、莲洋午渡、香炉翠霭、洛迦灯火、静室茶烟、磐陀晓日、钵盂鸿灏。清代裘班所编的《普陀山志》载十二景为:短姑圣迹、佛指名山、两洞潮音、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磐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照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

莲洋午渡

莲洋就是莲花洋,处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洋以日本人欲迎观音像回国,海生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清康熙《定海县志》转引《普陀志》云:宋元丰中,侯夷人贡,见大土灵异,欲载至本国,海生铁莲花,舟不能行,倭惧而还之,得名以此。

梅湾春晓

海湾春晓指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部山湾为梅湾,也称作前湾。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众多好养梅怡性。每当早春季节,春回大地,遍山野梅,香满山谷,青山绿树,映衬着点点红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誉为海上罗浮。

磐陀夕照

磐陀夕照指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

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

莲池夜月

莲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海印地在普济寺山门前,也称放生池、莲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即称莲花池。

海印为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汇聚百川之水,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现宇宙万法。海印池面积约十五亩,始建于明代。池上筑有三座石桥,中间一座称平桥;北接普济寺中山门,中有八角亭,南衔御碑亭。御碑亭、八角亭、普济寺古刹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古石桥横卧水波,远处耸立着一座古刹,疏朗雄伟中透出股灵秀,真如人间仙境,美轮美奂。

法华灵洞

法华灵洞奇特景观,方圆巨石自相垒架,形成洞穴数十余处:有的狭隘低迫,伛行可过;有的宽广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丰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虽多,层复出奇,唯此洞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东南大柱等题刻。

古洞潮声

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此处海岸曲折往复,巉岩峭壁,怪石层层叠叠。洞底通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

朝阳涌日

过仙人井,登八宝岭东望,见岗上有岩斜峙似象,伸鼻举目,眺望东海,此即为象岩。象岩上侧,犹有驯服似兔的兔岩。象岩以东临海处,复道转折,层梯而下,有一天然洞窟,广不逾丈,却幽邃窍冥。洞外巨石参差,积叠人海。洞口面朝东洋,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每当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观海景,景色壮丽,叹为观止。旭日巨若车轮,赤若丹沙,忽从海底涌起,赭光万道,散射海水,千鲜相增,光耀心目。所以人们给它起名为朝阳洞,并把朝阳涌日列为普陀十二景之一。在普陀山见日出,以朝阳洞为先。

南天门

南天门在普陀山南的南山上,与短姑道头对峙。南天门孤悬入海,处于普陀山最南端,与本岛一水相隔,架有石桥,桥身似龙,名环龙桥。此地巨石森立,危岩高耸,中有两石如门,故名南天门。阙门飞檐起角,中间书有南天门三字,旁有龙眼井,崖上有石鼓,阙左上方有狮子石。介 绍 南天门内群岩耸秀,门前碧波浩渺,摩崖石刻众多,门侧有清康熙年间武将蓝理所题山海大观四字,苍劲有力,引人注目。

千步金沙

千步金沙,沙色如金,纯净松软,宽坦柔美,犹如锦茵设席,人行其上,不濡不陷。此处海浪日夜拍岸,涛声不绝。浪潮嬉沙,来如飞瀑,止如曳练。每遇大风激浪,则又轰雷成雪,骇人心魄。悠忽之际,诡异尤常,奇特景观,不可名状。千步沙沙坡平缓,海面宽阔,且水中无乱石暗礁,常为游泳健儿所青睐。如在夏日来的游客,千万不要错过这一景观,或在游山之后,赤足漫步其上,让海浪亲抚你的脚面,其趣其味,未经亲试者不可想象。或者静静地在沙滩上坐上一会儿,听听潮声。或者干脆换上泳装跃入佛海波涛,它会给你带来无限凉爽。当你浮游在大海的怀抱中时,身心也许会慢慢地与大海交融起来,这时也许你会觉得你就是海,海就是你……

光熙雪霁

光熙峰在佛顶山东南,一名莲石花、又名石屋。从远处望去,翠绿丛中,峰石耸秀,似莲花,如白雪积峰。

光熙雪霁指的.是光熙峰的雪后景色,为普陀十二大景观之一。普陀山难得下雪,冬天显得宁静而奇妙。但如果你运气好,赶上一场大雪,登上佛顶山,俯瞰光熙峰,犹如碧玉塑就,银装素裹,千树万树梨花开,山色混一,海大低与冻云齐平。此时此景,你会觉得心清虑净,犹如身临洁白无垢的佛国净土,舒畅无比。

茶山夙雾

茶山位于佛顶山后,自北而西,婉蜒绵亘。山势崆旷,中多溪涧。而每在日出之前,茶树林夙雾缭绕,时而如丝似缕,时而姻缊弥漫。此时此刻,如若身处其间,如梦如幻,令人遐思无限。

天门清梵

天门清梵,指普陀山最东端梵音洞的景观。从法雨寺经飞沙岙,过祥慧庵,即为普陀最东部的青鼓垒山。青鼓垒插入普陀洋,想必是此地常为惊涛拍崖,潮声撼洞,昼夜轰响,宛如擂鼓,故又称惊鼓擂。在青鼓垒山东南端有一天然洞窟,洞岩斧劈,高有百米,峭壁危峻,两边悬崖构成一门,习称梵音洞。在普陀山众多神奇的洞壑中,梵音洞的磅礴气势和陡峭危壁,为其他洞所莫及。梵音洞山色清黔,苍崖兀起,距崖顶数丈的洞腰部,中嵌横石如桥,宛如一颗含在苍龙口中的宝玉。两陡壁间架有石台,台上筑有双层佛龛,名观佛阁’。

观音洞

观音洞位于市区西北7公里处,景区内有幡龙山、鸡冠山、观音洞山、平顶山、红石山、二郎洞山等山景观,林木茂密,山势雄伟奇秀。

白华古庵

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康熙年间屡次扩建。庵中大悲阁,原为僧人收藏古玩、图书之处,名人学士常往观赏。1960年后作民居,现尚修复。庵中有真歇泉古迹,宋代文学家史浩题有石碑,现泉废,碑尚存居民处,为普陀山现存最古碑刻。在白华庵右侧妙庄严路旁明也发现了万历年间修筑海塘碑刻。 ;

普陀山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普陀山景点有南海观音大佛、短姑圣迹等。

1、南海观音大佛:普陀山上有三座寺庙,分别是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并称普陀山三大禅寺,有“普陀三宝”的美誉,尤其是普济禅寺,供奉着8.8米高的观音像,来这里的游客都不会错过这里,旅游旺季时总是人满为患,是到普陀山旅游打卡时的标志景点,没有来过就如同去北京没去故宫或者天安门一样,是最为明显的旅游符号;

2、短姑圣迹:短姑圣迹是一处天然码头,因奇形怪状的岩石上镌刻着“短姑圣迹”字样而得名,历史上由于潮汐的原因,大船是无法靠岸的,到达这里后,还需要换小型帆船摆渡,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才有两位住持修建了石条道头,在没有修建现在的客运码头之前,它一直是游客参礼进香、观光揽胜的通道。

普陀山有什么好玩的——紫竹林

紫竹林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紫竹林景区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浙江普陀山紫竹林美景代后梁贞明二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观音院前有潮音洞,传说紫竹林是观音修道的地方。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

普陀山有什么好玩的——洛迦山

普陀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景区包括普陀山、洛迦山、朱家尖,总面积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岛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2米。既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又有丰富的海岛风光,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人间第一清静境”。

普陀山大海怀抱,金沙绵亘,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著名景点如潮音洞、梵音洞、朝阳洞、磐陀石、二龟听法石、百步沙、千步沙、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南海观音、大乘庵等。

改革开放以来,普陀山管理局带领全山人民艰苦奋斗,创建了国家级文明山、安全山、卫生山。内外交通便捷,旅游环境良好。本岛日舒适接待量为1万人次。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观音香会、朝圣盛典,海内外香游客摩肩接踵、蜂拥而之。

1、海湾春晓

海湾春晓指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部山湾为梅湾,也称作前湾。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众多好养梅怡性。每当早春季节,春回大地,遍山野梅,香满山谷,青山绿树,映衬着点点红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誉为“海上罗浮”。

2、磐陀夕照

磐陀夕照指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便可看到磐陀石。

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

3、法华灵洞

法华灵洞奇特景观,方圆巨石自相垒架,形成洞穴数十余处:有的狭隘低迫,伛行可过;有的宽广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丰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虽多,层复出奇,唯此洞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东南大柱”等题刻。

4、南天门

南天门在普陀山南的南山上,与短姑道头对峙。南天门孤悬入海,处于普陀山最南端,与本岛一水相隔,架有石桥,桥身似龙,名环龙桥。此地巨石森立,危岩高耸,中有两石如门,故名南天门。

5、光熙峰

光熙峰在佛顶山东南,一名“莲石花”、又名“石屋”。从远处望去,翠绿丛中,峰石耸秀,似莲花,如白雪积峰。

参考资料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a19126499204@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